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庐江东门夏氏续修宗谱序
安徽庐江东门夏氏(泰一)续修宗谱序
(2015-10-07 13:53:23)
标签: 文化
夏氏
人口
总人口
泰一
分类: 岁月留痕
文/夏朝晖
水流万里思源远,树高千尺念根深。寻根溯源,乃人类秉承之天性;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之美德。
溯我夏氏,源远流多。或说源于夏朝国号,或说源于先祖名字,或说源于帝王赐姓,或说源于官职称谓,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夏氏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夏禹王,距今已有四千余年。
夏氏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河南、安徽一带。秦汉时期,夏氏除继续在河南繁衍外,已经向河北、安徽等地播散,主要的迁移方向是东南的江浙皖地区。到了晋朝,夏氏已经是浙江的望族,最著名的郡望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到了唐宋时期,夏氏已遍布于长江流域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奠定了今天的夏氏分布框架。清初,夏氏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夏氏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七十六位。夏氏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夏氏总人口的19.5%。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河南、浙江这四省,这四省的夏氏大约占全国夏氏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陕西,这三省的夏氏又集中了夏氏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以东南赣浙皖、西北晋秦、中原豫鄂为中心的三块夏氏聚集区。
明朝时期,夏氏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6%,为明朝第五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夏氏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600年中夏氏人口纯增长率为130%,净增加了24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这三省夏氏大约占夏氏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安徽、湖北、四川、山东,这四省的夏氏又集中了22%。江苏为夏氏第一大省,占夏氏总人口的33%。宋元明期间,夏氏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部地区迁移,西北地区夏氏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苏、浙、赣为中心的夏氏人口聚集区,夏氏人口重心由中原向东南漂移。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夏氏人口约468万,为全国第55位大姓,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39%。从明朝至今600年,夏氏人口由43万增到468万,增长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夏氏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 000年中,夏氏人口的增加率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夏氏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贵州、湖北、上海,这五省市又集中了28%。江苏为当代夏氏第一大省,居住了夏氏总人口的15.4%,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夏氏分布面。在最近600年期间,夏氏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朝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东强劲的回迁,东南地区虽然仍为夏氏的中心地,但人口比重已经比顶峰时期减少了40%。
据夏氏宗谱记载,煜公为迁庐之始祖。《明史》列传第二十三记载:“夏煜,字允中。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有俊才,工诗。辟为中书省博士。婺州平,调浙东分省,两使方国珍,咸称旨。太祖征陈友谅,儒臣惟刘基与煜侍……”煜公曾与刘基一起起草朱元璋征讨陈友谅檄文。洪武初年总制浙东诸府,以伺察搏击为事。后因躲避朱元璋迫害,辞官隐居岫山(今庐江县泥河镇曙光村夏家大墩)。煜公有一子三孙,长孙泰一系我族先祖。
煜公以降,终明一代,我夏氏子孙多荣膺显达,苑翰蝉联,冠华炳蔚,不可尽述。或七世或五世同居,照耀宗谱近三百年。然国无百年而不衰,家无百世而犹显,至清廷中叶,我族开始逐渐式微。近两百余年来,虽春秋交替,朝代更迭,所幸我族忠信之家风未改,子孙或纵马于塞北,或牧牛于江南,或官居于庙堂之上,或退隐于泉林之下,流布四方,代代相衍,薪传火继,人文鼎盛,仍不乏代有英才。
我族谱始修于明神宗年间,曾在清顺治甲午年(1654年)、康熙戊寅年(1698年)、乾隆壬戊年(1742年)、嘉庆戊午年(1798年)、道光戊子年(1828年)、同治辛未年(1871年)、民国七年(1918年),七次续谱,最近一次居今已近百年。自1918年以来,中华民族命途多舛,乱治更替,由于战乱、动荡等历史原因,夏氏族谱一度失修,已逾五代人未入家谱,很多族人生卒年份及其墓葬情况不详,如再延误,会使谱系脱节,亦让后辈长幼失序,亲疏不明。故此,重修族谱,尤为必要且迫在眉睫。
所幸族中不乏有识之士,在二十三世孙小艾等人牵头下,几经酝酿与周折,我族人终于在2011年底召开了第一次宣传发动会议,从而启动了夏氏(泰一)续谱建祠的浩瀚工程。自2012年1月起,历时3年多,我夏氏族人勠力同心,四处奔波,八方努力,历经千辛万苦,迄至2015年9月,已登记入册人口为      多人,至此,夏氏(泰一)续谱工程方告一段落。
此次续谱旨意如下:一是溯源浚流,加强宗亲联系;二是秉承祖训,重振我族家声;三是积淀懿范,昭示后辈来者。
期间,……等出谋划策,……等鼎力资助,……等辛勤付出,……等支持帮助,凡尽力者,在此一并铭谢。
岁月沧桑,朝代更迭,肇建于康熙年间的夏氏(泰一)宗祠,民国39年即被占用,并被更名为“庐江大戏院”,新中国建国后亦未归还夏族后人,我族续谱建祠理事会虽多次向政府提出归还旧址及房产申请,怎奈无果而终。新祠的选址、筹建大业,尚需广大族人进一步群策群力,以期早日落成。
欣逢治世,政通人和,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夏氏族人要谨记祖训,修身治家,为重现家族辉煌励精图治,为振兴中华伟业奋发有为。
第二十四世孙朝晖敬撰
公元二〇一五年十月六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姓起源
潘姓人口分布,潘家人速看!
韩姓的起源
冯姓
了不起的李氏
徐姓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