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钟传承人复制全球首台机械时钟
他想刻录“时间简史”保留苏钟记忆
苏钟传承人复制全球首台机械时钟
 陈凯歌复制的浑天仪照片
  首席记者 李龙兴 实习生 陈丹丹 通讯员 宋庆阳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演绎的浑天仪、天文望远镜等科技元素的大型舞蹈,让70高龄的苏钟制作与修理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陈凯歌兴奋不已。在他看来,这预示着天文科技“点亮未来”的美好寓意。国庆前夕,当记者慕名前往白塔东路的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采访时,陈凯歌正埋首制定苏钟制作保护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着手编著由中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约稿的《苏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研究》与《中国古代十位杰出贡献的钟表大师》等专著。他想刻录“时间简史”,保留苏钟记忆。
  今年6月29日,陈凯歌带着精心制作的水运浑象仪、龙舟香漏、仰仪、地平经纬仪等一批古代天文仪器赶赴深圳,参加在那里举办的中国钟表国际博览会。他的展品吸引了很多媒体关注,但是对陈凯歌“不惜代价”复制的“水运浑象”,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停下来多作了解。
  陈凯歌说,虽然世界上第一台脱离了天文仪器制作而成的“独立时钟”,是元代郭守敬在1296年创制的“大明殿灯漏”,但是东汉时期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则可以称之为“世界第一台水力机械日历时钟”,意义重大。水运浑象在水力的作用下,使布列星辰的浑象球不仅可以自动与天体同步运转,还能够演示并报告时间,现在这台仪器被中国水利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为提升中小学生以及市民科学素质,陈凯歌还与相关单位合作,先后在平江少年宫设计国内第一座“时间馆”,在沧浪少年宫建成中国第一座“日晷园”,在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建设“天文科普馆”,在香港西贡区设计建成近千平方米的“天文公园”等科普场馆、基地。
  苏钟与广钟、宫廷钟并称清代三大钟表基地。有学者撰文指出,苏钟1814年才开始生产。作为苏州市苏钟制作与修理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陈凯歌却自有见解,他以1816年六月苏州钟表同业在陆慕五里村买地四亩建立“钟表义冢”的史实,指出“苏钟制作”起源至少在常熟人瞿太素拜传教士利玛窦为师的1589年,而并非是1814年,把苏钟制作起码向前推了225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机械钟表发展史上的那些事儿
家中钟表应该怎样挂
坏掉的摆钟必须扔掉吗?
钟表摆放风水的讲究
北宋最伟大的天文发明,3大成就轰动世界,至今让西方叹为观止
不懂得机械钟的发展,玩啥钟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