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说,唐时苏州可抵半个长安
夜来一袭江南雨,梦回诗国读姑苏
他说,唐时苏州可抵半个长安
1
 
  商报记者吴梦奇/文杨海石/摄

  【开栏语】

  在中华历史的千年古韵中,诗词歌赋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精粹。诗歌可以寄情,可以述怀,可以写古,可以辨今,历代文人墨客们留下了成千上万的诗词佳作,传世至今,仿佛仍在歌咏着那千百年前的故景旧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外桃花仙”,“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白发苏州怎么会缺诗词呢?在史籍古本中,在摩崖石刻上,在碑石拓印里,无处不有姑苏诗词。今天,读城新开此栏目,大浪淘沙,为你解读。
  夜来一袭江南雨,梦回诗国读姑苏。

  白居易,这是我们中学课本中常见的大诗人。还记得当年的语文老师这么介绍:“白居易这个人呐,写诗有一个要求,他每写一首诗就念给老太太听,老太太听懂了就定稿,听不懂他就改。”因此,他的诗十分浅显易懂,但浅显易懂并不代表他写诗不好,相反,他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写白描,民俗风情在他笔下栩栩如生浑然天成。有幸的是,这位大诗人曾在苏州做过两年刺史,向来诗兴大发的他会在这里留下些怎样的佳句呢?

  宝历元年五月,白居易从杭州刺史任调至苏州刺史,虽然此前白居易贬谪江州让他一直郁郁不得志写下名作《琵琶行》,但时移世易,这会的白居易简直就是从一个天堂到另一个天堂啊。那刚来苏州时,白居易都写了些啥呢?诸位看官且看——
  《登阊门闲望》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阊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刚来苏州的白居易,先去了趟市中心阊门看看,这一眼望出去啊那是郁郁苍苍,那会苏州已是有十万户的大城市了,老白也忍不住感慨苏州真是“州雄土俗强”呐。
  三、四、五句皆是描写姑苏美景,算来这应该是老白对苏州的第一印象,这个城市是碧铺秋草,桥头夕阳映水色,虎寺埋在云山间,馆娃宫里月色照人,好似昔日佳人再现。而“处处楼前飘管吹”,能弄起丝竹管弦,不为生计劳苦,这简直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啊,而“家家门外泊舟航”,又是姑苏城过去水网密布,以舟出行的典型特色。其实,在白居易不少诗中都有对苏州城的风貌描写,离开苏州后他写《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苏州的城市布局和水系有着很大关联,所以在白居易任上,他疏浚开凿了从阊门到虎丘的七里山塘,解除了这一带的水患,深受苏州百姓爱戴。
  说回这首诗,最有意思是结尾。
  历来苏杭两地就有对比,都是江南富饶地,都是人间天堂处,刚从杭州来到苏州的白居易一定最有话语权,你瞧他怎么说,“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钱唐指杭州,茂苑指苏州(《吴都赋》中有“佩长洲之茂苑”),白居易诗作向来率真,这话说得更是直白,不知道杭州百姓会不会打他?偷偷说一句,其实老白写杭州美景写得比苏州好看多了,单那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就秒杀了他不少在苏州写的诗作啊。
  和此前写《卖炭翁》、《琵琶行》这类诗不同,在苏州的两年,白居易写下了不少“吃喝玩乐”的诗词,他天性乐观好交际,在苏州有冯侍御、周元范、殷尧藩几个好朋友交游写诗,周边近的嘛还有湖州刺史崔玄亮,远的还有元稹、刘禹锡几个“笔友”。所以在苏州写下的诗,都是风景秀丽、心情开怀的诗作。虽不算重磅作品,但拣择一二,倒是也有不少佳作。
  《正月三日闲行》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私以为,如果前一首是白居易初来苏州的第一印象,写得还是中规中矩的,虎丘寺、馆娃宫这些地标建筑写进去,看多了也觉得俗了。而这一首,显然只是白居易在一个闲闲的午后做的一首闲闲的诗,也正因为“闲”,这首诗有着意外的天真清丽。
  黄鹂巷与乌鹊桥,两个地名用在此处,不仅对得好,还对得巧,诗写春意,黄鹂、乌鹊这两种鸟儿不恰好一语双关吗?莺欲语、冰欲销,起句就好似有着万物复苏之感,读来令人身心适意。这首诗的对仗不仅是工整,更是不求工而自工,最是妙手偶得。“绿浪”对“红栏”,“东西南北”对“三百九十”,“鸳鸯”对“杨柳”,“双双翅”对“万万条”,简直是浑然天成。
  另一个佩服白居易的是,这首诗的色彩明丽鲜艳,黄、乌、绿、红依次上图,画面层次丰富生动,好似就给你描绘了一个烂漫的春天。可其实,你想想啊,这才是正月呐,哪来什么姹紫嫣红的春意啊?妙就妙在这一句绿水红栏,完全将春天的色彩渲染了出来,这种主观上的春意,显然是诗人心中自己的春意,遍观全诗,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步履轻松的老白来。
  结尾也是活泼,一句“借问”有点自问自答的意思,然而其实白居易压根没回答清楚,就那么模模糊糊的,是前些日子还是现在呀?其实这两句属于合掌之笔,上下皆是一个意思。心无挂碍,春天也不知不觉就到来了。
  白居易在苏州所作的诗词大多如此,他善于体察民俗风情,所以描写十分细腻而有特征,从中可一窥当年苏州城的盛景。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中,他写道:“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这个评价可不低。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于是有了“扬一益二”的谚语,扬州和益州(成都)算得上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而白居易说苏州这儿的人稠度可是超过了扬州,坊间热闹程度甚至抵得上半个长安。唐时苏州盛景,可见一斑。
  白居易交友广泛,性格开朗,和很多人都是好朋友,比如刘禹锡,这两人并称“刘白”,这跟“李杜”的并称还不同,李白杜甫年龄差距大,虽相识但两人心境大不相同。而这刘禹锡和白居易不仅文章写得差不多好,而且同岁,关系还特别好,用现在的话说,两人那是“小兄弟”呐。最最重要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人前后脚做了苏州刺史,在两人没见面的时候,就经常诗词传情,关于苏州,他们也算是有着“共同”的回忆。
  所以,下一期“梦回诗国读姑苏”,我们就来拾捡一下白居易的“小兄弟”,刘禹锡的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中有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人
关于苏州的诗词 你知道多少呢?一起为苏州写首诗吧
关于苏州的诗词,你知道多少呢?
白刘的初冬唱和诗及其它
刘禹锡赴宴,侍妾被人劫走,刘禹锡却只能自认倒霉
郭宽平 || 中唐诗豪刘禹锡,咱洛阳人的骄傲(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