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谈 】十岁CAE的背后,那些你看见的和未曾看见的

以上两段音频来自北京某小学广播电台播音员,一位叫Lucy的十岁女孩,现在五年级。英文音频是她背诵美国国家地理出版的Keynote第4级别中的文章的两段。你能相信这是几乎没有上过外教课、没有国外学习生活过的孩子吗?

以下是Lucy的一些考试经历:

  • 2019年4月,小托福885分(满分900分);

  • 2019年5月,FCE优秀;

  • 2019年11月, CAE通过。

11月底CAE成绩出来,我得到群里娃Lucy通过的消息,于是约请Lucy妈妈进行采访。我准备了十几个问题请其帮忙回答。Lucy妈妈说周末比较忙,等到周一给我发了问题回复的留言。说实话,第一遍看到这些回答,我内心并没有强烈的冲击感,因为我发现在讲述中,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借助机构上路的,这和我们之前采访的大部分原版娃情况似乎不同。

但在整理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细节问题,于是又拉住Lucy妈妈深挖。挖到最后,我发现了Lucy和妈妈在课后的阅读和付出同样功不可没,高效学习的思路让我越发敬佩。

Lucy的成绩以及机构学习的路径,似乎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蕴藏着更多的是妈妈和孩子的努力、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拼搏,以及强大的外力借势思维。

现在的采访稿是综合了第一遍采访、第二遍随访、群记录整理而成。文章很长,但强烈建议大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1. 小麦:娃几岁开始启蒙? 

Lucy妈妈:启蒙阶段,也就是报班之前,其实我们家里没有正式进行。大概三岁两个月的时候进了双语幼儿园,有外教,但每天也就能陪孩子两个小时,教什么也不是很清楚,可能主要就是陪玩,有的时候稍微聊两句,早上到幼儿园,外教会给他们讲15分钟英文故事,有时候能听懂,有时候听不懂。但是从启蒙角度来讲,我觉得孩子发音是比较不错的,应该是受外教的影响。

那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抓的这么早,我们在家没有做太多的工作,孩子在幼儿园听一些小童谣,回家之后有时候能跟我简单地说那么两句,有时候自己说。

2. 小麦:后来报了什么班?用的什么教材? 

Lucy妈妈:正式报班是从学前班,不到六岁才开始的,报的是MGS,其实是属于托福体系的一个培训班。从三级别直接上的。机构给了教材和配套的音频,包括适合小朋友听的英文歌曲,这些我觉得对她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小麦补充:为避免广告嫌疑,这里机构名称使用缩写,MGS属于某方旗下少儿英语品牌,由某方与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 Hill也就是Wonders教材的出版商)联合打造。

在那学了四年的时间,从学前班到三年级。低阶用的是美国Waterford Early Learning教材,是绘本的形式,我们从3学到5级别。

Waterford Early Learning封面示例,机构版是合作版本。

每次课上一本绘本,有精读,有泛读。后来老师觉得学的还不错,就建议我们跳过六级,直接七级别。这时属于高阶,用的是SRA Flex Literacy阅读教材(McGraw Hill出版)。现在这家机构的高阶好像已经更改了教材,使用的是Oxford Discover

SRA Flex Literacy

内页示例

教材类似于国外语文课的内容,文章比较长,有一些传记类的,比如奥巴马、米歇尔、海伦凯勒,还有一些科学类,包括百慕大三角,趣味百科类的长文章,一篇大概有四页A4纸。这是阅读部分。

语法部分是给了一套新东方出的小托福的书,有词汇和语言形式、阅读、听力几部分。当时对于当时八岁的孩子来讲,难度还是挺大的,错的也比较多。

 

我们上的课,并没有像有些机构上来就讲很多语法、通过灌输式的讲课来讲,而更多的是侧重于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哪怕是科普小文章,也是以故事的形式来呈现,趣味性不错。很多时候老师会讲一些小故事,配合绘本,有时会发些彩纸,让他们贴一贴,做手工、画图,自己写一些话去总结,都是以这种形式讲课文,所以前期打的阅读基础比较好。

考完PET,四年级去了某思未来小组(最高班型)上了一年,学的剑桥教材Complete B2级别(对应FCE)和 GOLD B2 First这两本书。

(GOLD这本书是培生集团出版的,内容也很详尽,包含了听说读写、Use of English语用、Grammar、词汇七大模块,市面上很难买到,小麦花了很大力气找到了珍贵的电子资源,而且是最新版哦!可按文末方式下载)

现在某思国际二级快班。用的教材是KeynoteGreat Writing

3. 小麦:什么时候开始自主阅读的?

Lucy妈妈:自主阅读应该是六岁几个月的时候。最开始读,其实是因为机构为学员提供借书机会,每周3本。当时他们那最好的就是牛津阅读树,我无意中在书架抽了一本,正好是牛津阅读树里边一个穿越的神奇钥匙的故事。我看了之后很喜欢,就随机给孩子借了三本。

然后就推荐给孩子,我说这个情节好玩,她就开始看。我发现她读的特别快,15分钟左右就能把三本看完。当时是从四五级别开始借的,最高到九级。后来每次我们到了机构,孩子就主动去找这个书,因为在那就不需要借,所以很快我们就把牛津树整个读完了。

4.小麦: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孩子直接就可以读牛四牛五了?!好像去机构才几个月,幼儿园也没有教阅读。

 Lucy妈妈:去机构4-5个月之后。因为机构3-5级别的教材都是绘本的形式,精读教材练习语法、拼读,泛读教阅读思路、拓展词汇。

泛读别人都不当回事,基本上都读不下来,我们背的滚瓜烂熟,所以慢慢差距就出来了。学过的所有课文,不管精读泛读统统背。慢慢学的多了,每一个学期学完,假期我就把那几十本书抱她面前,全部背完一遍基本要2个多小时。孩子小,那会比较听话也比较好管。

下面材料是孩子刚学拼读时我留存的。

大概到二年级的时候,老师直接让孩子读《哈利波特》,上课时候也会看相应的电影。老师布置每周阅读任务,比如说一周几页,甚至是挑出一些段落让孩子们录音,需要再发给老师。老师通常是针对阅读的这几页提出两到三个问题,让孩子们去回答。因为要录音,所以还是要好好读的。我们就让孩子反复的去听这个音频,然后再自己录音。

当时第一次读哈利波特是还是很困难的。因为第一本蓝思指数也是900L左右了,难度还是挺大的,生词比较多。我印象中读第一页的时候,花了3个多小时,反复听音频反复读,终于能完整的读下来,并且读的特别特别顺。录出来发给老师的时候,老师都惊讶了,没有想到孩子能读出这样的效果来。

三年级的时候,MGS又开了一个线上青少阅读课,带着读《夏洛的网》、《爱丽丝梦游仙境》、《彼得潘》、《欧亨利》等,都是选出来的书目。老师很多时候用的中文更多一些,但虽然是中文,老师给讲了那种情感之后,貌似孩子一下子就开窍了。

比如《小王子》,我们曾经看过电影,其实当初也太看懂这个电影好在哪里,后来老师带读的篇目里有《小王子》,老师给解读完之后,从情感上、文章整体反映的寓意上,终于明白了这本小说,体会到它的妙处,然后孩子就真的爱上了阅读。

 

后边的阅读就比较自由了,比如《猫武士》、《随风飘来的玛丽阿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霍比特人》,《傲慢与偏见》看了三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也喜欢。包括现在自己在看《人类简史》。

5. 小麦:平均每天英语投入多少时间?听多久?阅读多久?

Lucy妈妈:老师每周会发一个托福词汇要求背诵,每天要背完单词,然后老师留的作业,还有一些相应的练习和背诵,再去读一读书,做做练习。基本上加起来,怎么也少不过一个半小时。

6. 小麦:Non-fiction类的都读了哪些?有没有用过练习册?

Lucy妈妈:在考FCE之前,RAZ我们读到了Z,从G开始的大概断断续续用了两年时间。另外nonfiction阅读类的练习册用过两套,Evan-Moor出版的Nonfiction Reading Practice和学乐的Hi-Lo Nonfiction Passages for Struggling Readers。(文末有资源下载)

还有一些杂志,比如蟋蟀系列、美国国家地理,孩子也一直在读。

7. 小麦:写作是如何练习的?

Lucy妈妈:以前经常会自己写英语日记,在书包里有一个专门的英语日记本。每天在学校可能有一点点的自由时间,就会拿出这个本子来写一些自己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没有太多技巧上的约束,就是练笔。有时写中文日记,有时写英文日记。

机构的英文写作作业是每三周一篇。

8.小麦:有上过外教课吗?口语以什么方式练习的?

Lucy妈妈:我们没有外教课的。在MGS的时候,最开始好像是一个月有一次外教课,慢慢到二三年级就特别少了。最多也就是练一下口语,而且外教换得比较勤,MGS送过几次线上外教课,一次课30分钟,网络不稳定,所以可能一次只能练十多分钟。后面就再也没有上过。口语我个人觉得是多听原音,现在资源这么多,听得多了,多跟原音读,多读多背课文就好了。我们没有再去单独的找外教去练口语。

孩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了很多自己的兴趣,比如听、唱英文歌,喜欢看英文电影。印象最深的是看阿甘,反复看、反复看,最后把台词基本都背下来了,每次听着背景音乐她能把当事人的台词提前给说出来。所以小朋友们有很多奇妙的“功能”,需要我们去发现。

9.小麦: 语文和数学成绩如何?都是如何学习的?有课外班吗?

Lucy妈妈:我们目前数学是在某思的创A(小麦补充:某思高端班型,仅低于集训队,该机构集训队在全北京一个年级是几十人的规模),语文是在它的创新。

数学上的比较早,语文是三年级开始上的。数学是从三年级升的创新班,刚开始上创新班挺痛苦的。三年级那一年,孩子做多少题,我就做多少题,慢慢地陪下来。这一年之后,情况不断的在好转,到四年级就好一些。但还是觉得挺累的,孩子自己挺努力的。

到目前为止在班里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各大杯赛都取消了,期末机构也不让考,老师觉得太缺乏考试了,所以每次开课先考试,让孩子们练一练,算是突如其来的考试。从孩子每次的成绩来看,还是不错的,第一次错了一道题,成绩是第二,第二次考试是排第一。

她的特点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拔高题不太行,如果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做的比较稳。因为孩子属于勤奋认真的那种,但不属于智商高的。

10. 小麦: 奥数只跟了一个某思?除了课后作业,还刷别的题吗?比如高思导引?

Lucy妈妈:只上了一个,没刷题,主要没时间。三年级那一年极其痛苦,孩子作业都是很紧张的才能做完。我跟着拼了一年,长了很多白头发。

四年级好转一些,但上半年还是一周的作业勉强完成,再后面难度越来越大我明显跟不上节奏,都是她自己独立完成,速度比以前也提高不少。

高思导引我倒是买过,因为没时间做,全新,太浪费,以后就没买了。

11. 小麦: 现在很多牛娃同时上几个机构班,你是如何考虑的?

Lucy妈妈:我不追难题。把基本的概念理解好,底层例题理解好才是关键,才能加难度。至于机构数量,我觉得一个能学透学精足矣。数学更是听思维听方法,而不是具体例题怎么解。孩子听例题,我听思想思维。

小麦:向你学习,我已经很久没有进过奥数教室了。

Lucy妈妈:其实我现在听课,具体的那些例题怎么做,我也不听,也听不懂,但是我会看,看她上课的习惯。比如说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在不断的重复:“抬头,抬头”,老师开始讲题的时候,孩子很多时候会执着于自己想做出那个例题,一直不肯抬头,我就更多的是关注于她的习惯。

包括老师讲的一些东西,孩子跟大人关注的点是不一样。孩子关注的是具体知识点,而父母应该关注的是思维、方法和应用。官方一点就是说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去听课,而不是只从单个知识点。

领悟老师的深层思想告诉孩子,以及如何更好的应用,孩子的学习效果会加倍凸显。各科我们都是这样学的。

母女合作的笔记,Lucy(上)和妈妈(下)

比如:在课后,作为家长,课前测的错点有看吗?孩子是哪个方面薄弱?课后采取什么措施改进?笔记记得怎么样?老师讲的内容都理解了吗?如何和孩子交流发现问题?作业都有保质保量做吗?抽查一下就知道。

12. 小麦:你get到的这些点,回去还会再讲给孩子吗?

Lucy妈妈:一般不主动讲,我会根据她作业中反应出来的问题意识到她哪里有问题,再去和她沟通。

有时候我会主动提问,我理解困难或者开始走入误区的问题,听听她是怎么理解的。

觉得没必要把老师的再讲一遍,不如让她上课认真听讲。一旦上课她不认真听,我会及时把她揪出来,哪怕是强迫,因为一周就三个小时跟着老师上,要把三个小时充分利用起来。

之前的聊天中,Lucy妈妈跟我说过她是全职妈妈。此刻,小麦对她全职之前的工作背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因为她抓的点对于提高效率都极其到位。我猜测和工作背景有关。

13.小麦:您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有孩子以后开始全职的吗?

Lucy妈妈: 我最开始软件开发工程师,后来测试、配置管理都做,最后做质量经理。这期间也兼做过人事工作。她学前班我才全职的。之前一直上班,因为经常跟着项目加班或者封闭开发根本不大管她。

小麦:我觉得你分享的这个思维管理模式特别受益,可能跟之前的工作经历也有关系。

Lucy妈妈:你太强大啦!竟然分析出和我之前工作有关系。的确是的,我感觉把软件项目管理的思想用在管娃学习上还是很好使的。

把CMMI中的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问题管理等综合利用起来,过程抓的好的项目,结果一定不会差。包括决策分析,每个方面的理论都支撑着这个体系。客户、领导对我的认可,其实不是我技术多好,更多的是对我责任心和负责的态度的认可。

科普:什么是CMMI?转自网络:

CMMI其实一种认证、评估,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共同开发和研制的,其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126446/article/details/90200309

14. 小麦:语文课外学过哪些内容?

Lucy妈妈:从一年级开始背各种散文、诗经、古诗、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背诵主要是国学的内容。三年级开始背诵大学、中庸、孟子,四年级开始论语。

文章开头的音频是孩子背诵语文课外班课文。

15. 小麦:除了校内作业,语数英三科每天在家要花多长时间?

Lucy妈妈:数学英语差不多都是1小时,语文也就40分钟吧。语文主要是阅读。

16. 小麦:除了知识类的,课外兴趣班还有哪些?有乐器学习吗?

Lucy妈妈:课外兴趣班原来是挺多的,学校合唱团、古琴、京剧、古筝、素描、书法都学过。到了这学期,基本上课时都用完了,从十月份开始课外班就都停了,没有再上。

最近,区排球队也被教练选上了。

17. 小麦: 孩子的兴趣还是很广的,事情这么多,日常时间安排如何?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表吗?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

Lucy妈妈:兴趣班我们日常选的都是离家近的,路程远的都排在周末。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表,主要是我帮她做时间管理,会根据孩子状态,临时调整每天的工作,比如今天回来状态差一些,她自己会说我比较困,比较累,那么我可能会让她先睡上一个小时,精神状态调整的比较好了,再安排学习、校内作业这些。如果今天校内作业特别多,那么相应的我马上就会把课外作业减少,等校内作业不是特别多的时候,课外作业就抓紧时间补上。

时间管理就是帮她进行拆分,每天都要把数学,英语,语文做一部分,而不是今天学数学,明天学语文,后天学英语。就是每天把所有的任务综合下来,然后拆分。就像数学每周作业有30多个题吧,拆到每天完成多少个。

我自己原来是做软件管理,到这个质量管理,经常用WBS,就是把任务分解成小块,应该怎么去完成。到了周末查漏补缺,哪些还没有做,到课前完成,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时间管理。

科普:什么是WBS?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创建WBS是把项目工作按阶段可交付成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WBS表格示例

18. 小麦:专门的CAE备考花了多久?

Lucy妈妈:就考前一周看了看真题,听力完全没做,作文写了一篇。因为学校各种活动,忙不过来,加上课外班作业又多。所以导致听力和写作分数相对低。

19. 小麦: 接下来的英语学习有什么规划?

Lucy妈妈:英语接下来的学习,我想的是继续积累吧。反正是CAE考完了,小托福也考完了,积累一段时间,明年秋天应该会出托福成绩,看看这个成绩怎么样,包括试一试CPE。接下来的任务就主要以积累为主,多在习惯上更好培养,比如读书如何更好的做批注,听新闻如何能理解地更好。

其实最开始让孩子学英语,也没想过对校内成绩有多大帮助,校外考什么样的证书。最初的希望就是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脱口而出,口语能够很好的表达,听说毫无障碍,书、杂志啊,没有障碍地去阅读。

更多地希望是成为孩子的一个习惯,成为帮助她的一个工具,就是打开看世界的一扇窗,在英语的世界里,完成中文里没有的那些知识。

因为确实很多优秀的儿童作品,都是英文的。翻译过来之后我觉得总是缺少了那么点儿味道,所以我更希望她能够去看原版东西。如果阅读的一本书,既有英文原版,又有国内翻译版,很多时候我就会让她先去读原版的。读完原版的之后,愿意看中文版,再去看。我不希望因为中文的首先输入,影响对英文版的理解和体会。

至此,采访就告一段落了。我不敢说哪个人路径是100%正确的,也不是让大家100%效仿,但Lucy妈妈确实是做到把外力(机构、校内)的效果发挥到300%的实例,光是认真陪课、听课到现在这一点,就足以让我等手机党老母亲汗颜。

以下,再放几条Lucy妈妈的理念金句,作为总结,作为致谢!

1.  我和孩子爸水平不行,只好借助老师,然后自己多用心,多付出,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  课外机构和老师是线索,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摸出更多知识。

3.  我的原则就是要做就认真做,不需要考虑结果,如果不认真做就不要做。

4.  小学至少是拼家长,有了好习惯后面就顺了。

5.  树立小目标,实现之后鼓励,慢慢他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就极大的激发他的进取心。

6.  课外班除了学习知识,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开阔眼界,孩子和家长的眼界。知道同龄的孩子有多牛,如何牛,人家的父母在干啥。

7.  孩子的错题背后都有原因,不是一个“马虎”就可以解释的。

采访和整理花费了Lucy妈妈和我3-4天的时间,目的就是更深的挖掘牛娃背后的故事并分享给大家,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收到了很多的温暖、感动和激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会孩子自己学习(转)
一个平凡妈妈每一天的坚持,成就的是孩子不平凡的未来!
案例:孩子是这样厌恶学习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如何培养出学霸孩子?送你8个秘诀
一年级︱育儿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