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枫桥路素描

文项苏农图陶开俭

  1

  在姑苏城的阊门外,有一条走向是L形状的道路,南端起始于南兵营路,一路向西直通终点枫桥镇。

  枫桥镇因枫桥而得名,但枫桥的本名却是“封桥”。唐朝的时候,此处是水陆重要通道,一到晚上,安全起见,包括桥梁在内的道路,就开始实行封闭宵禁,所以得名“封桥”。

  后来唐朝的张继在写《枫桥夜泊》诗时,这个湖北人,误将“封”字听成了“枫”。因为这首诗名气太大,而且“枫桥”比“封桥”更具有诗情雅意,苏州人也就将错就错,将“封桥”改成了“枫桥”,所以这条路也就随之称为枫桥路。

  最早提到枫桥路三个字的,是宋朝一个名叫周南的苏州人,他提笔写过“还往枫桥路,低徊泰伯祠”——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写到的两处地名,一处是在阊门外,一处是在阊门里。

  顾颉刚先生在《苏州史志笔记》中,如此记录苏州这个最最热闹的地方:“从前苏州市面皆在城西,自阊门至枫桥,自胥门至枣市迤西,五十方里,全是房屋。”

  由此可见,那时候的枫桥路一带,和阊门地区一样充满了市井气息,正所谓是“将近枫桥路,唯闻人语喧”(清·方文《太湖避兵》)。

  十里枫桥路,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笔直笔直,直达寒山寺。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清咸丰年间,是一场战祸烧毁了阊门直至枫桥寒山寺一带的商业区,大火过后一切繁华已不复见,十里枫桥路的两旁成为了一片农田。

  又据相关史料记载,日本军队在1938年11月侵占苏州后,为了巩固统治,分别建造和翻建了几个兵营,其中在枫桥路的西面和南面,就建起了被苏州人后来称之为“北兵营”西兵营”的两座部队营房。“

  2

  余生也晚,就说说枫桥路在上世纪的风貌吧。

  枫桥路南北向之间的路比较短,牌号为1的北兵营游泳池,是苏州当时不多的几个对外开放的游泳池之一。泳池中的水是深井水,有一座三米高的跳台,每逢暑假对外开放,很是令初学游泳者念念不忘。

  北兵营的东面围墙和北面围墙都是用青砖砌成的清水外墙,墙面棱角分明、形状整齐。围墙高两米,紧挨着枫桥路一直延伸到临近桐泾桥堍的地方后,然后沿着桐泾河向南转弯而去。

  在这个围墙转弯的交界处,有一个废弃的圆形碉堡。越过北兵营围墙的上空,可以看见好几座三角形的兵营房顶,有时候也会听到训练中的士兵们,发出震天的吼声。

  路的东面一段,除了起始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外,其余的地方就是苏州第四光学仪器厂和苏州市第五中学校校园的围墙。

  枫桥路在上津桥南堍开始转弯,转弯过后就是枫桥路的主要路段了。弹石路面宽约五六米,路的南面是兵营的围墙,路的北面没有人家,并且和旁边的上塘河一直始终并行,河的对岸是上津桥下塘街。

  在上津桥和下津桥两桥区间,越过河面可以看见一户紧挨一户的临河民居,然后看见称之为西园的戒幢律寺,看见江苏苏州农业学校的长长围墙。

  现在坐落在这两座桥中间,最初名叫拥军桥的永津桥,是在1975年的时候建造的。据说为了考验桥梁的强度,建成之初,部队曾经有多

  辆重型坦克驶过该桥。

  上塘河里手摇的木船已经不多了,大多数都是水泥挂桨机船在来来往往,伴随着一阵阵“突突突”的引擎声,河面上不时飘过一阵阵的黑烟。有时候也会有轮船,拖着长长的船队经过,激起的尾浪夹着哗哗的声音,连续地拍打着两岸河堤。

  在路和河的之间,是宽约十来米的河滩,其中的一段河滩上堆满了玻璃药瓶。当时,附近除了苏州延安制药厂,还有苏州第一制药厂。

  枫桥路东段也很有点姑苏古城的那种“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味道。只是没有人家,而且行人也很少。除了有6路公共汽车途经外,偶尔也会驶过几辆解放牌军车。整个路面很是冷冷清清,一直要到下津桥的南面桥堍,方才出现了一个规模很小的烟酒百货店。

  下津桥的北面,往东几十米的地方就是苏州农校的南大门,往西去是农校的农场,再往西去就是一片农田一片桑树,当时这里已经属于吴县枫桥人民公社新庄大队的地界。

  在一个地名为铜勺浜的地方,有几幢两层砖木结构的红色楼房。这里是苏州华盛造纸厂的职工宿舍楼,工人到对面的苏州华盛造纸厂上班,学生到对面的枫桥小学上学,都需要在华盛渡口摆渡过河,如果不是该厂的员工和家属,每次需要支付几分钱的摆渡费。

  3.

  枫桥路的西段比较热闹,这主要得益于苏州华盛造纸厂。

  根据史料记载,在民国六年(1917年)时,苏州旅日华侨蔡际云等5人集资30万元,在靠近寒山寺的凤凰桥桥堍西南面购买了50亩土地,建起了苏州华盛造纸厂,这是苏州近代工业中最早成立的工厂。因为厂址在枫桥镇附近的凤凰桥畔,所以注册商标为凤凰牌。

  此后因为股东结构变化,厂名先后变更为上海竞成造纸厂苏州分厂、苏州华盛益记造纸厂、苏州华盛造纸厂,所生产的“凤凰牌”商标的黄板纸,曾经一度畅销东南亚。

  解放后,该厂先后变更为苏州市公私合营华盛造纸厂、地方国营苏州华盛造纸厂、苏州市东方红造纸厂,1978年1月又恢复华盛造纸厂原名,生产的黄板纸、牛皮纸,多次在“广交会”上为外商所青睐。

  过了凤凰桥后,两边就依次出现了高大的厂房,出现了俗称老工房、新工房的职工家属区,出现了华盛造纸厂的大门。

  大门前面是很大一片的码头,码头临河的空地上是稻草堆场,分别堆着几堆稻草,每一堆都有火车一节车皮那么大,引来不少麻雀在此做窝,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这些稻草是造纸的主要原料,都是通过拖船运来的。由于造纸使用的是麦草制浆工艺,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从中捞出的草纤维废料虽然是又臭又脏,但堆放在空地上经过几天晾晒,就变成了一点味道也没有的纸浆饼。

  纸浆饼颜色是黄黄的,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厚度有四五厘米,比成人的巴掌稍大点。别看其貌不扬,在当时却是很难买得到的宝贝,因为它是城市居民生煤球炉子最好的点火燃料。

  苏州华盛造纸厂之后,就进入枫桥镇了。

  枫桥镇是一个只有一条大街的城市古镇,这条从镇东的枫桥小学到镇西的铁铃关这一段路,就是所谓的枫桥大街。虽然号称大街,但路面很窄不过五米,也很短,仅有两百多米而已。

  铁铃关前有一个丁字形的岔路口,往南走就是寒山寺弄,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写着寒山寺三个字的照壁。

  铁铃关形似城堡,孤零零地耸立着,外观荒凉破败,关台之上长满了野草,关墙墙面满是爬山虎,关门上方“铁铃关”三个字也是斑斑驳驳。

  拾级而上,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枫桥,真真切切耸立眼前。虽然也是江南水乡常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但因为有了张继《枫桥夜泊》诗的特别加持,就给人一种很高大上的感觉和印象。

  枫桥路也是一条历尽沧桑的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古镇太仓沙溪乐荫园(上)
细赏苏州桥
苏州枫桥
江苏苏州枫桥
张继和他的《枫桥夜泊》
姑苏回忆录3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