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台上的戏 就像狐狸腋下皮

 1937年5月15日,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到两个月,全国空气里充满了山雨欲来的火药味,却有一套闲书在紧张准备出版,这就是汪协如女士点校的《缀白裘》。

  汪女士点校闲书

  有关汪协如的资料较少。杭州拱宸桥边的小河路有一处近代工商业建筑修复开放,这是始建于1935年的桑庐(又名新光蚕种厂),主人就是汪协如女士。她曾于1931年东渡日本修学蚕桑,回国后在此育蚕,推动了当时杭嘉湖蚕桑业发展。而这期间有位汪协如女士正在点校《缀白裘》,想来两汪不是同一人。当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这汪协如女士搜集了三种《缀白裘》,即(一)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四教堂梓行本《缀白裘全编》;(二)没有印行年月日及发行之处的又一《缀白裘》刻本;(三)上海启新书局发行的石印本《最新改良缀白裘全传》,她就据三种本子作了点校。

  校点过程中,汪女士又增加采用了常熟汲古阁藏本《六十种曲》和乾隆壬子春(1752)刻本《纳书楹外集曲谱》,对《缀白裘》作进一步精校,可见她态度认真。她在1931年的“校读后记”中说,她至少在1931年即已校点好,还在这一年请程健行先生作了“细细校读”。但因种种原因,此书未能出版,直到1937年5月胡适为这套书作了序言,方才得以付梓。

  《缀白裘》是一本昆曲折子戏选集。全书共十二集,每集四卷,共四十八卷,每卷收四五部戏的十多出折子戏,收折子戏489出。在上世纪30年代,此书应该属于冷门书,难得汪女士做了此项工作。胡适看过后赞不绝口:“《缀白裘》辑于乾隆中叶,积至十二集四十八卷之多,可算是传奇摘选本的最大结集了。《缀白裘》在一百几十年之中,流行最广,翻刻最多,可见得这部摘选本确能适应社会上的某种需要。我们在上文已说过,有许多传奇实在不值得全读,只读那最精彩的几出就够了。”

  胡适又说:“(当年)《缀白裘》的编者,似乎很有戏台的经验,他选的大概都是戏台上多年淘汰的结果,所以他的选择去取大体上都不错。……在这一百几十年之中,一般爱读曲子的人大概都从这部《缀白裘》里欣赏明、清两代的传奇名著的精华。赵万里先生曾对我说:‘明、清戏曲之有《缀白裘》,正如明朝短篇小说之有《今古奇观》。有了《今古奇观》,《三言》、《二拍》的精华都被保存下来了。有了《缀白裘》,明、清两朝的戏曲精华也都被保存下来了。’这话说的很平允。”

  书中疑云费猜详

  此书名《缀白裘》,乍一看让人难解。其实意思是说此书就像用狐腋那样的小块皮(暗喻折子戏),缝缀成衣,有自谦的意思。才过了两百多年,今天这套书真像狐

  裘那样珍贵,成为昆曲界的资源宝藏。

  这部书,许多人包括汪协如女士都认为,《缀白裘》“此书初集为玩花主人所编,后钱德苍(沛思)增为十二集”,今天一般人也持此说,认为是玩花主人所编,后来钱德苍作了一些增加和编辑工作。

  玩花主人所编的《缀白裘》今未见到,但是在北京图书馆收藏有一本玩花主人所编写的传奇《妆楼记》(两卷)一册,现已作为该馆的善本书,一般人不易见到,查资料此书被列为明代善本书,收在《古本戏曲从刊二集》中。

  “玩花主人”只是一个笔名,似是个明代的苏州文人。

  那么《缀白裘》初集到底初版于何时呢?应该是明代,问世后很受欢迎,多次再版,但明版已佚,现只知有过康熙二十七年的翼圣堂本。

  乾隆二十九年(1764),苏州宝仁堂书坊刻印的《时兴雅调缀白裘新集初编》横空出世,让人们大为惊喜。今天有学者研究认为,其实这不是“玩花主人”的《缀白裘》第一集,这不过是代个名头而已。次年出二集,李宸在其序言中:“玩花主人编《缀白裘集》,汇已往之传奇,悦世人之心目,意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咸叹置人于春风和蔼中矣。第玉显珠埋,漏遗可惜;宝仁主人步武前哲,续出二集,披览之觉后集之胜于前也。”

  从这段序言可以看出,一,《缀白裘》初集出版,主要收传奇戏,但所收不全,不能全面反映戏曲创作的成果。二,钱德苍笔名“宝仁主人”,可以认为他自己开有宝仁堂书店。新编的《缀白裘》首先是由他出资出版并发行的,后出现了大量再版本,但收集、编辑、出版、发行,则是钱德苍一个人的功劳。钱老板看到社会上有大量昆剧演出剧本,观众又如此广泛,过去明代人的《缀白裘》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以他看到了这个出版商机,应该说眼光是高远的。三,钱德苍所编的《缀白裘》,是二集,也就是说,一般认为《缀白裘》一集为前人所编,但今天有学者研究认为,其实“玩花主人”的已佚明版《缀白裘》第一集还是钱德苍自己所选。

  钱德苍这个人,据苏州人许永昌(1775)在给《缀白裘》第八集所作的序言里说,“钱君沛思,髫年英俊,屡蹶场屋;然豪放不羁,性好音律,常遨游于燕赵齐楚,诸王公贵人,莫不羡其才,愿罗而致之幕下,钱君不屑也。唯跌宕于酒旗歌扇之场,岁辑《缀白裘》一册,自歌自咏,若醉若狂,凡七刻矣。”他有文才,号镜心居士,参加科举考试多次均未中榜,徜徉于“酒旗歌扇之场”,是个懂音律的票友。

  而朱禄建在1771年夏天给《缀白裘》第七集所作的序言里说,“钱君每岁辑缀白裘一册,已成六集。其间节奏高下,斗笋(榫)

  缓急,脚色劳逸,诚有深得乎场上之痛痒者;

  故每一集出,梨园中无不奉为指南,诚风骚之余事也。”透露出钱德苍每年收集编辑一卷,“深得乎场上之痛痒者”,选择的是最好的演出本,而且每一集出版,都成为戏班中的规范唱本,广受欢迎。

  虽然有关钱德苍的材料并不多,但大致可以分析一下:他和玩花主人并不在一个时代,他也并不是在玩花主人原编的《缀白裘》上增加几本书,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编辑、出版了一个昆曲为主、兼收乱弹等花部戏的舞台折子戏演出本的合集,做的是一个另起炉灶的系统工程。

  从每一集的的序言来看,第一集出版于乾隆甲申(1764),没有序言。此后陆续出版,第十二集出版于甲午(1774),1777年出了十二集的合集。

  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第八集是在最后的1775年出版,是等人写序言耽搁了出版?还是原先有个十二集的编辑、出书计划,但第八在收集脚本遇到了什么问题导致出版耽搁了几年?其中意味深长。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冬天的时候,钱德苍请浙江永嘉的程大衡写了《缀白裘·合集序》,这时包括明版的第一集总共还只出到第六集,但就写“合集序”,好像这一工作要结束了。但事实上后来又出了六集,给人感觉是钱德苍编折子戏集欲罢不能了。

  我们再看程大衡的“合集序”,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就更加奇怪了:

  “玩花主人向集《缀白裘》,钱子德苍搜采复增辑,一而二,二而三,今则广为十二。其中大排场,褒忠扬孝,实勉人为善去恶,济世之良剂也;小结构梆子秧腔,乃一味插科打诨,警愚之木铎也。雅艳豪雄,靡不悉备;南弦北板,各擅所长。撷翠寻芳,汇成金璧:既可怡情悦目,兼能善劝恶惩。虽梨园之小剧,若使西堂见之,亦必以此为一部廿一史也。”

  第六集的序说“今则广为十二”,看来是说《缀白裘》早就有编辑十二集的计划了!

  可能钱德苍对编辑出版折子戏剧本并不重视,因此第一集问世没有请人写什么序言,进入清代出第二集时开始请人写序言,这透露出当时昆曲演出本广受社会欢迎的状况。想到要出合集,“主编”钱德苍请程大衡写了一篇合集序。

  珍贵演出本字字皆珠玑

  《缀白裘》的一大特点是,所收的戏本,均是当时的舞台演出本。

  众所周知,演出本和案头本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必须考虑演出效果,照顾舞台演出的需要,尽可能吸引观众,大量的本子明显经过戏班改动。许多剧本经过演出实践,显出更多俗味,这是取媚观众的需要。

  比如《缀白裘》中有一些戏,还带有一点“荤”的色彩,如第七集第三卷《西厢记·

  游殿》,张生与和尚讲的是当时的苏州话,内容就很粗俗,今天看来不登大雅之堂。但想来庄严的佛殿上,戏中的和尚和书生讲起了荤话,虽然显得比较滑稽,但这个荤笑话就像一滴海水可以反映大海的味道,不仅舞台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而且还反映出苏州这个地方的城市文化很是开放,社会从明中叶以来走出中世纪持续到清乾隆时。其实,《缀白裘》中很多戏都反映了市民的意识、市民的艺术审美观。

  胡适评价《缀白裘》的特点时,还强调了苏州在那个戏曲繁荣时代的作用,大意如下:“我现在要指出这部选本的几个特别长处。第一,《缀白裘》所收的戏曲,都是当时戏台上通行的本子,都是排演和演唱的内行修改过的本子。最大的改削是在科白的方面。《缀白裘》是苏州人编纂的,苏州是昆曲的中心,所以这里面的戏文是当时苏州戏班里通行的修改本,其中‘科范’和‘道白’都很有大胆的修改,有一大部分的说白都改成苏州话了,科范也往往更详细了。例如《六十种曲》的《水浒记》的说白全是官话,而《缀白裘》选《水浒记》的《前诱》、《后诱》两出里的张文远的说白全是苏州话,就生动得多了。……第二,《缀白裘》所收的曲本,虽然大部分是昆腔‘雅’曲,其中也有不少是当时流行的‘俗’曲,——所谓‘梆子腔’之类。这三四百年中,士大夫都偏重昆腔,各地的俗曲都被人忽略轻视,所以俗曲的材料保存最少,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绝大憾事。苏州的才子如冯犹龙一流人,独能赏识山歌,《桐城歌》、《挂枝儿》一类的俗曲,至今文学史家都得感谢他们保存俗曲史料的大功绩。《缀白裘》的编者也很赏识当时流行的俗戏,所以这十二集里居然有很多的弋阳腔、梆子腔、乱弹腔的戏文,使我们可以考见乾隆以前的民间俗戏是个什么样子。这是《缀白裘》的一个很大的贡献,我们不可不特别表彰他……”

  《缀白裘》收乾隆时流行剧目《琵琶记》、《牡丹亭》等单出折子戏489出,其中昆剧430出,高腔、乱弹、梆子腔、西秦腔、花鼓戏等59出。为什么有其它剧种也收在其中呢?这反映了当时苏州戏曲舞台演出的实际情况,就是昆曲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其它地方小剧种也到苏州这个全国戏曲的创作、演出中心来,既是寻找市场和观众(苏州也有外来商人等),也可学习吸收昆曲的艺术养料。这些剧目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往往也很受观众喜欢,经常附和昆曲搭班演出,于是这些外地地方戏的剧本也就被钱德苍收进《缀白裘》里来了——今天看来,弥足珍贵。

  胡适对《缀白裘》评价如此之高,是很具慧眼的。《缀白裘》确是一个戏曲演出资料宝库,比如,书里就有当时苏州舞台上演唱《茉莉花》的记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曲六百年》
昆剧传字辈之倪传钺
惊艳时光六百年
反哺:晚近至现代京剧对昆剧之影响考论
昆曲 | 煮雪烹茶,剪一段春色作画
人生如一出折子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