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印花布(安娜)

蓝印花布 

文/田螺姑娘(安娜·苏州)


温蓝的颜色,是在叙说一段过往,还是埋藏一捧血泪。为何如此深郁的色调,却从战乱走过安年,依然如故。是不是有太多的故事,支撑起这一方柔软的生命。可是那些闯过多少年流光的女子,当她们无言地从箱底,抽出一袭深蓝。陈旧,难道是曾经丝丝的叹息,在珍藏的岁月里沉淀,分明纠缠着蓝的温情。
蓝,越旧越美。对于许多颜色来说,时间的累积只能增加磨损,令它们显得衰败和不堪。旧蓝则别有味道,恍若陈酒,或老去的亲人。它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了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极在岁月中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爱美是女子的天性。比起娇艳华贵的牡丹,我更喜爱清新淡雅的兰花,喜欢那种独特、有内涵的美。比如穿衣服,如何穿出有个性的我,就如同创作一幅与众不同的画。

 
        一个清明景和的日子,我站在苏州同里蓝印花布的作坊前,心里的震撼不能言说。
        水乡同里人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确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一幅幅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太阳照着的时候,蓝印花布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呼之欲出;而当风吹过的时候,那些悬挂着的布匹们则跳着优美的舞蹈,一眨眼工夫就能飞到天上去的感觉。

        蓝印花布,让我一见锺情,朴素、雅致、温润,那些传统的蓝白布上,点缀上几抹亮色,别有一番风味。

        青黑的背景,一朵朵花。有牡丹,芍药,水莲,还有一朵朵细细的茉莉。它们有着卷曲而又绵长的叶枝。美着,静着,又热烈着。江南的阴柔便这样呈现眼前。都说美有着千态,从来爱有千种,我就独爱那一种。


 
        一直觉得蓝印花布与江南水乡如此的在精神上贴切,似乎一切描述江南的文字都比不上一块蓝印花布更能表达那种精髓。就如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事物或情感的时候,人们会用绘画来表达,当绘画也不能尽兴的时候,就只有用音乐来描述一样,那么蓝印花布大概就是表达江南风韵的极致了,至少我是这样固执的认为。
        这么多年,穿过许多的蓝印花布衣,每一件衣,就是一个记忆,一种情感。我把它融进我的画里,即使有一天不能再穿,它们也会成为永恒。 
 
        写江南,除了古镇、石桥、木船,蓝印花布也是入画的一种风景。
于是,穿上蓝印花布衣服,写江南;写江南女子。 温暖的阳光洒在窗前,铺满了一桌,心里温柔如水,静静地沉溺在烟雨江南中,如同追求一份永恒的爱情,追逐着蓝印花布的美丽。

        我笔下的那些江南女子,是我梦中的精灵,是蓝印花布的延续,她们,能让我的心安静下来;与她们交流、私语,幸福,也油然而生。古老而经典的蓝印花布头巾,是采桑女子的锺爱,在桑的海洋里,她们有无尽的乐趣…….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身着蓝印花布服的采莲女子,柔身轻侧摘莲……“碧波荡轻舟,秀色掩伊幽;采莲染指香,不闻世间愁。”粉墙映黑瓦,水烟轻朦胧,木窗掩石桥,篱园婉约女,采菊踏晨归。桐乡白菊,身着蓝印花布服的采菊女……
      莲叶偃仰,散碧连翠,白莲娉亭,小舟中那身着湛蓝花布服的女子正荡起双浆……“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莲谁家女,歌起蜻蜓舞。”  丝丝小雨,柔柔江南情;温婉的江南女子,走在小巷……“ 江南雨绵绵,丝丝润心田;伞下青衣女,温婉又甜恬。” 江南,蓝印花布,我一生的锺爱,我读她,绘她,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忽然听见有一种呼唤,亲切,又有些遥远。在苏州城郊的周庄,那条简单的仿古小巷里,我似乎听见了蓝印花布在清风里细语的声音,声音里充满了冬日阳光的味道。那家挂满蓝印花布的小店里,我梦中的蓝印花布成为一种饰物,一件件旅游纪念品,装饰在这个叫周庄水乡的地方。蓝色的织物在一瞬间,让我联想起乡间织土布的机子月夜里的吟唱、大片大片的蓝靛草在夏日的熏风中起伏的波浪,以及雕花的被板里蓝色的液体欢快流动的声音。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我童年盖过蓝印花布做被面的棉被。遥远: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它来自民间,远离城市;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到,它已经日趋消亡。

我盖过蓝印花布做被面的棉被。小时候,在外婆家我见过颜色朴素清爽的蓝印花布被面,在寒冷的冬天,那来自乡间植物的温柔和暖意,严严实实地捂着我的童年。那时候,我很小,到现在我还是记不起来那床蓝印花布上的图案,是百子图,还是龙凤呈祥,抑或是别的什么图案?

在乡间,百子图可能是最流行的民间符号,和喜庆的婚嫁习俗结合在一起。白胖的孩子,清秀的眉眼,幸福的面容,在疏密有致的花纹里,以动人的方式展示着。印着百子图案的蓝印花布,带着棉花地里清风的味道,蓝靛草枝叶上阳光的气息,见证着乡间男女新婚的喜悦和他们幸福的爱情。

 

蓝印花布,有扎染、蜡染和夹染之分。夹染起源于隋代,盛行于唐代。唐时的夹染色彩艳丽,丝、帛的织物上,浸染了大唐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宋代时,彩色的夹染织物出现在皇家的宫殿,不允许民间有着华丽的夹缬,两次下令禁止夹缬的流行。离开了民间的夹染,就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植物,成为无辜的浮萍,在历史的河流里沉浮漂流。离开了民间的夹染,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我的印象里,现在它漂泊在夹染出产的地点温州苍南一个僻远的村落,在冬天的早晨,给我惊鸿一瞥的欣喜和绵长的伤感。那富贵华丽的色彩,这时已在岁月的风雨中洗去了铅华,成为清纯沉稳的蓝色,这个曾经盛行于民间的一种手工染色工艺,它有个古典而文雅的名字:“夹缬”,以有花纹图案的“夹板”来染色,印染图案形态单纯,像淡雅的蓝色花朵,盛开在大地深处。它靛蓝的色彩,美妙的构图,以及它所散发出来的古老历史和文化的醇浓的韵味,让我身不由己地背向城市,走进隐没在寻常巷陌的乡间作坊。

纯粹的蓝色,来自土地上生长的蓝靛草。只要把它的草茎插入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泥土里,它就如春天的柳枝一般,抽枝长叶,长成一片葱茏蓊郁的绿色。我吃惊的是,在那苍翠的绿色植物里,竟然藏着深蓝深蓝的秘密。在遥远的年代,是谁第一个读懂土地里深藏的秘密?是谁第一个发现“美轮美奂”一般指“建筑物高大华丽”的蓝色?

秋天,蓝靛草的茂叶和嫩枝被采摘来,在大土坑里浸泡一周,加了石灰,开始搅浆、打靛花,竹棍和木杷在满坑的蓝靛里拍打着,那是一种绿色植物对另一种绿色植物别样的亲热方式,它们以一种神秘的语言,交流着对色彩的见解。在竹棍和木杷亲切的拍打里,蓝靛草开始呈现出梦幻般的蓝色,仿佛秋日里高远的蓝天浓缩成这里浓稠的深蓝。打靛花人的瞳仁里,便有了深海般的沉静和喜悦。

这些蓝色的液体,最后沿着雕花的被板上浅浅的河床,流向土织布,流向一个预先设想好的图案。被板是用山里的棠梨木制作的,树质紧密坚硬,贴上早先预备的粉本,再用一堆各种样式的刀具精雕细刻,几十个工时后,棠梨木的木坯上沟渠纵横阡陌蜿蜒。在它与土织布亲密接触的时刻,蓝色的液体在纵横的河流里浅唱低吟着。从雕版上取下来,你会看见土织布上蓝色的图案:可爱的孩子、妩媚的花朵、吉祥的凤凰……它们宛如大地上的花朵,淳朴自然,美丽茁壮。

在昔日的蓝印花布作坊里,应该有个偌大的院子,高高支起的竹架上,刚卸下来的蓝印花布沾着靛花浓郁的芳香,在河里漂洗后,从半空里悬挂下来,在初春的杨柳风里婆娑地曼舞着,印着百子或者龙凤图案的布匹,在阳光里飘扬着乡间生活的宁静和诗意。

田园的诗意总是出现在遥远的年代,出现在山歌悠扬小巷深处拨浪鼓叮咚的岁月里。我不知道这是时间别有用心,还是我的审美出现了问题。在关注民间艺术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或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或是沉浸在无边的惆怅和失落里。在苍南八岱村,我看见乡间夹缬艺人眉宇间隐隐的忧郁,像一滴墨汁落在我生宣一般的心上,慢慢地洇开来,浓浓淡淡地晕着。在黄昏的斜阳里,他孤独的身影很长很长。不久的将来,这个中国南方的蓝印花布作坊,也许将消逝在烟雨迷蒙的远方。

我没有理由要求乡间的艺人以一种文化的自觉,继续从事这活化石一般的夹缬手艺。他已经在充满蓝草气息的作坊里,十余年间默默地劳作着。他艰难中默默的坚持和努力,使古老的夹缬艺术重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就像古老的醇醪,虽逾千年,漱齿犹香。

  江南水乡的蓝印花布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花布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柔切、自然、清新、美观、秀气典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那些蓝印花纹的精致多样和民族传统印染技术的高超令人醉心,令人自豪。多少人跟我一样也对此物有情节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那一抹永不褪色的蓝 ——浅谈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蓝印花布
非遗与人文图典: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在岁月中雕染
『蓝印花布』中国传统的一抹蓝
出新︱ 这抹千年之蓝
留住手艺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