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丹县霍城镇劳务带头人夏学元
人物:记山丹县霍城镇劳务带头人夏学元
来源: 张掖日报  作者:   2005-02-03 10:27  编辑: default
务工经商领头雁
———记山丹县霍城镇劳务带头人夏学元
本报记者 黄建胜
1月19日,刚刚回乡的山丹县霍城镇劳务带头人夏学元,被他所在的西关村党员、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这位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大显身手的劳务致富能人,赢得了本村群众的高度信赖和充分肯定。
现年46岁的夏学元是山丹县霍城镇西关村人,1978年,高中毕业的夏学元当了一名乡聘教师,一干就是7年。但当改革开放的强音迅速响遍了山乡内外时,他毅然于1985年辞去了“公差”,经营个体工商业,他在诚实守信、遵守商业规则的同时,时常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教育事业捐款捐物。1989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捐资助学,造福桑梓”奖牌。等他富了之后,看到家乡的青壮年整天无事可做闲逛时,1994年又改行组队带领家乡十几名劳力出外创业,先后承揽了新疆、青海格尔木几项铁路零星工程。出门在外搞劳务输出的创业历程,使夏学元积淀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1995年初,他筹集了20万元钱,带领本村70多个弟兄,又踏上了开办石棉矿的征途。先后承包了阿克塞县多沟坝、民主乡企业公司回收山和主矿的开采工程。夏学元始终坚持“从管理要效益、以信誉创市场”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并以自已踏踏实实的商务行为拓展了市场,赢得了客户。同时,他拿出钱来改善企业生产生活环境,为企业劳务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工作、居住、饮食、娱乐等条件,进一步激励了他们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劳务创收热情。至2004年底,他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年产石棉1.5万吨、产值2600多万元的石棉开采大矿,每年有200多名家乡群众从这里创收300多万元。就霍城镇西关村的群众而言,跟着夏学元等人出外劳务的年纯收入已超过1600元,占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2002年,夏学元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矿山规模的不断扩大,每次回家,他都邀请村社干部和党员到家里攀谈,仔细聆听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尽自己所能为村上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出钱出力。每年在他矿上务工的群众多半是西关村的百姓,年人均工资都在1万元以上,从未拖欠过。2000年起,夏学元冬天回乡,总是要到镇敬老院去两趟,向敬老院内孤苦伶仃的老人们送衣送药送食品,春节前后还要给每位老人一个“红包”。西关村贫困户杨成国的老伴是残疾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他的两个儿子20多岁了还没娶媳妇。夏学元听说以后,拿出钱来慰问老杨一家,并主动提出带杨成国的儿子杨积林、杨富林外出搞劳务。不到3年时间,老杨的两位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并盖起了新房。村里这家娶媳妇差几千元,那家建房缺了资金,靠夏学元支持的少说也有30多户,他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从来没有打过推辞,事后人家不来还钱也再不过问。这些年来,夏学元先后捐资维修西关小学校舍、支持焉支山旅游景点建设,已为家乡的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出资近40万元,凝聚了他对家乡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同时,他以带领更多家乡劳力外出创富路为己任,继续实践着他的先锋之路。夏学元说:“一人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是我的心愿。”
干群携手奔富路山丹县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吕少锋赵峰
虽然时值2013年“三九”,寒意正浓,但山丹县霍城镇西关村的集镇上却每天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商铺饭馆里顾客络绎不绝,生意甚是红火;买了新车庆贺的鞭炮声也不时响起,热闹的景象处处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提起西关村的巨大变化,就不得不提起该村党支部书记夏学元及村两委一班人。
党员身先士卒凝心聚力发展
五年前的西关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贫困面高达57%。为转变落后的现状,在新一届的村委班子选举中,致富能人霍城镇阿克塞石棉矿矿长夏学元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夏学元上任伊始,就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社员家中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征求乡亲们对本村的发展建议。经过多次群众讨论,该村将发展新农村建设作为该村将来5年的奋斗目标。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借中央新农村建设强劲东风,村“两委”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交申请,将西关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此,西关村经济社会事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实施项目建设。西关村新农村规划建设群众住房230户,户均220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科学规划,配套厨房、围墙等附属工程。拆除原西关市场南楼和霍城影剧院后,在原址修建商贸住宅楼两栋,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问题,并提供住房70套。同时,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对村庄道路进行绿化,栽植松树300棵,绿化主街道1.6公里,硬化通社道路6公里。
为了引导村民培养环境卫生意识,村党支部制定村规民约,积极利用宣传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共道德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农村党建、村民自治、人口与计划生育、务工常识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群众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调整产业结构搭建致富平台
为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西关村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引导发展运输业。四年来,全村先后有50多户群众购买了运输车。在县农牧部门的具体指导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关村立足本村实际,修建养殖小区2个,新建暖棚圈舍30座,组织群众发展肉牛和肉羊养殖,发展养殖户56户。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组织家庭散养户学习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解决管理技术难题。村两委班子成员与村民积极协商沟通,建设了2000多亩的大麦、小麦连片种植示范基地和1800亩的油菜连片示范基地。
同时,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已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为主要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就业技能,实现转移和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村持有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各类技术培训合格证的166人,持有张掖市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合格证的12人,持钢筋工、瓦工、电焊工等技术证的20人,农民科技指导员1人,劳动力持证率达到15.7%,累计参加各类培训的人员达到了2000多人次。同时,通过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在村致富能人夏学元、陈希虎、陈三让、车文斗等人的带领下,大力开展劳务输转,全村每年有8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赴新疆、敦煌、青海等地务工。同时,在回乡创业能人陈鹏、吴天珍等能人带动下,近200人就近就地务工,西关村劳务工作稳步向前推进。2011年1月,西关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基层工作先进单位”。
风暖生机旺,雨润丰收景。在两委班子的带领和全村人的齐心协力配合下,西关村新农村建设、产业开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元以上,率先在全镇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任务。
作者:吕少锋 赵峰
春风染得丹山绿:山丹县发展劳务经济巡礼
2006-4-3 10:08:12    来源:张掖日报
编前语: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全市重大典型的宣传力度,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市委宣传部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协调省、市、县(区)新闻媒体,采取三级联动宣传的方式对山丹县发展劳务经济、临泽县生态文明新村建设、高台县合黎乡发展特色产业的典型经验和甘肃黑河水电开发公司董事长朱兴杰抓项目促发展的典型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报道。近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协调张掖日报、张掖电视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农民报和山丹县委 报道组、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组成采访组,对获得“创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称号的山丹县的经验进行了联合采访,本报从今天开始,在“供销杯”建设新农村栏目中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相信山丹县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对全市搞好劳务输出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有所启示。
焉支山下春风浩荡,山丹河畔劳务潮涌。
春分刚过,地处祁连山浅山区的山丹县已到春播的高潮。放眼这块蕴育着无限希望与充满活力的热土,处处机声隆隆,满目安定和谐。在草长莺飞的三月,记者来到这里探寻劳务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时时处处真切感受到红红火火的劳务输出,如春风春雨给这片土地带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盘点山丹的劳务经济,会得出一组惊人的数据,是它诠释着山丹人用劳务这把威力无比的金钥匙,打开了通向富裕的大门。
在山丹采访劳务工作,人们耳熟能详、谈论最多是梁廷辉、张有龙、周世贵、陈永琳、夏学元、陈希虎、吴治国、吴玉柱等这些由昔日身无分文的泥腿子打工起家,如今已是身价千万的致富能人。如果说,2001年,张有龙作为“全国创业之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还是该县乃至全市爆炸性新闻的话,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目前山丹县已涌现出全国的创业之星5人、全省的创业之星8人,一个县获这一殊荣的人数之集中,并且无一例外的全是外出务工创业的农民,这在全省绝无仅有。在全省堪称奇迹的还有,山丹农民现拥有过亿元资产的冒尖大户已有二、三户,有上千万资产的达到50多户、百万元以上的有510户、10万元以上有6300户,占到全县农户总户数的近七分之一。该县位奇镇的芦堡村、陈户乡的范营村、东乐乡的靖安村,都是全市乃至全省响当当的富裕村,其中芦堡村有“座骑”的农民占到该村农户的60%,仅桑塔纳、别克、广本等高档小轿车就有40多辆。这三个村的劳务收入最低也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就全县而言,去年该县输出劳务7.44万人,占全县总劳力的86.5%,拿回劳务收入2.26亿元。家家都有人长期外出务工,户户都在搞种田劳工“两头开花”。劳务收入已占到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四成,劳务输出已名副其实的成为山丹农民旱涝保收的“铁秆庄稼”,成为他们投入最低、见效最快、收益最大的“当家产业”,成为该县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最务实的举措、最有效的招数。基于山丹劳务输出取得的突出成绩,最近,该县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创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之一。
记者感言: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在山丹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千真万确的实事。不论穷村也好,富村也罢,在山丹的村村寨寨往往是瓷砖贴面的砖瓦房与低矮的茅草房形成鲜明对比。不用问,条件好的农户肯定是外出务工起步早的,条件差的也肯定是在务工上收入少的。
回顾山丹的劳务输出,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条件严酷的贫困村,靠劳务输出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她的发展变化是山丹劳务经济由弱到强的一个生动缩影。
山丹县干旱缺水,是全省18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县区之一。全县人均保灌面积不足2亩,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山丹的一些乡村一直是全市比较贫苦的地方。
当时的芦堡村就是全市有名的贫困村,农民种的是望天田,咽得是野菜汤,十有九户断粮没钱。穷则思变。1978年5月,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郭家诚,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偷偷地组织村里的闲散劳力去青海的花土沟搞集体副业,当年把村里一个劳动工日1毛钱的收入一下破天荒提到1元,这让习惯于辛苦劳作一年只能分到几十元钱的村民喜出望外。此举是我市劳务输出的第一步,是全市劳务经济发展中破冰开航的开山之举。此后,芦堡村集体经营的工副业一年一个台阶,他们上青海、走新疆,到处摸门路、找活路,先后办起了两个砖厂、两个亚麻厂,还组建过运输队、建筑队,搞劳务的村民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村里的年劳务收入也由最初的十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0万元。仅村里的3个村办企业就吸纳拖家带口不能外出的女劳力300多人。靠村里每年百十万元的集体收入,该村早在1984年就开通了进村的油路,1987年架通了入户自来水,1991年完成了农网改造,1994年全村绝大多数农户就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现在还被作为小康房示范推广的高标准住宅。劳务鼓起芦堡人的钱袋子。芦堡村的富有,令全市的一些靠“种”、“养”、“加”致富的专业村难望其项背,“芦堡模式”令参观者络绎不绝。早在7年前,时任行署专员的田宝忠就多次在芦堡视察调研时指出,芦堡的经验关键是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铺下了一个强村富民的好摊子、打出了一个治穷致富的好班子。在芦堡的影响带动下,靖安等一些不安现状的村班子、部分不甘于贫困的山丹农民纷纷到花土沟青海油田、阿克赛石棉矿淘金。现在已是家缠万贯的陈永琳说,那时出门打工不论哪里条件都很艰苦,睡的是地窝子、啃的是窝窝头、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出门不豁出个死字、干活不豁出个苦字、挣钱不豁出个赔字就出不了门。这和现在外出务工有专车专机送、工钱有劳动部门保简直有天壤之别。
记者感言:何以致富,唯有出去。只不过山丹农民昔与今出去的形式和心情迥然不同。过去是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把为了祈望吃饱肚子的农民逼出去;如今是为了小康生活,政府把农民有组织地输出去。
探究山丹劳务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认识县情、抓住机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是贯穿山丹劳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红线。
有人说,因为山丹穷,所以山丹的劳务搞得红。此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失之偏颇。如果说,严酷的自然条件是山丹劳务兴起的初始动力的话,那么政府的推动才是山丹劳务经济发展壮大的真正主导力量。起步较早的山丹劳务输出虽说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但直到1988年县上成立劳务办之前,该县的劳务输出基本上处于自发、分散、零星、无序、季节性输转的状态,这是山丹劳务的起步阶段。劳务办成立之后,该县也只是把劳务输出作为“农业不足付业补”的一种方式,部分纳入了政府的自觉管理,该县各级党政组织才开始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进行组织和引导。但直到2004年以前,县乡干部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精力还都盯在土地上。这是山丹劳务的发展阶段。2004年,省、市委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决策后,让致力于苦苦寻找破解“三农”难题抓手的该县领导感觉像是“瞌睡遇上了枕头”。该县县委书记方维军深有感触地说,没有省、市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这一重大决策,山丹的劳务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大项目、最大的产业、最大的工程来抓,使山丹的劳务经济如沐春风,从此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有了输出的意愿和氛围,还得有抓输出的手段和措施。为了做大劳务输出这一强县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该县先后实施了“一二三四五”战略:一是推行劳务输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甘当“劳务司令”,群团组织、涉农部门、组织人事、工商税收愿做劳务输出的“娘家人”,乡村干部纷纷充当起“劳务大使”,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为全县的劳务能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尽责出力。去年,县劳务办上下衔接、内外沟通,发布用工信息上万条;由四大班子带队的21个劳务小分队走东出西,开拓劳务基地35个、解决务工难题上百个、看望慰问务工人员3000多人。同时,该县还选派53名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各劳务基地挂职,给务工人员壮胆撑腰,随时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乡镇、部门举办各类输出人员培训班160期、培训2.9万人。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既全力组织离乡离土的输转,又扶持引导就近的见缝插针式的兼业输转;既坚持向西部的输转,又力促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既坚持向国内的转移,又看重向国外的转移,该县的一批劳务能人种菜种到了俄罗斯,挖管道挖到了哈萨克斯坦;既注重体力型的劳务输出,又侧重技能型的劳务输出。三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工作平台,县有劳务办、乡镇有劳务站、村有劳务组,甚至有的社建起了劳务联络点,全县有劳务工作人员400多名,劳务工作信息联络员1200多名。与此同时,该县还统筹上下左右,建立健全了输转前的培训、输转中的服务、输转后的维权3个组织,真正形成了全县劳务输出的强大合力。四是全力实施四个引导。在山丹,凡人流量大的路边、人口集中的村镇,宣传劳务输出的标语零零总总、铺天盖地,读来朗朗上口,令人过目难忘;每天电视里劳务输出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使舆论引导做到了有声有色。先后出台了加强劳务工作的《意见》、强化劳务管理的《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使政策引导做到了有理有据。经常组织外出务工成功典型、返乡创业人员巡回演讲、现身说法,举办务工人员联谊会、座谈会,连续两年为外出务工人员举行壮行仪式,演绎出“书记、县长五送农民工”、“乡妹子坐飞机去务工”等一个个动人花絮,使典型引导做到了有板有眼。县妇联组织实施“双千家政人才培训工程”,争取到省上扶持贫困地区妇女输出培训专项经费3.8万元,向北京、广州输送女工800名;团县委结合实施“青年创业者工程”,先后组织1500多名青年团员到上虞、番禺务工;组织部在组织开展“外出务工党员带头”等党性实践活动中,先后在敦煌石棉集团、阿克赛红柳矿区、张家港天霸纺织厂等大大小小的劳务基地设立了1个党总支、17个支部、20个临时党小组,让党员充当劳务工作的宣传员、联系员、调解员、领航员,这样使组织引导做到了有的放矢。五是为外出务工人员统一办理证件、统一补助路费、统一补助培训食宿费、统一特困补助、统一担保贷款,建立起了劳务输出的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仅去年,该县直接用于劳务输出的资金多达150万元。正如该县县长王海峰说,政府推、服务促、能人带、基地稳、维权护、组织引、培训强、解困扶,使山丹的劳务输出逐步完成了由季节型向长年型、由游击型向军团型、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箭头型”向“米字型”、由打工型向职业型的提高与转变。山丹劳务工作业绩堪佳、劳务收入令人刮目。2004年该县创建的20个劳务基地、输出的6万劳力、带回的1.6亿元收入,分别是1990年的4倍、5.5倍和15倍,而去年与上年相比仅仅一年时间,劳务基地增加35个、输出人员增加了1.4万、劳务收入增加了6000万元。
记者感言:在山丹,无论走到哪,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烈谈论的都是劳务输出,干部群众都夸劳务输出好。干部说,抓劳务输出真正抓到了促农增收的点子上,地还是那些地,水还是那些水,农民的收入却翻了几番;群众说,挣别处的钱,干自己的事,这条创收的路,真是开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点击山丹劳务输出的焦点,就不能不关注“山丹军团”、“石棉大王”、“建筑之星”、“联合舰队”、“能人带动”、“返乡创业”、“反哺农业”等一批关键词,是他们在山丹的劳务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得意之笔。
没有稳固的劳务基地,就不可能成建制、大规模的输出劳务。2003年以前,山丹去新疆摘棉花的劳务人员,多半是亲与亲、邻与邻自发结伴而行。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尽管山丹摘棉工吃苦、随和,但往往却进得是烂脏地、摘得是二茬棉。从2003年开始,县乡派驻专职干部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每年成建制向该基地输送劳务4000多人,加之组织管理到位、雇工吃苦耐劳、雇主讲究信誉,山丹摘棉工不但一年年巩固和扩大了摘棉基地,涌现出一批“拾花能手”和“摘棉状元”,而且还实现了季节型输出向长期型输出的转变。至目前,在3年中累计输出的1万多务工人员中,已有7000多人在安家落户,成了名副其实的“山丹军团”。
被称为“石棉大王”的陈户乡寺沟村的梁廷辉、陈户村的周世贵、范营村的陈永琳、西门村的吴治国、霍城镇西关村的夏学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都为生计所迫,带领一帮兄弟“走西口”,风餐露宿,与茫茫戈壁相伴10余年,历经创业的艰辛,不但在阿克赛强者如林的石棉开采行业立住了脚,而且一个个都成了拥有资产过千万元的“务工能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该县先后在阿克赛建起20多家石棉矿。目前,全国石棉的年产量是40万吨,几乎垄断阿克赛石棉开采市场的山丹老板就生产了20万吨,占据中国石棉市场半壁江山,称他们为“石棉大王”一点不假。在他们的石棉矿,每年可吸纳近万名本乡本土劳务人员在此务工,年创劳务收入过亿元,尤其是他们所在的村,村民们在矿上务工挣回的钱,足足可占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位奇镇芦堡村的张有龙、大马营乡的石文南、霍城镇西关村的陈希虎这些大名鼎鼎的“建筑之星”,过去都是干过小工、当过瓦工、木工白手起家的“泥腿子”。现任山丹建筑公司副总经理的张有龙,如今到底有多少家底人们不得而知,但他目前在青海格尔木、花土沟等地有建筑工程队30多家,每年本县劳务人员在他的公司实现的劳务收入达到了3000多万元。现拥有12个施工队的石文南,靠诚信、拼搏,从承接过境的输油输气管线工程入手,几年时间,把承揽的工程从嘉峪关、敦煌拓展到青海格尔木、花土沟,又拓展到新疆哈密、鄯善,以及河北廊坊、四川绵阳、山东济南,甚至拓展到哈萨克斯坦,年实现产值3200万元,他每年带领本地2000多名民工外出务工,人均年最低工资都在8000元以上。
“能人带动”,是山丹劳务超常规发展的秘密武器;依托能人扩大劳务基地是山丹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杀手锏,能人和基地是山丹县、乡、村抓劳务输出手里的宝。为了抓能人、稳固基地、扩大输出,早在10年前山丹就实施劳务输出能人带动战略。一方面县上在村级班子建设中,充分让这些“双强型”干部进班子,让“老板给群众当家”。该县陈户乡多半数村子支书、主任就由陈永琳、吴治国这样的能人担任。在他们的带领下,不但这些村的劳务输出年年有进步、村民收入年年上台阶,就连乡上长期外出务工的人员,也在这些能人带动下,多年稳定在6000多人。去年全乡人均纯收入中有60%来自劳务输出,该乡的经济实力排名也由过去全县的倒数上升到现在的前三名。另一方面,该乡依托建筑、石棉企业组建起建筑劳务总公司和石棉劳务集团,让梁廷辉、张有龙这样的能人担任公司的经理或副总经理,支部的书记或副书记,让松散的劳务输出变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劳务“联合舰队”。而这些有实力的“联合舰队”又靠敢打硬拼,在阿克赛、格木尔、青藏线打出了山丹劳务的响亮品牌。目前,在“联合舰队”的旗帜下,该县在外地的劳务队已发展到98个,有各类劳务企业75家,稳定的有规模的劳务基地达到55家,遍布全国30个省区。这不包括近两年来,该县致富能人回乡创业,投资5000多万元新上的10多个项目、兴办的8个企业。这些项目、企业为3000多名城镇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务工就业搭建了平台。“外出挣了票子,回乡办了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就是对这种情景的生动描述。
记者感言: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山丹劳务输出的最大亮点是能人多带动。而山丹县各级党政组织对劳务能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务实举措的确令人敬佩,这无疑成为该县劳务经济规模迅速扩张、领域快速延伸的助推器。
聆听山丹劳务输出的回声,不仅仅是一个钱字了得。从小处说,农民外出务工,经过谋生的历练、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从大处说,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减少了人地矛盾、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实现了工副业反哺农业。
50多年前,国际友人艾黎、何克之所以在山丹办厂设学,就是因为感其封闭落后。事实上,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在山丹一些边远的乡村,“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思想也还根深蒂固。去年5月,该县东乐乡小寨村村主任任秉理,磨破嘴、跑断腿,全村的女孩子就是一个都不愿也不敢到广州务工。没有办法,任秉理只好让自己的两个女儿放弃手中的活,带队与本村的8个姑娘去广州千茹电子有限公司务工。结果那里的条件出乎她们意料的好。在她们的带动下,一批又一批的本村姑娘,走出家门到那里务工,现在已有120多人。该村不少家长异口同声地表示,姑娘出去没几天却像变了个人,变得大方了、体贴大人了,也讲卫生了。这也许是因走出去而使素质得到提高的一个生动事例。
今年春种,该县在家留守耕作的大多是老人和有家庭拖累的妇女。为了减轻留守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春种的进度,今年山丹的农机市场格外红火。陈户乡西门村在春播前一下崭崭新新地购进了40辆小四轮拖拉机。村主任陈吉忠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群众通过劳务输出手里有了钱,另一方面主要是有了机器帮工,就免除了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该村春种秋收各环节的主要农活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全县的农机化率也达到了70%。
陈户乡范营村地多水少,过去有不少耕地因缺水而逐年撂荒,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苦于没钱打井。经过多年抓劳务输出,现在该村已是全县冒尖的富裕村。去年,手里有了钱的该村群众亩均集资500元、户均集资800元打井两眼,使1000多亩弃耕地复耕。五社的刘金宝5口人新增耕地8亩,他和老伴在家种地、儿子在外打工、儿媳在村上开铺子,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3万元。无独有偶,该乡芦堡村郭家洼子的弃耕地,这几年已被以务工哺农的村民全部打井复耕,户均增地4亩多。
在山丹采访,常常有令人想不到的新鲜事。陈户乡岸头村四社的侯龙、侯虎兄弟俩,原来哥哥侯龙的日子比侯虎过得强,原因是家里的老人在侯虎屋里,自然弟弟的负担比哥哥的重。侯龙在7年前住上砖瓦房的时侯,侯虎住的还是茅草房。这几年兄弟俩的日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因是侯虎家里有老人照顾,两口子都可以外出务工,收入自然比侯龙一人外出务工强。2004年,侯虎修建了一座比哥哥的房子更漂亮的砖瓦房。过去往往被晚辈视为负担的老人,如今也成为劳务经济中的“香饽饽”。张有龙投资600万元建起全县最大的综合超市、周世贵投资400万元修建焉支山旅游景点、陈永琳投资2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建起全市最大的村级集贸市场、吴治国投资3万元给新河中心中学办起“希望书库”,近3年,先后有1.8万多名务工致富的农民在城里买房,成了农转非。总之,山丹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走活了“三农”工作一盘棋。
记者感言:在山丹,上上下下对发展劳务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是明确的,采取的措施是务实的,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产生的联动效应是持久的。该县生动的实践说明,谁牵住了发展劳务经济这个“牛鼻子”,谁就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本报记者  阎仲   陈文宝   赵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日笔记(4月22日)地名和错读
古长城之甘肃山丹县
世界上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山丹军马场
山丹旱年记 ·寻雨(6)|阵地日记
石棉矿,抹不掉的记忆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美景之山丹长城【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