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7年坚守,留住“花糕”正宗老味道
57年坚守,留住“花糕”正宗老味道
每天上午10点左右,陈巧文来到摊位,换上唐装,准备开工。


调面粉前,要放入多只鸡蛋,这样做出的梅花糕、海棠糕才会松软。


 面粉、猪油、豆沙、蜜饯等美味集于一起,看着就胃口大开。


烘烤数分钟,松香脆软的海棠糕出炉了。

 最先准备的,是“八大件南北货”。


 两位顾客等候新鲜的特色糕点出炉。


 做梅花糕得用这种叫沙壶的特殊工具。




   
  本报记者 张健摄影报道
  梅花糕和海棠糕被称为“花糕”,是苏州最传统、最经典、最特色的传统小吃。双塔街道的陈巧文,就是做这一特色传统小吃的非遗传人,大家都称他为陈老大。“陈老大”并非江湖名号,因陈巧文在家排行老大,所以他做的梅花糕、海棠糕就叫做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
  13岁开始跟着祖辈学习“花糕”手艺,如今70岁的陈巧文,足足坚守了57年。57年来,陈巧文坚持传统手法,把好每一关,让这地道的苏州风味传承至今。陈巧文出生在“糕帮”世家,是陈家海棠糕梅花糕第五代传承人。建国初期,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分别在苏杭两地摆摊做“梅花”、“海棠”两糕,父母则流动于苏沪两地。13岁那年,因家中拮据,读完小学的陈巧文就辍学了,跟着父母做糕。聪明好学的他,没几年功夫就将祖传的糖果、糕点等多种小吃制作出来,特别是海棠糕、梅花糕的配料烘烤技艺更是与父辈不分上下。
  19岁时,他自立门户,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梅花糕、海棠糕是我辈老祖宗留下来的民间技艺,不能在我这一代失传和衰落。虽然这一行很辛苦,起早贪黑,还要手握15公斤的大模具,但为了'正宗’的评价,再辛苦也值得。”陈巧文说他的制作工具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全套家什都是铜器所制,都快成古董了。
  目前,陈巧文在南浩街和观前街大成坊都有自己的摊点。陈巧文说,现在苏州凡有民间集会,组织者都会请他到现场做,摊位前必是络绎不绝。
  2007年6月20日,陈巧文打破老祖宗制定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家规”,收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江建华。“毕竟现在已经上了岁数了,每天要敲着那三十斤重的模具早出晚归,感觉有点力不从心。”陈巧文说,本想让自己的女儿接班,但女儿有自己的想法,不愿全力以赴做这一行。为了不让这炉火在他手里熄灭,收徒是唯一的办法。
  在拜师学艺前,江建华是名下岗工人。为了生计,她在山塘街卖过碟片。因为学习这门手艺,既要脑子灵活又要吃得起苦,为了能真正将手艺传承下去,陈巧文对她进行了长期考核。最终,学艺10年的她正式“满师”,成为陈氏家族第六代“海棠糕、梅花糕”传人。
  2016年6月16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陈氏海棠糕、梅花糕,陈巧文又收了第二个徒弟。如今,在家人和徒弟的帮助下,这一传统技艺已成功传承了下来。早在2004年,陈巧文以“陈老大海棠糕”、“陈老大梅花糕”向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申请商标,由此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拥有注册商标专利的“手艺人”。
  “我希望,徒弟们能把这一手艺发扬光大,有所创新。”陈巧文说,梅花糕和海棠糕,在馅料的选择上,可以有很多变化,目前做得最多的,就是豆沙猪油馅。今后可以进行改良,譬如鲜肉的,紫薯的,甚至是水果的,如果徒弟们能认真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改进发展,作为师父,就心满意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点点梅花入味来
这些经典的味道,只属于懂它的上海老克勒!
网红美食算什么?苏州这个小吃一小时卖300个,堪称江南一绝!
苏州小吃 一地口水
老上海名堂响当当的糕团,你都吃过吗?
从重阳糕吃起,原来老上海的古早味糕点们软软糯糯好吃到合不拢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