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帝六下江南,必到苏州,到苏州必到石湖


  元代诗僧善住有诗句说:“石湖堪比西子美”。

  杭州有西湖之美,苏州有石湖之胜。

  有诗为证:

  吴门山水谁最胜?石湖一片明如镜

  缘崖上耸楞伽山,东望澹台恰相映。

  若是说苏州有很多名片,那么虎丘和石湖是不可或缺首当其冲的两张。

  苏东坡说是:“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乾隆帝六下江南,必到苏州,到苏州必到石湖,到石湖必写诗抒情寄怀。

  石湖之美,在于山青水秀的绝胜景色。

  石湖本是太湖的内湾,相传春秋时已为巨浸,吴越之争时越人挖凿以通苏州,故名石湖。周围江湾浜渚纵横,翠山如屏,从而形成吴中少有的一面青山三面水的绝胜之景,以其风平浪静,一碧千倾,如练似镜,诸峰映带的秀丽之姿而享誉天下,素有“东南绝景”“吴中胜景”的美称。

  石湖之美,在于文历史的源远流长。

  公元5-6000年以前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证明早在史前就有原始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今天看似潮汐不涌波澜不惊的石湖,2500年前却也曾激起吴越争战的惊涛和越国灭吴的骇浪。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即在此游乐赏憩,建有姑苏台和郊台,而作为吴越之争的古战场,同样还有越王勾践,文种,范蠡,西施,伍子胥等等留下的点点足迹遍及四处,漫漫传说风流千古。

  石湖之美,在于古塔秀桥的行云流水。

  清代诗人龚自珍写诗云:上方一塔附清秋。写得就是亭亭耸立在上方山山巅的楞伽寺塔。原为隋代舍利灵塔,宋代重修。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玲珑塔影成为湖光山色的绝妙点睛之笔,不失为古塔装点湖山美化风景的典型实例。而因为这行春桥,苏州风俗,农历八月十八赏月。届时明月初升,桥洞中月影如串,随波荡漾,石湖串月和北京的卢沟晓月、杭州的三潭印月、 (西山的石公秋月)四川的峨眉秋月并誉为四大赏月胜地。桥又与古塔相映衬,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石湖风景天人合一的绝妙写照。

  石湖之美,在于人文荟萃的名副其实。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而迷恋其中又号石湖居士,俗称范石湖,“石湖也似西湖好。”极尽传播石湖风景之能事。石湖别墅是他故居的总称,因地制宜,堂馆轩亭,错落有致,蔚为壮观。石湖之所以名闻天下,正是得益于此。1933年,名书家余觉在渔村选址造别墅,取名觉庵,俗称余庄。这一段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另一位主人翁是余觉的妻子现代苏绣艺术大师沈寿。如今庄园内墙上“有情”“无语”两块砖刻,让人隐隐回味那痛史后面道不尽的绵绵情意。

  而石湖之美,其实又岂止这寥寥数景,又岂止这寥寥数人。自2500年前的吴越风云,在这留下了一抹传奇色彩,此后无数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皮日休,姜夔,陆游,杨万里,倪云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汪琬,李根源,顾野王,申时行,一个个文坛诗坛政坛鸿学大儒又多钟情于石湖胜景缅怀吴越春秋,或因缘际会,或踏青访友,或吟诗作画,或游览山川,或冥眠于此,一篇篇彪炳千秋的诗文传颂,从而形成石湖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千百年来,让人情深向往流连往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六次下江南,都去苏州这个地方
家住苏州
江南访古丨楞伽塔前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09,犹湖
江南水乡
“三叉桥”听说过吗?苏州石湖就有一座,简单实用、朴实无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