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清华与苏派鸟笼
《苏州日报》
2019-08-31 

  小叶紫檀筑身,金丝扎角,金丝镶嵌,上顶雕以“万”字,下脚嵌以如意,这就是苏州博物馆新收藏的藏品——紫檀金丝鸟笼。这一苏派鸟笼是继“南笼泰斗”颜虎金大师复原“冰梅顶”鸟笼后的又一杰作,创作者是颜老的得意弟子——方清华。

  谈及方清华的经历,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师父颜虎金。颜虎金大师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前半生与鸟笼毫无关系,人力车夫、小商贩、修理工、砖瓦厂工匠,四处奔波,只为讨个生活;直至成家立业,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偶然进入了鸟笼这一行当,最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和不服输的闯劲,在苏派鸟笼这一行当脱颖而出。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颜虎金复原了制作难度极高的“冰梅顶”鸟笼,从此名声大噪,被称为“南笼泰斗”。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段艰苦的奋斗经历,颜老一直很乐于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

  方清华本是黄山脚下歙县的普通农户子弟,为了生活,自己学着编竹鸟笼,再到苏州城售卖。他坦言,当初纯粹是为了能让自己的鸟笼卖一个好价钱,他不断探索以提升自己的技艺:从直角底变成圆角底、从光秃秃的竹编变成雕镂拉花的木编、竹编……一步步走来,他靠双手和顽强的毅力提升了自我。机缘巧合,方清华有幸遇到颜老,拜师学艺,成为颜老的关门弟子。

  鸟笼的制作技艺由来已久,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天津为代表的北派圆形鸟笼和以苏州为代表的南派方形鸟笼。苏派鸟笼以扎线为主要工艺,外形近乎方形,却又下宽上收好似一方印章,故又称“官印笼”。鸟笼的外形又是以所养鸟的种类而定,有绣眼笼、黄腾笼、画眉笼、百灵笼、芙蓉笼等各式各样的笼形。而上文所述“冰梅顶”鸟笼,就是绣眼笼的顶尖工艺。

  苏派鸟笼,历经百年发展,虽曾经被暗行师傅垄断,但所幸有颜老和方清华这样的师徒,得以发扬光大。而方清华正处于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交汇点:既要将古法的鸟笼技艺传承下来,又要为鸟笼技艺在当下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创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方清华说,自己本来只是一个没接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穷小子,为了赚钱养家才干上制作鸟笼的行当,但是当他经历过从一顶鸟笼二十元,到师从颜老后一顶几百上千元之后,他对苏派鸟笼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方清华认为,虽然目前苏派鸟笼可以说发展到一个峰值,但是这样的成就建立在老一辈养鸟爱好者以及手工艺者对古法鸟笼技艺的需求和认可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的年轻人很难接受这样一种手工艺,尤其是养鸟的人越来越少之后,如何传承和发展鸟笼技艺?一直是方清华思考的问题。

  “技艺繁复的鸟笼终究只是部分群体的需求,要想让这门技艺存活下去,不是光靠宣传就行的,必须让它更加贴近生活。而如何贴近生活,我们应该开拓思想,做出改变。”方清华正是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开始做出革新。

  “鸟笼并不是单纯为了养鸟而存在的。”这是方清华一直说的一句话。苏派鸟笼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的诸多技巧都是鸟笼所独有的。于是方清华开始思考,能否将鸟笼技艺与养鸟这两者剥离,将其承载在新的载体上发展。如今,方清华用苏派鸟笼的制作技艺做出了许多小物件:放文具、挂香囊、作吊饰……一件件寻常百姓都用得到的物件,被赋予了苏派鸟笼的独特制作工艺,糅合出一种别样的典雅精巧。

  大胆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方清华强调,古法技艺是一切创作的根本,打好了根基才能创作出有力的作品。因此他在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锤炼打磨自己的传统技艺,而“紫檀金丝鸟笼”被评为2019首届苏州青年手工艺展特等奖作品,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该作品被苏州博物馆收藏,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从一个草根手艺人成长为苏派鸟笼的代表性传承人,方清华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将和同行一道,带领苏派鸟笼飞向更广阔的未来。

  □邓宇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麒麟笼 苏作工
遛鸟赏雀话苏笼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鸟笼(玩具)
龙现代|中国笼具名家作品展,技艺与传统的一次对话
用金银作画的苏州工匠
匠心与仙工——苏州博物馆藏珍玩展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