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山年俗 抬猛将

  吴波

  历史上的抬猛将活动

  解放以前东山“猛将”庙极多,山前山后算起来,不下百处,真可谓村村供奉,寨寨立祠,尤以杨湾、沙岭和诸公井等处最为有名。

  东山人供奉的猛将,是一位年轻的“神灵”,它眉清目秀,鼻正口方,二十岁左右年纪,它不像别的神那么威严可怕。跟其它“神灵”是不能开玩笑的,但猛将却不同,哪怕在“抢会”中将它跌得粉碎,都没有关系。据说猛将可以祛除不祥、保蚕花茂盛,所以猛将也就成为东山一带供奉得最为普遍的“神”,而成为人们企望丰收的寄托。

  每年春节初一至十五,是东山“抬猛将”活动最热闹的时光。

  农历初一大早,农民们便把猛将抬出来游巡村寨,称为贺年。是日“大纛摩天,金鼓动地,威仪极盛”,每到一村,定要在村场上环行一圈,放一阵鞭炮,说一番吉利话,谓之“打机叉”。

  年初六,猛将”又要出巡湖滨,“称“冲湖嘴”。各村的人,还要将猛将堂里一丈多高的大“猛将”抬出来,放在“杠子”中,由两人抬着向左右摆动,晃到“猛将”的身体横过来与地面平行为止,这种活动称为“逛会”。大猛将像重达数百斤,不是身强力壮的大汉,是不敢一试的,当晚要敲“夜帮锣”。年初八早晨,要敲“日帮锣”,相传这是前代人集众抗击入侵者而遗留下来的传统。

  最热闹的要数初九的“抢会”了,这一天,各村都要将小猛将集中在“塘子岭”上,参加“抢会”。当负责“抢会”活动的人将杏黄色的大旗在空中一招,各村参加“抢会”的人就立即背起小猛将像疾冲而上,这时“万头攒动,脚步雷鸣,人声鼎沸,

  势如潮涌”,不管头破血流,椅裂神踣,都要去争第一,争到第一的,就将会里的大猛将像抬着绕山前山后巡行一周,最后就把大神像供奉在自己村上,这是一个村的光荣。

  正月十三,还要点巨烛祭猛将神,称为“满算”。烛“大如杯”(因蜡烛直径像杯碗之口那么粗而得名)半月始灭。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还要立杆于猛将堂前,挂“塔灯”。春节期间的“抬猛将”活动,至此才热热闹闹地结束。

  “猛将”究竟是谁?

  这位“猛将”究竟是谁呢?查《畿辅通志》有载云:“刘猛将军,名承忠,广东吴川县人,元末官指挥使,江淮蝗旱,督兵逐捕……土人祀之。”《怡庵杂录》则载:“宋景定间,封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民国《吴县志》也载:“景定间,因瓦塔而创,初名扬威侯,加封吉祥王,故庙名吉祥庵。”刘锜(1098-1162)南宋名将,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建炎四年(1130),从张浚参加富平之战,力战有功,后至临安(今浙江杭州)领宿卫亲军。绍兴十年(1140)任东京副留守,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大破兀术主力。后遭秦桧排挤,罢兵而知荆南府,适江陵黄潭决口,以除水患。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南下,复领兵守淮东,后退至镇江,未几忧愤而死,享年六十四岁。纵观刘锜生平,成名于三十二岁,而主要业绩在四十岁以后,不像东山人所供奉的“猛将”那么年轻。况南宋名将,刘锜在韩、岳之后,名声非韩、岳可比,为何独尊刘锜?关于“猛将”,在王鏊《姑苏志》则载:“猛将名锐,乃锜之弟,尝为先锋,陷敌前”。而《宋史·刘锜传》仅记其侄刘汜,未及其弟。《宋史》所记的刘锐,为端平三年(1236)文洲知府,死于元兵之难,宋理宗诏立庙祭祀。文州即今陕西文县,与吴地没有多大关系,吴地广祀刘锐也是没有理由的。还有载猛将是宋代出使金国,不屈而死的刘鞈,是刘漫堂,是刘宰,等等,说法不一而足,可见“猛将”神究竟是哪位的化身,没有定论。

  关于刘猛将,清顾禄曾作《神弦曲》云:“三农竭脂膏,不惜脱布袴。但愿明神喜,生恐明神怒。借问此何神,尔农独畏怖。农云刘猛将,所司非细故。神怒蝗虫飞,神喜甘雨澍。斯神实有功,田祖同呵护。报赛亦人情,胡为乎中路。灾祥在一心,尔农宁不悟。”顾禄对苏州风俗研究颇深,但从曲中可见,他也没有去细细考据刘猛将究竟是哪路神仙,而仅以“农云刘猛将,所司非细故”一笔带过,在他记述苏州民风的专著《清嘉录》中,有“祭猛将”的记述,但也没有关于刘猛将究竟是谁的考证结论。

  东山抬猛将兴盛之因

  东山的抬猛将风俗为什么会这么盛行呢?当然,首先因为“相传神能驱蝗,天旱祷雨辄应,为福田亩,故今人酬答尤为心愫。”祭祀猛将的活动,顺应了山农们祈求风调雨顺,减少虫害,保蚕花茂盛、果树丰收的心理。以致“三农竭脂膏,不惜脱布袴。”“富家施以钱粟,村民击牲献醴,抬像游街。”才会年年举办隆重的“抬猛将”活动。

  除了上述原因,东山兴盛抬猛将可能还因为东山地处偏僻,是大陆伸入太湖的一个半岛,在清代初年,这里甚至还是湖中的一个岛。进岛,都要从渡村摆渡上岛,交通极为不便。同时由于“钻天洞庭”商帮的苦心经营,东山从商的富户很多,经济比较发达,东山的民宅常常会遭到太湖强盗的洗劫。“猛将会”正是抗击湖盗的一种民间组织,他们通过结会,将东山人团结起来。通过“逛会”来比赛大力士,通过“抢会”来锻炼人们的机智和速度,通过“冲湖嘴”来训练袭击湖滨贼船的方法,而“日帮锣”“夜帮锣”正是当时情况下报警和传递消息的有效方法。如果哪个村发生盗情,只要村上人一鸣锣,各村的猛将会成员立即可以前去支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地抵御了盗匪的恶行。抬猛将活动本身,对湖匪也有一种威慑作用。只要能够达到以上目的,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去细究“猛将”究竟是谁了。

  苏州也有祭祀猛将的习俗,顾禄《清嘉录·祭猛将》条有载:十三日,官“府致祭刘猛将军之辰,游人骈集于吉祥庵,庵中燃铜烛二,大如杯棬,半月始灭,俗呼‘大蜡烛’……国朝雍正十二年,诏有司,岁冬至后第三戊日及正月十三日致祭。”《苏州府志》又载:“刘猛将军庙有五:一在阊门外江村桥西,一在盘门营内,一在横塘,一在洞庭山杨湾。其在中街路宋仙洲巷者,俗称大猛将堂,即吉祥庵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东山的抬猛将被列入保护之列。如今新年里来到东山,常常可见人们穿红着绿、敲锣打鼓、抬着猛将像,一队接一队地穿过街市,行走于各村之间。各村的猛将堂也逐渐修复,参加这一活动是各村村民的自愿行动。沿途居民也簇拥着看热闹,在门口摆出香案,热情地为抬猛将的“勇士们”供应茶水点心。抬猛将这一年俗又开始成为东山新年的一道靓丽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巷庙会▪猛将老爷出巡
东山的寺庙:猛将堂
赵世瑜 | 从田野开始的历史
(20)寻访“沙嶺上天王行宫”的前后(“苏州旅语”之十七)
雨花胜境,登临太湖第二高峰(上)——苏州3日(2)
赵世瑜:历史过程的“折叠”与“拉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