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话里的猢狲
王梦沂
  丙申猴年,写一写苏州话里的猴子。
  在苏州话里,猴子不叫“猴子”,叫“猢狲”。且听上去读音要像“活孙”,才是真正的老苏州话。苏州话里古音多,“猢狲”就是古汉语对灵长类动物的统称,属于古老读法。如今年轻的苏州人,不管苏州方言讲得顺不顺溜,对于猴子一词,仍会异口同声说成“猢狲”,可见猢狲之魅力,同时也是猢狲一词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猢狲是自然界中最像人类的动物,苏州就有俗语“猢狲戴帽子——像煞有介事”。人们对猢狲一向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猢狲的轻灵黠慧,也确实惹人喜爱。所以在苏州闲话中,“猢狲”是被经常提及的动物,甚至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中。譬如,苏州人会对家中的男性大人、淘气男孩,经常分别会称作“老猢狲”、“小猢狲”,其实这并不是嫌鄙讨厌的显露,而是一种亲切的表示。有人还会亲昵地直呼:“倷只猢狲,昨日夜里为啥体……”对个子长得高的男人或特别瘦的男人,会被冠以“长猢狲”或“猢狲精”的绰号。我年轻时,曾在一机械厂做过车工,常黑乎乎地弄得一身机油回到家,乡邻经常谑称我为“油皮猢狲”。“油皮猢狲”与“油嘴猢狲”意思又不同,“油嘴猢狲”是苏州人用来比喻那些油嘴滑舌之人的。
  苏州话里还有不少关于“猢狲”的俗语。比如这句“猢狲扒肚肠”,指的就是那些爱折腾的人,总喜欢像个猢狲一般忙个不歇,在不停地翻弄什么或企图改变东西的原状。举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城市道路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被不断地被开挖修补、修补开挖,老百姓曾风趣地说过,装一条大拉链多好,省得“猢狲扒肚肠”。由于猢狲生性好动,往往是坐不定、立不安的,苏州人就有一句形容词来描绘,非常生动,叫“勿捉虱、定弄卵”,因此猢狲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静不下心来、喜欢不停扒的人们,或者干脆称这种人为“扒猢狲”、“猢狲屁股坐不定”。对于过分顽皮好动,甚至无法无天、呒人收作的孩子,则干脆形容他们是“断链条猢狲”。
  以前,常有外地耍猴人进城在街头玩“猢狲出把戏”,做各种人模怪样的表演来逗观者。“猢狲出把戏”既是传统节目,也是一句老苏州俗语。但凡有小孩子太爱表现、举止夸张、疯狂搞笑,大人一定会喝住:“倷啥体?猢狲出把戏啊?”而真正出把戏的猢狲有老有小,老猢狲表演都十分娴熟,小猢狲记性却差,常常做错动作或表演脱拍,会遭猴主训斥甚至挨鞭。而这种小猢狲肚皮上,看上去猴毛稀少,嫩红的肚皮上青筋还没完全消退,显得青兮兮。苏州人称这类没完全教熟的小猢狲为“青肚皮猢狲”。所以当某人(一般指孩子)如果没脑子不长记性、事情前说后忘记,大人就会骂一声“倷只青肚皮猢狲”,细细回忆一下,我们儿时都这样给大人责骂过。
  对于一些守不住家产或是手上留不住好东西的人,苏州话称其是“猢狲勿该宝”(该:拥有之意)。而对某些处理事情常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之人,则另有俗语来形容,叫“猢狲扼(捡)着姜”。因为猢狲一向喜食块茎类的果实,意外捡到的这块姜——吃吃么辣蓬蓬、笃(丢)脱么勿舍得,很形象地说出了当事者既怕辣、但又不舍得扔掉的窘境和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onkey business 猢狲把戏
上海风物志|香尘: 猢狲出把戏
猴的相关成语及俗语
俗语诗辑解选——世情百态(14)《猢狲种树 没完没了》
猢狲出把戏
猴年说猴:关于猴的成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