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歌户唱寻常事 三岁孩子识戏文
许慎《说文解字》释“戏”云:“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虚声。”清末民初姚华释为:“戏始斗兵,广于斗力,而泛滥于斗智,极于斗口,是从戈之意也。”关于戏曲起源有许多说法,或说源于傩,或说源于世俗民众歌舞,并无定论。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戏曲是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关系社会生活的文明水平,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泉之一。用“戏曲”一词指称中国的戏剧,大约始于宋代,南宋刘埙(1240-1319)在其《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中说:“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亦用“戏曲”一词:“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据考证,在先秦时代我国出现了以插科打诨、调笑滑稽为职业的宫廷演员,称“俳优”“弄人”“倡优”等,清人段玉裁注《说文》曰:“以其戏言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汉代以角抵戏,歌舞戏为主,统称“百戏”。唐时则以歌舞故事与参军戏为主,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爱音乐、歌舞,他设立了太常寺大乐署,又设立了左右二教坊,还选太常寺坐部伎子弟三百人,亲自教其“丝竹之戏”,把他们安排在禁苑的梨园旁,时称“梨园弟子”。此名称相沿至今,后来历代戏班都以玄宗为其祖师爷,立牌祭拜,并形成风俗。
  宋时城市的演出场所叫瓦舍勾栏,据《西湖老人繁胜录》一书点出名字就有二十三座,且瓦子“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在《平江城坊考》一书中记有宋时苏州地名勾栏巷,大概亦与伎艺表演有关。在南方活跃的新剧种——南戏到明代嘉靖之前,已形成了海盐、余姚、弋阳和昆山四大声腔,泛称为传奇。明成化二年进士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中说:“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昆腔又称昆调、昆山腔,兴起于苏州昆山,苏州人在元初就能演南戏,据宋元时词人张炎《山中白云词》(满江红)序中说:“《韫玉》传奇,惟吴中子弟为第一流。所谓识拍、道字、正声、清韵、不狂,俱得之矣。”经过魏良铺、梁辰鱼的改造创新,昆曲在明隆庆、万历年间进入了它的昌盛期,流传全国,据史玄《旧京遗事》载万历年间“今京师所尚戏曲,以昆腔为贵。”
  苏州由于经济发达文化积累深厚,读书仕进而成显宦者很多,退隐官僚多择苏而居,他们有钱有闲,多蓄养优伶,组成家班,教以昆曲,自娱或娱人。据明人陈正龙《几亭全集》卷二十二《政书》所记:“每见士大夫居家无乐事,搜买儿童,教习讴歌,称为‘家乐’。酝酿淫乱,十室而九。……延优至家,已万不可,况畜之乎?”吴中家班多是女乐班,轻歌曼舞,整日珠环玉翠绕于主人周围,故而遭到一些人士的谴责。因昆曲兴起于苏州,故苏州人一般都会唱些昆曲,加之昆剧需用吴语唱,故置家班者都到吴地购买男女优童。此风直到清中叶仍是如此。苏州许多普通人家以此谋利,让子女很小学戏,以供富贵人家选买,形成了“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子识戏文,”的社会风尚,更由此刺激职业戏班迅速增加,除在官绅家中演出外,城乡戏园茶馆、庙会草台亦演出不断,清初苏州职业昆班当为最多,乾隆四十八年,苏州重修老郎庙,在班中醵钱集资,完毕后立碑记此事,捐资班刻名于上者共有39班,《苏州竹枝词·艳苏州》云:“千金良掷爱名优,
  多吴歌童拣上流。学会戏文三两本,城隍庙里浪行头。”豪族大家还以船舫蓄女乐为家班,作为演出场所,演戏宴客,称园亭式戏台,建于园中池塘中央,有曲桥相通,天雨亦可演出,夏则纳凉拍曲,利用水面回音增加音响效果。
  苏州人迷恋昆剧,所以名优与状元在清时被戏称吴门特产而闻于世。苏州从事戏曲业的子弟队伍十分庞大,有学戏的就有教戏的,外地学昆腔无不聘请苏州教师,形成了“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风气,以致苏州城中士绅子弟幼时即聘师习昆曲清唱,把它当作一种文化修养来看待。
  苏州民间多受此影响,亦喜看戏演戏,每年春季即有“乡民假报赛名,相习征歌舞”的春台戏,苏州一带民间以春间酬神戏为主,每年演戏,乡民邀请他乡亲友来看,杀猪设酒,费百余元不为奇也。在镇上演戏,跳加官之外有跳魁星;乡下演戏则跳加官外加有跳财神,而且乡民最喜欢看武戏。……至于苏州城中的虎丘中秋曲会,则更是“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辩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末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内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消,比至夜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戏曲活动普及和兴旺能及昆剧而达到“家歌户唱”的程度,苏州也因此形成了全国戏曲活动的中心,有一大批吃开口饭的伶人,所以从事教戏和演戏的队伍庞大,据清咸丰元年,道光刚死,照例民间三年内要禁止唱戏,当时昆剧正盛,而因此失业者十之八九是苏州人,可见苏州戏曲业的兴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剧大家郑传鉴谈艺术
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游记
昆剧传字辈之倪传钺
第二节中国戏剧观念的演进
对话艺术 | 苏州画家笔墨塑造下的戏剧人物
纪念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传淞诞辰110周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