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往“工人文化宫”


过往“工人文化宫”

人民路文庙的斜对面是工人文化宫。我相信,1956年3月,筹建工人文化宫,选址在文庙的斜对面,大概也是缘于悠久的文化氛围吧。历时两年多,工人文化宫建成,于195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第一次进入文化宫

念小学的时候,我常常走出带城桥弄,穿过南园乡村,到母亲工作的单位去,必定要路过文化宫的。那时的文化宫,北边紧邻沧浪亭,隔河对岸是一条弯弯的小路,看得见解放军第100医院;东边和南边,是用黑漆漆的竹篱笆围起来的。跨过一座古董级的小石桥,走在篱笆墙下的小路上,一边是田垄连片的乡野风景,一边是文化宫里的幽雅风景。记得,当年朝南的一边,有个竖着铁栏杆的小门,斜斜的坡道,自行车进出很方便。

有一天,我看见篱笆墙里面,草丛里,有个干草的鸟窝,尽管乱七八糟,但象个小碗,很是漂亮,里面有一窝小鸟。小鸟们,黄黄的小嘴,叽叽喳喳。好可爱啊!我忍不住快步绕到大门口,用五分钱买了张门票进去了。一路奔跑,去找那一窝小鸟。可是,不知道是我迷失了方向?还是那一窝小鸟被鸟妈妈藏起来了?找来找去,我怎么也找不到那窝小鸟了。沮丧的我,一直找到天快黑了,也没有找到,只有耳边那动人的鸟儿在歌唱。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文化宫。

学校有时候会组织小学生去文化宫看电影。特别是暑假里,儿童电影专场,很便宜,几分钱一张电影票。那时候,进文化宫大门,左侧就是可以买电影票的两个小窗口。买了电影票,进去右走,不远就是电影院。电影院,青苔隐约的水泥墙,四周绿树,郁郁葱葱。走上高高的台阶,进门,验票,一侧是单号,一侧是双号。

记得,进入文化宫,直走到底,稍靠右的水泥墙后面,是游泳池。我在第一人民医院,经过身体检查,领取了一张贴上照片带有编号的“游泳证”。进去游泳,是计时的,一小时大概5分钱吧。

去文化宫游泳,是母亲同意并支持的,因为,游泳池游泳,安全;野河浜淴河浴,危险。还有,我家隔壁的隔壁,有个大哥哥叫“青牛”,在这个游泳池里当救生员。他常常带了我,不用花钱,直接进去游泳池的。

和小伙伴一起吊在游泳池边上,他忽然对我说,憋不住了,我尿了。我指着他,轻轻说,尿水里啦?这也可以啊?怪不得,水里臭臭的……我赶紧一个猛子,游得远远的。

挨着游泳池,还有一个溜冰场。进入溜冰场,那个收票的阿姨,和我母亲差不多年纪。她瞄一眼你的脚,就回身去格子橱柜里取溜冰鞋,八九不离十,你穿上准合脚。一次,我溜冰出来,交给阿姨一条捡来的红领巾。阿姨笑嘻嘻地对我说,好孩子,下次来溜冰,找我,我额外奖励你一小时。

童年过往文化宫,看电影,游泳,溜冰……我很快乐!每次去,听见鸟儿歌唱,我总是忘不了看看草丛里有没有鸟窝什么的。

颜文樑纪念馆和黄氏三兄弟

念中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为了认清革命形势,我常常去文化宫溜达。文化宫的主干道两旁,竖起了芦席墙,墙上贴满了毛笔书写的大字报。看大字报,我会注意其间的海报,因为上面常常是革命群众革命活动的通知,比如,大游行通知啊,大辩论通知啊。

从连篇累牍的大字报缝隙里,拐进去,依然是一方世外桃源。池塘里,天光云影共徘徊,青青睡莲呵护着小小金鱼。池塘边,杨柳依依,草地绿绿,迎春花怒放,金光耀眼。钻进黑咕隆咚的假山洞里,进退两难,因为有一股尿骚臭,迎面而来。躺在条石凳上,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耳边是六角亭外一阵一阵的口号声。

文化宫的东北角,寻小路进去,有一幢高大的建筑,非常漂亮。这里,曾经是大名鼎鼎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大名鼎鼎的油画大师颜文樑筹建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1年8月动工,1932年8月落成,是十四根巨型园柱的罗马宫殿式的建筑,共三层五十余间房间,分别用于画室、办公室、自修室、休息室。在当时,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校舍,是全国美校之冠。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8月,日寇入侵上海,苏州,也在9月遭到日寇的轰炸。苏州沦陷时,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这个美丽的地方被日寇占作了司令部。

现在,这幢罗马宫殿式的建筑,是《颜文樑纪念馆》。想当年,我青春年少,会搂着高高大大的圆柱,探出身子,张望紧邻的沧浪亭。说实话,当时,要从这里去到沧浪亭,对于我来讲,那些障碍不算什么,三下五除二,就过去了。

接下来,应该有七年多吧,我没有去过文化宫,因为“上山下乡”,我去了苏北很北的农场,当了一名知青。

知青大返城!当我回到了我可爱的家乡,进入工厂,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一份子,我又去了我念念不忘的文化宫。那一次,是去文化宫参观展览会——揭露“四人帮”罪行的展览会。

春天的故事。1978年春天,苏州有个三兄弟,黄东井、黄东升、黄东启,在文化宫的大草坪上表演吉他演奏。当时他们用吉它弹奏了不少曲目,记得他们的压轴曲目,是日本电影《追捕》里的《杜丘之歌》。这个演出,一时轰动苏州城,黄氏三兄弟,成了当时苏州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偶像。很快,苏州城里,悄然兴起一股学弹吉他的热潮。化了十几元钱,我也去买了一把吉他。不过,弹了几个月,吉他就歇下了。岁月流逝,直到现在,牛牵马帮,我还是只会弹一个曲子——《星星索》。

黄氏三兄弟,后来出了一本《吉他演奏问答》的书,在后记里,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当时的演出获得全场爆发的热烈掌声时,热泪止不住的涌出来。”

读书热的影响

文化宫坚持“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办宫宗旨。我记得,每年都有广场文艺演出的,组织送戏送电影到基层的,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的,组织职工文化展演的,等等。

1985年,文化宫举行普法知识竞赛。全市各个工厂代表队参加,盛况空前。原本计划一天的竞赛活动,不得不延长时间,一连比了五天才比出胜负。

1986年,苏州市庆祝建城2500周年,文化宫举办大型灯会,配合全市的纪念活动。全国各地的制灯高手,云集苏州,各显神通。华灯万盏,照亮了整个文化宫,也照亮了半个苏州城。文化宫里,人山人海,人们扶老携幼,争相一睹。那场景,成为了苏州古城2500年纪念活动的经典记忆!

瑜不掩瑕。上世纪末,文化宫也走过弯路。比如,1994年,把个好端端的电影院,租给了南京某洗浴公司,建了一个与“工人文化宫”不协调的高档华丽的休闲场所“爱琴海”。由于经营不善,两年后就倒闭了。而这一倒闭,就闲置了六年。六年后,又转租给了一个私人老板,但由于沿用了之前的设备和名字,一个官司又纠缠了很长时间。再比如,1996年,全国邮市闹腾。文化宫把个书画展厅,改成了邮票市场,希望迎合市场。不曾想,仅六个月,因为光顾者稀稀落落,邮票市场被迫关门。

在工厂,由于干劲足技术好,我被光荣地评上了市里的“生产标兵”。市总工会,在文化宫的小剧场,召开表彰大会。我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走上台去,迎着相机的闪光灯,在音乐和鼓掌声中,除了红亮亮的奖励证书,我还领到了300元的购书券。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生产标兵”的奖励证书,还珍藏着由购书劵购买的中外书籍。

吉他热后面,难能可贵的是读书热。业余时间,我参加了由文化宫图书馆组织的“职工业余书评组”。凭着“会员卡”,可以骑着自行车出入文化宫的大门,可以出入各式各样的展览会,可以随时随地免费观看电影。“职工业余书评组”,几十号人,每月例会时,一杯清茶,一次主题,或对一部电影,或对一个作家,或对一篇佳作,大家相互交流,发表评论。图书馆的刘兄,非常热心,他还负责编辑印制我们的“春草”期刊。我在那里,不光可以借读许多的书,还结识了许多的文友,还写出了许多的文章,有的还被报刊杂志发表了。

记得,我写有一篇小说《七张留条》,是描写工厂青年工人的爱情故事的,得到了市纺织公司征文比赛的第一名。颁奖大会是在文化宫的歌舞厅。颁一个奖,就有人手握麦克风,上去“卡拉OK”一曲。好光荣,我为我的工厂捧回了一个又高又大的瓷花瓶。工会主席很高兴,给厂长建议,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奖励——半脱产三年,去职工业余学校读书,学习“企业管理”。

前几年,我得知文化宫图书馆的刘兄要退休了,在他的办公室,谈起和我俩同一辈份的文化宫,不禁感慨。他告诉我,现在的图书馆,今非昔比啦。现在的图书馆是苏州图书馆的分馆。馆藏图书8千余册,报刊100种,光盘5百余片。馆内有成人阅览区、电子阅览区。馆藏资源丰富多样,阅览环境温馨舒适。

……

人民路工人文化宫的斜对面是文庙。2006年12月,市总工会对工人文化宫进行整体改造,又是历时两年多,于2008年6月竣工,重新对外开放。改造后的文化宫,面貌焕然一新。粉墙黛瓦,高低错落;亭台楼榭,泉石花木;回廊蜿蜒,曲径通幽。走走看看,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职工图书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工友茶室、健身俱乐部、金逸电影院、影视艺术学校……成为了广大职工文化教育、文化娱乐、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州工人文化宫1
几代人成长的见证,老工人文化宫前途几何?
对工人文化宫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城开挂!第二图书馆、文化宫、市妇幼保健院....都来了
厦门市工人文化宫
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建筑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