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辞辛苦种飞田
不辞辛苦种飞田
  飞田,并不是说稻田像飞毯一样腾空而起,而是指它嵌入了邻乡的地界。这涉及到行政区划的变迁,很久以前由人为造成。种飞田是最最辛苦的,不论刮风下雨,村上人总是要摇了船,渡过宽阔的湖面,去往很远的地方劳作。每逢播种收割季节,还会在田边搭一个窝棚,绳床瓦灶,住上十几天。
  假如当天来回,每次除了带农具,还要带饭。饭盛在搪瓷杯里,再盖几块萝卜干,有咸鸭蛋那就很奢侈了。天色蒙蒙亮,一船男女劳力就出门了。到那里,太阳已升高,赶紧干活。飞田上空荡荡的,连一个牛车棚都没有,难以找到可供歇息的地方,更不必说厕所。若想方便,男人还好办,女人就走到隐蔽处蹲下。她们的上衣紧身狭袖,下衣是长裤,腰间束一条襡裙。下蹲时襡裙蓬开,倒也无伤大雅。
  秋收季节,生产队会出动很多人割稻、运稻。空船载人过湖,回来时船上满满的稻子堆得很高,人们就轮流摇船。如果是老逆风,吃水很深的稻船,行驶十分困难,摇船丝毫也不比抡铁搭翻田省力。呼吸急迫时,喉咙口甚至感到些许血腥味。当年,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澄湖畔下乡插队,在摇稻船时,橹绷绳突然断掉,跌下水去。因水流湍急,再也没有活着上岸。那年他只有十九岁。
  江南水乡,布满了湖荡淀泖,以及如蜘蛛网似的小河浜。那无疑是数千年间逐渐形成的。浩瀚的湖,足以蓄水、养殖、灌溉、运输。濒水而居,似乎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事。人们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环境,饭稻羹鱼。原始的生态平衡,无疑是良好的。即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稻作生产遭到破坏,但依赖野生资源,仍能够找到可供果腹的食物。不难想象,那时的生物圈,尽管层次低,却比较完整。没有人口超载,没有粉尘烟雾的毒害,没有大气温室效应,也没有水危机。臣服于大自然的人们,虔诚地祭祀天地,护佑自己。在他们的眼睛里,大自然是最神秘、最值得膜拜的,绝不可将其亵渎。
  记得几年前,我们去澄湖作考古调查。为了保滩,使湖岸边的农田免遭浪涛时刻不停的“啮咬”,人们用石块和泥土加固了堤坝。挖泥机从湖底取出泥土,堆积养鱼池的坡岸。我们在晒得半干的泥土中发现了期待中的东西——陶片。从形状和纹饰不难看出,有六朝的,有春秋的,也有良渚文化时期的黑皮陶。宋代的器物只有“韩瓶”,据说当年韩世忠的士兵们曾用来做水壶。没有发现宋以后的遗存。
  这从一个侧面证实,澄湖原来是一座繁华的城市——陈州,堪与苏州城比肩。据地方志记载,它是“地陷成湖”的。不过不是在唐天宝六年,而是南宋乾道年间。天灾加上人祸,致使陈州陷落成陈湖(澄湖)。
  前几天,我又一次去往澄湖。站在岸边,越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可以看见苏州工业园区鳞次栉比的高楼。西南侧湖岸线,是几个掩隐在绿树丛中的村落。长牵路、宅前、褚家浜……远远的,似有一条黑色堤岸。朋友告诉我,那是修建中的跨湖大桥。
  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种飞田的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给前往滨湖古镇周庄、锦溪、甪直旅游休闲的人们提供了便利。清澈宁静的澄湖,则变成了水产养殖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石诗坛]徐锦梯的诗《走近磁湖》(外三首)
非洲人为什么要吃土?
微山湖苇雀的传说
思维导图学语文、写作文:杨柳
【灵璧方言】禅堂湖俚语:半邋胡馇
泥土与做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