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湖”地名 承载浓厚乡愁

“太湖”作为地名是一种生动的文化现象,与苏州不离不弃。昨天,本报报道了吴中区拟增设“太湖街道”的新闻,引起了市民们对该重大地名公示方案的广泛关注。昨天18时,记者获悉,在5月28日至6月1日这5天公示期间,苏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没有收到表示反对的社会反馈意见。这意味着,根据《苏州市地名管理条例》,“太湖”政区地名回归吴中区的方案已正式确定。这一次,苏州在接续了“太湖”地名的同时,也涌动着各个年代市民沉淀在心底的太湖情结。

  “太湖对我来说,是地名,是文化,更是生命”

  “每一次,我来到老的太湖公社的街上、菜场、中学门口,心情总是很复杂,甚至有麻麻的触痛!”昨天,曾在吴县太湖乡中学当过教师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从苏报集团新闻App引力播看到有关吴中区拟设太湖街道的新闻,立即兴奋地把消息转发到微信朋友圈。

  一个地名承载了无数的乡愁,今年85岁的陈俊才也有着类似的感受。

  陈俊才是吴中区临湖镇石舍村人,1933年出生在太湖边,参加工作后也一直与太湖打交道。他留心收集和积累关于太湖的资料,退休后仍潜心研究太湖,为太湖文化奔走乡间,太湖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先后出版了《太湖渔业史》《情系太湖》《太湖风情》等专著。

  昨天下午,陈俊才到村里的小店取了报纸,细细读了《苏州日报》和《姑苏晚报》,他告诉记者:“太湖的文化很深啊,这个地名取得好!”

  陈俊才介绍,1958年,组织上安排他到新成立的太湖人民公社工作。当时,太湖里还有土匪出没,成立太湖人民公社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安置渔民和开展渔业生产;另一方面是开展摸底,便于剿匪。由于渔民们以船为家,所以,新成立的太湖人民公社设在东山陆巷。

  陈俊才对太湖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工作上跟渔民打交道,还利用闲暇时间,经常跟渔民拉家常,听他们吟唱渔歌、小调,了解了很多习俗。1984年退休后,陈俊才眼看太湖很多风土人情渐渐消失,就努力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况整理成文字。

  “太湖对我来说,是地名,是文化,更是生命。苏州再次激活这个行政地名,完全正确,我很开心!”陈俊才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

  “太湖行政机构变迁记录了渔民上岸的历史”

  “一波三折啊!感谢你们!”今年79岁的薛利华对记者感慨地说:“让外界更多地知晓太湖的变迁,也是很好的文化宣传!”

  薛利华是《洞庭东山志》的编撰者之一,也藏着一段太湖公社情结。

  1954年4月,16岁的薛利华通过招工成为震泽县湖东区渔民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之后又被组织安排到县法院工作,负责民事案件。

  薛利华回忆道:“那时候,全太湖的渔民开大会,都要赶到东山的陆巷来,这里是太湖公社。太湖公社是属于震泽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整个太湖水面都归江苏,便于剿湖匪。后来,震泽县撤销了,太湖水域就分属浙江、江苏,渔民们也各归当地,太湖公社管辖的范围就缩小了,后来太湖公社迁到了光福的长浮岛。所以,太湖管理行政机构的变迁,也记录了太湖渔民从水上漂到停船上岸的历史。”

  1975年,薛利华被调到洞庭公社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后来又任司法干部、食品站站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1985年4月,他受聘编纂《洞庭东山志》,在史海中记录太湖的典故、史迹。

  薛利华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东山是苏州太湖政区地名的起源,这里有苏州渔民及后代的乡愁。”

  相关

  链接

  太湖政区地名变迁史

  通过多方了解,昨天,记者大致梳理出“太湖”系地名的变迁史,从中可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太湖”地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太湖,古称“震泽”,又称“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洞庭”。自古以来,太湖渔民分散在沿湖各地。

  1949年4月27日,太湖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湖渔民有了自己的集体组织。

  1950年1月4日,苏南行署训令:建立太湖区行政办事处,相当于县级机构。下设若干区署,以统一湖上行政与船舶管理工作。全区11.28万余人,驻地东山镇。

  1951年5月21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撤销太湖区行政办事处,东山、西山、横泾3个区划归吴县。6月,太湖区行政办事处撤销。7月,建立苏南行署太湖行政办事处。

  1953年5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示,苏南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正式改建为震泽县人民政府,中共太湖工委改为中共震泽县委员会。震泽县下设7个区,即东山区、西山区、马山区、横泾区及湖中区、湖西区、湖东区。

  1958年10月,成立“太湖人民公社”,隶属震泽县。

  1959年4月,因撤销震泽县,太湖人民公社隶属吴县,公社机关驻地在陆巷。

  1961年11月2日,太湖公社将原属无锡、武进、宜兴、浙江、湖州等地的渔船划归原地管辖。

  1968年6月,太湖人民公社机关驻地由陆巷迁往渡桥,1969年3月迁往白浮山,1972年迁往长浮岛。

  1982年6月26日,成立吴县太湖乡人民政府。

  1995年11月27日,经上级批准太湖撤乡建镇。

  2001年2月28日,撤销吴县市,设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太湖镇属吴中区。8月2日,太湖、光福两镇合并为光福镇,撤销太湖镇建制。

  (张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滕州市21个镇街名称来历和行政区划变革历史!
江海晚报数字报纸文章
山东省费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划归|城关镇|山东省|薛庄|费县
京山政区之绿林镇
地名: 也说米脂地名之消长
六合、江浦、浦口等地名皆源自顶山,它究竟是何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