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大昌

第一次听说元大昌是在池莉的那本《熬至滴水成珠》的书里。说池莉与友人路过观前街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元大昌的酒铺,某个寒冬之夜翻阅的某本闲书,就生生动动的在她的脑海里复活了。她说元大昌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家正宗的苏绍酒店,二楼设有雅座。在元大昌二楼酒店饮苏绍,便可享受锡壶上酒。锡壶灌满了苏绍,由店伙一趟一趟地送上楼来。客人的一壶酒饮尽了,便可将锡壶“宕”地一下掼到地上,这就是对于店伙的招呼了。店伙一听到声,便会跑上楼来,从地板上捡起酒壶跑开,再去添酒。在元大昌喝酒,你可以随便摔。眼看着锡壶一次更比一次瘪,店伙不仅不给你脸色看,反而愈是高兴,因为酒店是按壶计算酒钱的,所以酒壶越瘪,盛酒的量就越少,酒店就越发赚钱了。等摔到无法盛酒了,送去锡匠重新浇一只,也十分容易。一顿豪饮下来,喝酒的,卖酒的,还有街头的锡匠,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也许骨子里我是个崇尚圆满的人,皆大欢喜是我对所有事物最高的期盼。但喝酒能够喝得这般放肆任性,这般掷地有声,这般豪迈动情,也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想与向往。

 

    池莉在观前街上,随着脑中渐而复苏的文字,与友人信步走进了元大昌,博古谈今,看酒、闻酒、聊酒。所有的思绪都在江南百年文化之间穿梭、翻飞,情以所致之时,文人特有的豪情瞬间涌来,便难以克制,不管横竖,断然买下了20多斤的一瓮雕王。

 

    池莉文中说,对于这瓮雕王,该如何带走它?往后又该如何珍藏它?何年何月开瓮畅饮?饮多少杯?要几分醉?为纪念哪个良宵?又为庆祝哪个时辰?都是没有办法说的事情,需要岁月慢慢的来,慢慢的来。

 

    慢慢的来,慢慢的说,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前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也来到了苏州,并随着池莉的文字,一路找寻过去,带着几分好奇,几许探索,也悄然走进了观前街的元大昌。

 

    元大昌,苏州的中华老字号,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原名元大昌绍酒栈,由绍兴柯桥人开设在阊门石路,后开分店于观前街宫巷内,又易址观前街太监巷。目前主要零卖散拷各种酒类。

 

    真正走进元大昌才知道,它与文字中所留给我的想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非池莉的写得不真实,只是彼此的视角不同。她以一个写者的目光,带着对江南百年文化特有的情怀,带着文人特有的感性,带着女人特有的细腻,去走进元大昌,去感受元大昌。而我只是观前街一个普通的过客,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走进了元大昌。

 

   进了元大昌便可看到一个老旧笨重的木质柜台,没什么样式,但很古朴。店中央挂着非常醒目的“元大昌绍洒栈”的匾额,左右两侧有两根黄色的立柱,上书“醉人千杯少,人醉一盏多”的对联。酒柜的货架上还放着一个钱匣,里面散落的放几张零碎的票子。匣子也是纯木质的,很老旧,老旧到看不清楚木纹,象我外婆的手一样,饱经沧桑。柜台上依旧摆放着那个蒲草封口、篾片包扎、草绳打结的“古越龙山”。沿柜台里面排放了六七个坛子,里面装着零拷的黄酒。据卖酒的师傅说,他们零拷的黄酒生意特别好。

 

    我在店堂边与他们聊天,边四处转悠,甚至还转到了他们堆满坛坛罐罐的里间库房。就在此时,在观前街值勤的一位城管同行也走了进来,话题从解放前的酒楼聊到现在的酒铺子,从绍兴聊到了苏州,甚至从黄酒聊到了城管,一时间气氛更为融洽与欢畅。我告诉他们,我是跟随着池莉的文字,找寻而来。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池莉是谁。我告诉他们,池莉是一位作家,她曾在你们这儿买过酒,并写了一篇《买酒记》,说的就是你们元大昌的事情,有很多人通过她的文章知道你们的元大昌。他们有些吃惊,满面笑容,却依然摇头叹说记不清了,来买酒的人太多了。

 

    在元大昌流连了半个多小时,拍了几张照片,原本想买些酒带回去,可是却又担心会累及同行的友人,思忖再三,还是作罢。我想,比起文人,我更多了一份理性。毕竟,我不是嗅着元大昌开坛的酒香而来,我是随着那字里行间的想象,带着好奇的目光,来这儿找寻昔日酒客的豪爽与酣畅,来找儿找寻百年传承中的历史弥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食在大埔】代代相传的大埔客家娘酒
既是“酒祖宗”,也是“蟹大王”:百年王宝和的历史,你是否了解?
《生活秀》:生活就是得好好活着
池莉与吉庆街
襄阳一绝——黄酒
唐宋期间的酿酒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