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事摇船出葑门
《姑苏晚报》2020年09月14日 B06版

  项苏农

  一

  葑门坐落于姑苏城东,作为城门之名出现在地方志书,最早见于北宋苏州人朱长文的《(元丰)吴郡图经续记》。他在“门名”条下说到这个名字由来时,先是写道:“曰封门者,取封禺之山以为名。封山,故属吴郡,今在吴兴。”如果他说得不错,似乎名字中含有吴人凭吊吴越争霸的一点历史意味在内。问题是他紧接着却写道:方言谓封“曰葑。葑者,茭土摎结,可以种殖者也。其事或然。”意思是说在吴方言里,封读作葑,葑是指专门用来种植茭白的水田。所以门名曰封门者,也有用物产之地进行指代这种可能。

  稍晚于他的南宋苏州人范成大撰写的《吴郡志》,在“阖闾城”条下,有这么一段记载:门之名,“皆伍子胥所制。东面娄匠二门,西面阊胥二门,南面盘蛇二门,北面齐平二门。唐时八门悉启,刘梦得诗云:二八城门开道路’,许浑诗云:共醉八门‘ ‘回画舸’,今惟启五门。八门吴地记所纪,而不载葑门。”接着他又在“葑门”条下写道:“续经曰:当作封门,取封禺之山以为名,故属吴郡今属吴兴,今但曰葑门。葑门陆路尝塞,范文正公开之,今俗或讹呼富门。”从时间线上来说,封门或称作葑门,或被民间讹呼为富门,另外根据南宋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的记载,当时民间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是“葑门谓之府门”,应当是在吴国被越国灭掉以后才出现的。以范成大引用的唐人两首诗句为证,推断葑门始建的时间应当是在晚唐以后,建成以后的城门陆路,因地处荒僻,人烟稀少,加上部分道路遭到水淹终至堙塞。再次开辟城门通道的时间,应在北宋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在苏州知州任上。这也可以从那些以葑门为内容的诗词中看出来,最早出现的时间都是在宋朝。如叶适的《葑门》、吴文英的《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至于在文章里提到葑门,最早的是元人张元亨的《建灭渡桥记》。

  宋朝时候,喜欢信佛的苏州人,一致公认的亲证亲悟开示之地,是王鏊在《姑苏志》中提到的“醒心亭”。他对此这样描述:“熙宁间曹傃履中所葺,在葑门里,有土阜对峙,水中虽巨浸弗没,号曰浮墩,后避讳改名浮丘。相传此地昔有双松,竦然参天。建炎之难,有溃兵欲伐之,陨石如雨乃止。今放生池即其地也。”可知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有个其人其事已经无考的名叫曹傃的苏州人,出于修行的目的,拿出大把银子,将两座四面环水和葑门城楼遥相对峙的土墩,进行了一番整修,在上面分别建起了两座凉亭,又建起一座放生池。由于这三个露出水面的城楼土墩,整体位置远看恰似心字的三个点,这三个人工构造物从近处看也恰似一个缩小的心字的三个点,再加上游人自己的心,正好暗合佛家所说的“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醒悟三心二意皆是妄想,因此被里人称呼为“醒心亭”。

  此地充满野趣,土墩上面有双松参天又有芳草萋萋。明朝苏州人朱存理,曾在《僦松轩避暑漫兴》诗中赞道:“溪南借我双松树,六月虚堂面水开。

  松下清吟成漫兴,酒边凉雨洗炎埃。”根据《江南通志》,可知醒心亭在清朝雍正年间尚存于世,其址“在元和县葑门内”。

  在这些描写葑门的诗文里,就数宋朝的诗词名家方回写的一首《去姑苏》最为书生多事:双脸“殷红捧玉尊,阳台仿佛见香魂。一生心道苏州好,何事摇船出葑门。”

  二

  最早书面回答“何事摇船出葑门”这个问题的人,是元朝人成廷圭,他曾在晚年避乱于吴中。他在《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诗中写道:“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意思是说,今天一大早,我已经把通行证交给了葑门守城人验看。这次我坐船去的地方很远,要到东面长江入海处的吴淞口走走,看看日出日落,体会一下诗与远方,更重要的是出了葑门,就可以获得人身安全的保障。

  在一片欸乃声中,摇船出葑门,可能是去拜见住在葑门外朱家巷的老儒朱存理。朱存理是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的藏书家、学者、鉴赏家,字性甫,又字性之,号野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被列入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祭祀,其赞语曰:不“求闻达,矢志读书;善谈名理,以德为舆。”生前著作有书画评论集《珊瑚木难》,纂辑有《野航漫录》等书。虽然是布衣出身以教书为业,但当时却以“颇攻诗”而名动吴中。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到朱存理:“在蓧扁王氏教书。王亦吴中名族。野航与主人晚酌罢,主人入内。适月上,野航得句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喜极,发狂大叫。扣扉呼主人起,咏此二句。主人亦大加击节,取酒更酌,至兴尽而罢。”按照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的说法,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朱野航的东家蓧扁王氏听到拍门呼叫声,“举家皇骇,疑是火盗”,因此说朱野航一门心思攻诗,倒也名不虚传。

  摇船出葑门,也可能是去葑门外邢家巷的邢量家。邢量字用理,号蠢斋,也是长洲人,说起来还是朱野航的老师,朱野航为他写有一篇《蠢斋先生传》,记述了他特立独行的一生。邢量学识渊博,著有《蠢斋集》,尤其精通方技,平时就以为人占卜谋生,由于算卦极准,所以在吴中一带很有名气。明朝吴肃公在《明语林》中说他“居葑门,独处不娶,以卜自隐。每作一二卦,即闭肆,不与人接”。意思是他独自居住在葑门城外,而且终身未娶妻,每天为人至多只算两卦,两卦过后就是给再多钱也不算了。《明史》记载他“祚数挟册就质疑,往往至暮”,为了做学问,一天到晚关起门来痴迷读书。因此那些家中有事的人,想要求得一卦,如果去晚了,就会吃闭门羹。关于他的事,明代吴宽的《家藏集》中收有《书隐者邢用理遗文后》一文,记载得最为详细。

  摇船出葑门,很有可能会看到民国初年王亨彦在《普陀洛迦新志》中写的场景。说明朝有一个法号无能的和尚,“在姑苏葑门内,创构青松庵。时以一舟往来,收浮尸瘗之。”无能和尚经常驾驶一叶扁舟,往来于葑门城内外的水面上,打捞那些漂在河面上的无名浮尸,好让死者早日入土为安。

  摇船出葑门,极有可能是明人程敏政在《虎头记》中写的那种情况——请药纷纷出葑门。酒香不怕巷子深,葑门这个地方,住有不少姑苏名医,病人拿了这些郎中先生开的药方,急忙就近出葑门去抓药。例如明人陆灿在《庚巳编》中曾经记载:乡人顾谦淳吉,弘治二年五月得伤寒疾,延医“官杜祥疗治,七日转加瞀眩。夜梦一老人曰:‘尔为杜生所误,不速更医则当死。’谦请所更者,曰:‘葑门刘宗序甚佳。’惊悟,亟迎之,服其药,病稍稍减。”清代苏州名医唐笠山在《吴医汇讲》中也讲了一个类似故事:又庚戌冬,南营高姓女,两足指忽“青黑紫烂,不知痛痒,渐延至跗胫踝间,请治于外科多人,有云脱疽者,有云落脚伤寒者,并有推为冤业症者,咸称不治,及邀葑门陆凤翼视之,云:‘此不成为病,止服温通气血之剂,外用腊槽煎洗,不数日可愈’,果如其言。”。

  在暮秋之际摇船出葑门,还有一种可能是携盆往葑门外搜取蟋蟀,直至薄夜方归。清人袁枚在《子不语》中写道,苏州于姓者,好斗蟋蟀,每秋“暮,携盆往葑门外搜取,薄夜方归。”有一次他在葑门外抓好蟋蟀回来时,因为城门已闭无法回家。正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化身成“青衣”的两个人形“勾魂鬼”,于是演出了一则苏版聊斋故事。

  三

  从民俗方面来看,一年当中摇船出葑门,首先是为了一睹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盛况,这是苏州全民狂欢的民俗节日。有个佚名的明朝人,在《崇祯记闻录》中提到这么一件事:端午节,龙舟多至“二十六只。五月朔日,齐集葑门外黄石桥,参观音大士,以后每日抚院工部总镇迭为宾主,共观竞渡为乐。”

  黄石桥又名葑溪二堰桥,位于葑门塘入金鸡湖口处。这应是在金鸡湖举行端午龙舟赛的最早文字记载。生活在清朝乾隆时期的徐朗斋,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端午那天的盛景:赤日当天驻“火轮,龙船旗帜一时新。东家女笑西家女,桥上人看桥下人。”

  一年中再次摇船出葑门,那是为了庆贺六月廿四的荷花生日。明人袁宏道著有《袁中郎全集》,卷十四收有他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担任吴县知县期间所写的吴中地方掌故与民俗风情。在“荷花荡”条下,他这样写道:荷花荡在葑门外,“每年六月廿四日,游人冣盛,畵舫云集,渔刀小艇,顾觅一空。远方游客,至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蚁旋山厈上者。”

  所谓荷花荡,即是苏人口中的黄天荡,因荡里夏天长满荷花,故有此别名。明人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一书中,收录了一首打油诗:苏人三件大奇“事,六月荷花二十四,中秋无月虎丘山,重阳有雨治平寺。”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进一步补充道:“吴俗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士女出游。”接着他引用好友徐朗斋为描写出游盛况而作的几首《竹枝词》,其中有“荷花风前暑气收,荷花荡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与妾船开并头”,又有“葑门城门门绕湖,湖光一片白模糊。荷花生日年年去,若问荷花半朵无”。因写了“让他三尺又何妨”从而成就“六尺巷”故事的清人张英,也在《吴门竹枝词二十首》中写道:“六月葑门河两岸,红妆队里画船随。荷花生日人争看,借问何人见一枝。”

  可以想见,在明清江南承平时候,苏州人对这两个日子是多么看重。倾城而出葑门的男女老少,常常导致葑门塘一船难求,大多数市民,包括那些慕名而来的远方游人,只能在堤岸上观赏游玩。

  只是好景不常在,据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的记载,至少在清代道光年间,划龙船”已转移到““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晚清苏州人袁学澜在《荷诞日葑门荷花荡观荷并序》中写道:今世异时移,游客皆舣舟虎阜山“浜,以应观荷佳节。”说的是在太平天国战火后,葑门城外一带的民房桥梁,包括地标性建筑黄石桥,大多被战火毁坏,以致往日游人如织,去荷花荡观荷纳凉的盛景难再现,苏州人此时已经有虎丘山塘这个观荷新去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河十景之盘门
触摸苏州之门
旧时,苏州人为何如此崇拜蛇?
苏州,有门儿
吴门烟水 | 曹正文
姑苏雪 | 吴地巍峨一盘门,水路曲屈贯古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