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雕漆有传人
《姑苏晚报》2021年09月13日 B04版

本报记者 杨海石 摄影报道

漆器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先秦时期就达到它的第一个高峰,唐代镶嵌技艺、元代雕漆技艺则分别是漆器大类中这两项工艺的巅峰时刻。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其中与苏州有历史渊源的雕漆工艺面临断层,有些制作技艺已经失传。

1990年出生的盛骁涛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早年留学芬兰。多年在欧洲学习、工作的经历,竟触发了他回国投身苏州雕漆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事业。

盛骁涛回国学习雕漆技艺是一个“冲动”的决定。没有基础,他就从零开始;没有老师,他就找到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拜师学艺。由于新绛县保留的剔犀技艺与苏州雕漆技艺一脉相承,不仅保留了传统古法雕漆技艺,还沿用着古法制漆和髹漆工艺。他认为,要复兴雕漆这门手艺,就应当严格遵循古法制漆、髹漆技艺,还原原汁原味的苏式雕漆,而这些在苏州已经形成断层,很多技法已无迹可寻。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盛骁涛剔犀漆艺逐渐得到圈内的认可。2019年作为吴中区非遗代表,盛骁涛参加了在法国尼斯举办的“中法文化论坛”。其间,盛骁涛认识了同样是作为吴中区非遗核雕代表参会的钟苑,经过几次交流,两人决定共同投身苏州雕漆技艺。

盛骁涛和钟苑在原有雕漆剔犀技艺上又学习恢复了剔红技艺。剔红技艺类似于在光滑漆器表面雕刻图案,这需要非常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娴熟的雕刻手法。盛骁涛和钟苑两人分工,盛骁涛负责研究漆胎,包括材质选择,还原传统大漆的配方,上漆颜色及上漆厚度等问题,而钟苑则负责图案的设计及雕刻。从已制成品来说,基本恢复了苏州雕漆剔红技艺的“糯”味,然而他们的目标绝不是恢复,而是在传承上创新。

盛骁涛、钟苑他们更偏爱做实用器皿。盛骁涛告诉记者:“制作一件漆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一件雕漆成品至少要刷涂100-200层漆,一层漆刷完直到干燥后才能刷第二层,完成一件作品要耗费一年时间。我不希望花费这么多精力制作的漆器总是被放在博古架上供人参观,更希望漆器能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因为漆器自古以来就是生活器皿。”因此,在制作漆器时,盛骁涛他们会制作符合当代审美的生活用器,其中以茶杯最受欢迎。

钟苑也向记者表示,下一步他们要重点开发采用雕漆剔红技艺制作的首饰盒,通过这一物件让更多的市民可以了解苏州雕漆技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坂本五郎与宋代漆器
手工雕漆缠枝牡丹富贵茶叶罐 北京雕漆是什么材质
道在器中-雕漆篇
你为什么收藏古代漆器?
中国漆器,震撼世界的美!
北京雕漆工艺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