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拙政园的“头牌花旦”
《姑苏晚报》
2020-06-15 

  洛雪

  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老大”,面积达78亩,水池面积却占了五分之一。尤其是中部,总面积18.5亩,水面面积高达6亩有余,接近三分之一强。拙政园水面广阔,因此,荷花是其不衰的“头牌花旦”,自1996年至今,已举办过二十多届荷花节,而且,荷花的品种繁多,如碗莲、睡莲、粉掌、五星花等等。

  也许是基于广植莲荷的原因,园内与莲荷有关的景点也特别多,譬如芙蓉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等。走进拙政园的坊式大门,遇到的第一个与荷花有关的景点是芙蓉榭,芙蓉即荷花。这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古典园林中的“榭”一般紧靠水边而建,芙蓉榭亦然。八根四方的石柱立于水池,使该建筑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岸边,凌空架于水面。芙蓉榭四周有回廊,三面设美人靠(吴王靠),芙蓉榭为卷棚歇山单体建筑,四角有飞檐高翘,屋内南北窗格图案,东西两边各具落地罩,一圆一方,精美古朴,形成美妙无比的框景。屋内置高约两米的褐色安徽灵璧石,玲珑剔透,十分赏心悦目。榭之西侧,池水开阔,池中植荷,是夏季避暑纳凉赏荷的绝佳之处。

  远香堂位于拙政园的中部,景题取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中句:……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远香堂的匾额为苏州著名书法家张辛稼所书,此建筑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的四面厅。为了便于四面能环赏景致,庭柱移到四周廊下,凝重排列,上复廊檐。四面配置秀丽玲珑的落地玻璃长窗,长窗规格统一整齐,图案美丽,室内陈设雅致可人。

  香洲,也在园林的中部,远香堂之西。香洲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船形建筑。香,泛指荷莲之香,洲即舟。从柳荫路曲的五曲桥南望香洲,实在是太美了,整个船形建筑的线条堪称美轮美奂。一条船包括了五种建筑样式,船头是荷花台,茶室是四方亭,船舱是面水轩,船楼是澄观楼,船尾是野航阁,因此,有人说园林中设置船形建筑,也是有效地增多了建筑的品种,丰富了建筑的内容。整条船的线条柔美绝伦,用陈从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糯。糯,高度代表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特征,陈从周不愧是古典园林建筑的大师,糯,就是柔美似水。最令人叫绝的是,登船的小桥竟然故意不设栏杆,石板一条,仿佛上船的跳板,一步一跃,上船的感觉太妙。

  荷风四面亭与香洲隔池南北相对,这里四面环水,荷花盛放之时,在此可闻随风而来的荷花清香,沁人心脾,真是绝佳的风景点。荷风四面亭缀有一副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寥寥几笔,勾勒出拙政园春夏秋冬的风景特点。这副对联的上联仿照济南大明湖“小沧浪”里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联则是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诗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内容稍做改动,用在此处,恰到好处。   

  留听阁位于拙政园的西部,匾额是清代名家吴大澂所书。这是一座卷棚四面厅结构的建筑,前面有宽阔的露台,可供游客在此赏景和小憩。留听阁的景题之所以与荷花有关,是因为取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气象规律表明,深秋起霜迟缓,必将阴雨不绝。雨锁深宅,不妨以听雨淅沥击打枯荷之声打发光阴。留听阁内存有珍贵的银杏木雕的落地飞罩,刻有松竹梅雀的图案,构图自然,刀法精湛。隔扇裙板上刻有精美的夔龙,据说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驻苏州时的遗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中)
苏州园林——拙政园景点图片介绍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导游词
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
请跟深山樵夫游苏州拙政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