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未残时花已空

南社纪念馆开馆,想去瞻仰苏曼殊。

  少时念高中,在一中对面大公园荷塘边读苏曼殊,看到他的旧照片:一袭僧衣,目光深邃,孤傲世象。觉得他就是一枝白莲。

  曼殊是苏的法名。父亲是旅日华侨,生母是日本人,生曼殊百日去世。因其身世,他被排斥在家庭主体之外,形成了“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的性格。

  家庭中得不到亲情的温暖;渴望从女人处得到爱情的满足?

  苏曼殊有两次影响命运的情感飘零。少年时,与日本姑娘菊子一见钟情,但族人坚决反对,菊子被迫投海而死,苏曼殊心灰意冷,回广东蒲涧寺出家。后在东京认识弹筝女百助,此时曼殊已了却尘缘,垂泪挥毫,写诗一首:“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凄美感人。

  苏曼殊似悟尽色空,却又柔情万钟,同八位女人有感情纠葛;吃花酒招妓女,行为惊世骇俗,自谓精神之恋。陈独秀说,苏曼殊是这个世间少有的清白之人,“他是以出世的心行入世的事。”呵,天晓得了!

  梦样的生活,滋养了曼殊的才智?他的诗书字画,风格洒脱,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写颠沛身世,苦涩爱情,赢得了当时不知多少痴情男女的眼泪。文中对中西诗人进行了对照:拜伦“犹李白,天才也 ”;莎士比亚“犹杜甫,仙才也”;雪莱“犹李贺,鬼才也”,开先河的中西诗歌比较,流淌睿智,同代人只能望其项背,难入其境。

  也许苏州的水巷适合苏曼殊孤独灵魂的飘行。他与章炳麟,柳亚子交友,成为南社社员。深情唱苏州,“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赋《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有“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半夜钟”,在苏州滚绣坊住过一段时间,这是苏州人对他有亲切感的原因吧。

  苏曼殊布履袈裟,一个和尚,却同革命党高层孙中山、陈独秀,同著名文化人鲁迅多有交往。他崇尚侠义生活,鼓吹暗杀起义,曾想以蹈海警醒国人,“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蹈海虽未成,但诗言志,让人热血沸腾。苏曼殊的孤傲独行,使他无法进入群体;尽管他誓志奋斗,而中国革命史上,必然缺失他的席位。三十五岁英年早逝,寂然葬于杭州孤山。

  南社纪念馆,未看到苏曼殊的史料;有谁愿意张开双臂拥抱孤傲呢?离开南社,浮现在心头的,是少时喜欢的苏曼殊诗《偶成》开头两句: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

苏曼殊是一枝白莲,也是一枝孤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社那些事:曼殊往事
中国僧尼书画一一民囯之二
李叔同,苏曼殊:同时代的诗画情僧,私下交情如何呢?
李叔同与苏曼殊:两个诗僧画僧革命僧,为何生在同世却为陌路人
多才多艺又任性多情的文化奇人苏曼殊,抒写出亦僧亦俗的精彩人生
你有你的孤傲,我有我的深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