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深化改革,推进文化再上新台阶(二)
苏州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文化遗产是历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苏州作为明清时期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厚。近年来,特别是刚过去的2014年,苏州实施重点突破,通过大运河申遗、全球创意城市联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申报,高起点构建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体系,同时抓好常规工作,让更多遗产、文化艺术品亮出来、活起来。

  大运河列为世遗苏州古城申遗梦圆

  吴江区平望镇梅堰三官桥村12组村民朱根林这些年惊喜地发现,苏州大运河越来越美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的朱根林做了10多年的纤夫,经常行走在从村里到松陵镇的30公里运河古纤道上。那时,不少纤道还是泥路,路旁杂草丛生,很是荒凉。近年,吴江运河古纤道被列为“大运河沿线文物遗存点”。吴江区高标准做好保护工作,还开展了大运河吴江段的环境整治,让古纤道、古运河沿岸重获新生,逐渐成为人们的休闲风光带。
  正是因为大运河的底蕴和进行了妥善保护,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时23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出喜讯: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相关遗产分布在8个省市、31座城市,涉及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水工遗产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作为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参与申遗的城市,苏州的运河遗产包括4条运河故道和7个点段,形成了以古城为核心的完整遗产体系。其中,4条运河故道为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7个点段为山塘历史文化街区、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
  让苏州人骄傲的是,苏州运河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历经修筑、疏浚,至今基本保持了早期的“原始线路”,并仍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古代运河开凿与应用技术的杰出范例。与此同时,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苏州段是迎检的重要区域,为整个申报活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大运河苏州段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苏州古城梦圆申遗;苏州的世遗项目也增加到了两项,即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遗产,成为全国遗产地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城市”。

  手工艺与民间艺术苏州加盟创意城市网络

  2014年9月25日,苏绣巨作《和谐盛世》在香港中国文交所挂牌上市。这幅作品原名《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构思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由苏州长期从事刺绣设计工作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朱龙泉设计,著名苏绣艺人姚建萍领衔绣制而成。这一作品画面高112厘米,长290厘米,寓意第29届奥运会从希腊雅典历经112年来到中国北京,蓝天白云将美丽的爱琴海与中华民族雄伟的万里长城连接起来,29只凌空飞翔的世界吉祥鸟,代表来自世界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相聚北京29届奥运会……奥组委常务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对此评价:“作品紧扣时代主题,成为当今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之一,为近年来少见而又成功的刺绣佳作”。
  这一事例和众多类似例子证明,聪明勤劳的苏州人并不缺乏创意。
  2014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批准苏州作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主题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文化苏州由此站上了世界创意产业舞台,向世界亮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靓丽名片。
  这是继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苏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城市文化形象赢得世界赞誉,还将让苏州的文创产业特别是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力指导,以及国际社会的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援助。
  如果说,大运河入遗强调的是保护,那么,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更强调发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州将认真、积极履行所应承担的各项国际责任和义务,通过完善“创意城市网络”组织工作核心、设立“创意城市网络”建设运行专项资金、组织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专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国际交流机制等八项措施,来推动苏州手工艺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苏州创博会2014年11月已对接著名设计师杨明洁,启动了新手工艺运动。

  常规保护不放松物质非物质遗产一起抓

  57岁的王开亚从事泥塑工作30多年,制作过以清代苏州地区为背景的泥塑系列《过大年》,包括“斗鸡”、走高跷、放风筝、拉木偶等童年游戏的泥塑系列《童趣》等作品,并为苏州文庙广场的“言子讲学”等雕塑做过泥模,精湛的手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受到人们的夸赞。2014年6月,他被公2014年11月开馆的苏州状元博物馆。

  布为苏州市第四批非遗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知名度明显提高,还评上了高级工艺师,本来为泥塑行当前景担忧的他从此重新树立了信心。
  王开亚入选非遗传承人,是苏州非遗保护工作的普通一例。2014年,全市共有19人入选第四批江苏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95人;55人入选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334人。
  与此同时,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保护体系,苏州有效开展非遗保护工作。2014年,全市首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落户高新区镇湖街道,首个非遗展示交易馆在相城区建成,苏州市非遗展示馆项目也确定了选址;修订出台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此外,苏州2014年全年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全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展示、展演进行宣传和普及,尤其是宋锦和苏绣精彩亮相北京APEC会议,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样有条不紊开展。2014年,全市新增黎里、震泽、古里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东山镇杨湾村、三山村、金庭镇东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分别增至13个、5个,新增数量和总数均位居全省之首;公布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第四批控制保护建筑5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816处;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工作。
  2014年,泰伯庙、卫道观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苏州状元博物馆也在钮家巷清代状元宰相潘世恩故居建成开放,过云楼陈列馆、苏州历史文化陈列馆、吴中区博物馆等项目有序推进。苏州博物馆“文徵明特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实现了我市博物馆展陈工作的重大突破。2014年6月28日故宫学院(苏州)揭牌,探索性走出了中央文博机构与地方合作的新路,2014年里,该学院邀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名家前来,推出了《故宫与苏州》等7个讲座、培训。
  众多博物馆也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性展览活动,其中仅苏州博物馆2014年开展的展览就包括瑞典水晶玻璃精品展、唐寅特展、吴越青铜兵器特展等11个,吸引观众165万余人次。
  2014年,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6·14”中国文化遗产日、“6·28”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日,我市还组织开展了“苏州古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十年成果展”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反响。这一年10月,苏州承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搭建了更为广阔的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平台。

  依法保护创新举措社会参与亮出文化艺术名片

  2014年,以当代著名书画家、苏州国画院首任院长张辛稼(1909年-1991年)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在工业园区李公堤三期正式开馆。该馆高四层,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江浙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私人美术展馆之一。当年就举办了张钟、钱建中书画作品展等多个展览。
  2014年,苏州像张辛稼美术馆这样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新办美术馆就达10家,全市同类美术馆已增至14家。
  苏州民办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苏州创新保护举措、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密切相关。2013年10月20日,市文广新局与市民政局联合制定的《苏州市民办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施行,相关细则2014年2月10日施行,《苏州市民办美术馆等级评定办法(试行)》2014年4月16日起生效……苏州民间兴办美术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2014年底,巴塞当代美术馆、高风堂美术馆、苏州现代陶瓷艺术馆已领到了首批扶持资金。
  与美术馆一样,苏州还通过措施扶持设立或兴办民间博物馆。以2014年12月28日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全国首座苏式花窗博物馆(苏州古丰阁门窗家具民艺博物馆)为例,该馆位于平江新城江乾路、平海路交叉口,面积达2000平方米,不但有展示场所,还有仓库。博物馆馆长蔡晓岚激动地说:苏式花窗是苏作家具的一大代表,制作技艺是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一部分,多亏政府部门扶持,让他拥有了这么好的展出、收藏条件,今后他再也不用担心一到雨季花窗就泡水里了。
  此前的2013年10月,我市施行《苏州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随后又出台了《苏州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配套文件,除明确民办博物馆的设立条件外,还宣布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从馆舍建设、馆舍使用、陈列展览、开放运行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2014年底,苏州古丰阁门窗家具民艺博物馆等6家民办博物馆、国有企业或自负盈亏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设立的博物馆获得扶持资金,稳步推进了苏州博物馆城的建设步伐。 □本版摄影 施晓平

  苏报记者施晓平实习生蒋贝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河文化丨扬州与无锡,双城运河缘
2019年度苏州碑刻传拓培训班开班啦
苏州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有哪些?(红色收藏家姜小平的回答,11赞)
让非遗融入年轻人“朋友圈”
大运河:唤醒“活文化”的当代价值
线性文化遗产向国家文化公园成功转型的路径探索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例(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