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门旧事

  茶馆里的老茶客、城墙脚下的遛鸟人、卖西瓜的水上人家、推自行车的上班族……这一幕幕,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其实并不算遥远。然而,却消失得太快。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于祥在城南一家工厂上班,盘门是当时从家到单位的必经之地,冥冥中注定了他与盘门的缘分。初学摄影的他,每当看到太阳从桥洞里冉冉初升、长蛇般的运输船队从运河上蜿蜒而过、老百姓顶着大雾穿街走巷等场景,就会激动得按下快门。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苏州古城一步步朝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很多事物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曾经的“冷水盘门”也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

  于祥越来越觉得摄影的最大意义不只是记录时代变迁,还要留住温暖如昔的生活气息。

  比如,张姓夫妇经营着有近百年历史的兴隆茶馆,每天凌晨三点水上茶馆就开始热闹起来,而随着新世纪到来也终于歇业了。于祥的照片背后似乎总有故事,很多拍摄对象后来渐渐成了老朋友。

  20年光阴岁月,盘门不断发生着变化:运河改道;兴隆桥边的石础只剩了一截;水关桥被垫高了许多;万人苏纶纺织厂居然“关门”了;光裕里、幸福村,慢慢夷为平地又变成了一片绿化带;水陆城里的“瓮”城成了旅游者们的瓮城……

  当时来看,这样饱含人文内涵的纪实影像,在一堆风光沙龙中属于“另类”,今天则显得弥足珍贵,这些关于盘门变迁的银盐纪实照片,已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式的“见证”。

  蓦然回首,千年的吴门桥依然横跨两岸,还有桥下那奔流不息的大运河水。银盐纪实照片就像这大运河上的记忆浮标,闪着星星点点的灵光。黑白影调将一种曾经有过的真实凝固在一个平面中,成为岁月的记忆。

  凭借这些历史的刻痕,人们得以在时间长河中捞起遗失许久的往事之“剑”。

  倪黎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纪实——百年老茶馆
纪实摄影:民间老茶馆
纪实摄影:南翔老街茶馆
建国初期扫盲纪实老照片---2
幸东:故乡盐津
绕不过去的烦恼 弱光下这样拍也能出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