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2626个理论解读之九十六

本文约1400字,阅读约需7分钟

自Teece和Pisan于1994年在《Thedynamic capability of firm: An Introduction》一文中提出动态能力以来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的范围从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扩大到动态能力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简单概括。

01

动态能力的内涵



学者们对动态能力的内涵存在着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1. 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Teece 等(1997) 认为在全球市场上的胜利者是这样一类企业: 具有有效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及时、快速与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了识别作为优势源泉的企业特殊能力的范围,解释竞争和资源的结合是怎样被利用、发展和保护的,Teece(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 理论来强调开发那些企业现有的和外部存在的能够应付不断变化环境的企业特殊能力。Teece(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是在动态环境下,挖掘竞争优势新来源的一种逐渐显现出来和潜在的综合理论。Teece(1997)认为“动态”指的是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企业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以此来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因此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 是更新企业能力的能力。

2. 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Kathleen (1998) 认为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的常规惯例或者流程。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重新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及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

3. 动态能力是一种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Subba和Narasimha(2001)借鉴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即免疫系统具有一种识别多种抗原多样性并在需要时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从而使人体有能力应对生物环境, 提出动态能力是产生多样化的业务的知识特性。知识的有用性来源于头脑的抽象能力,抽象能力帮助人们融会贯通。也就是知识具有跨越时空转移的特性。这样,产生多样化的能力和知识是一致的。动态能力帮助公司具有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动态环境。

4.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者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的能力! 董俊武、黄江圳和陈震红(2004)认为,能力可以被作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能够改变能力的能力的背后是技术知识。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

动态能力概念汇总,来源:文档大全

02

动态能力的特征


1. 不同的环境下动态能力的特征不同。Kathleen (2000) 等学者认为在一般动态市场中动态能力的特征是复杂的。有效的动态能力依赖于现存的知识,可以促进流程的可预见性。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动态能力的特征是简单,简单的常规惯例使经理们广泛关注重要的问题,而不是将自己锁定在具体行为或过去的经验的运用之中,这有利于迅速地做出决策以适应环境。学习机制和获得经验的速度引导动态能力的进化。Kathleen(2000)的这种观点隐含了一个命题,即动态能力在不同的环境特征下其作用特征不同。

2. 动态能力特征与核心能力相似,并具有开拓性。黄江圳和谭力文(2002)认为动态能力在特征上与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如企业的动态能力也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等特征。但动态能力理论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动态能力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因为倾向于以具有强烈路径依赖的经验性学识为基础的再生性动力,并不能改变能力中的惯性,动态能力只有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才能克服能力中的惯性。

● 声明:本文摘自李兴旺和王迎军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

EMSS管理思想践行学会 

创造属于中国的世界级管理理论,造福于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管理实践,帮助企业实现愿景,打破国界,拓展企业发展极限,实现无国界管理。

通过研究中国及欧洲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内在机制,结合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国的古老智慧与文化,总结实践经验,凝聚学术精华,推动交流创新,传播优秀成果,从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构建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

觉得文章还不错?点赞+再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来自于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道、术、势管理的精髓
以企业能力建设引领单位高质量发展
如何构建科学的管理思维体系
如何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