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山河流

《张掖大辞典》(初稿·自然地理1)
自然地理1
【张掖地理位置】张掖位于东经97°12′~102 °12′,北纬37 °28′~40°00′之间,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东屏焉支山(古亦称胭脂山、燕支山,今称大黄山)与武威市和金昌市为邻,西沿走廊与酒泉市和嘉峪关市相望,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和祁连县接壤,北靠龙首山、合黎山,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毗连。东西长约46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总面积4.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占河西走廊总面积的14.82%。在总面积中:耕地占5.1%,林地占7.1%,草地占52%,水域占0.9%,交通道路占1.5%,城乡建设和居住用地占1%,高山秃岭、盐碱苇塘、裸土荒滩、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地占32.4%。
【张掖地形】辖境自南向北分为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合黎山山地三大地形区。南部祁连山地海拔3500~5564米,面积占全区的50%。山体雄伟高大,群峰巍峨,山脉连绵,沟谷纵横。海拔4800米以上终年积雪,且有冰川;4300米以下林丰草茂,广布大片原始森林和天然牧场。中部走廊平原海拔1260~2500米,面积占全区的38.4%。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开阔平坦,土地肥沃,为主要绿洲农业区。北部合黎山系海拔1600~3000米,面积占全区的116%。山势大部低矮,南陡北缓,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南部山地祁连山俗称南山,是我国主要山脉之一。古匈奴呼天为“祁连”,因此得名。祁连山西接阿尔金山,东南接西秦岭,走向南东——北西,绵延千余公里。境内祁连山为中段和东段的一部分,长440公里,南北宽约20~75公里,面积24501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593%。整个山系由几条大体平行的山脉组成,山、谷相间。主要地貌类型有高山、中低山和山间盆地。
【高山区】主要分布在肃南、民乐和山丹县境内,面积1404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0%。祁连山共有72峰,分布境内、由东向西的主要山峰有:冷龙岭,海拔5254米 ;锦羊岭,海拔4353米;老君山,海拔4453米;野牛山,海拔4612米;鸡心山,海拔4454米;扎科山,海拔4825米;柴达诺山,海拔4764米;分水梁,海拔4145米;素珠链峰,海拔5564米;班赛尔山,海拔5329米;镜铁山,海拔5205米;狼豺沟垴,海拔4479米;陶勒南山,海拔5148米;疏勒山,海拔4942米。素珠链峰是祁连山的最高峰,位于酒泉市东南60公里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阴坡海拔4500米以上,阳坡海拔4800米以上山峰终年积雪。海拔4000米以上,分布有冰川是本区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也是河西走廊地表水资源的主要产流区,犹如“天然水库”,是河西走廊灌溉农业之本。阴坡在海拔3800米以上、阳坡在海拔4000米以上,为长年冻土区。冻土厚一般30~50米,最厚可达150米以上。山体形态:阳坡陡峻,植被稀少;阴坡较缓,植被较密。海拔2800米以下,以草甸植物为主;海拔2800~3200米之间,以青海云杉林和灌木丛为主;海拔3200~3800米之间,以灌木丛为主;海拔38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植物分布区。横亘南部的高山陡峭雄伟,山间峡谷纵横交错。俯视谷野,碧波浩渺、山岛竦峙、景观壮丽。当今,祁连山雪线悄然上升,黑河上游山区林线已明显后移,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20.4%,减少到12.3%。
【中低山区】主要指榆木山、东、西牛毛山、大黄山、九条岭及盖掌大坂地区和祁连山前山地带,总面积为76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8.6%。主要分布在张掖市和肃南、高台、民乐、山丹县境。前山带海拔一般为2000~3800米,最高可达4300米。九条岭地区海拔一般为2000~3000米,最高为3150米。盖掌大坂一带海拔一般为2300~3400米,最高为3910米。榆木山一带海拔一般为1900~3000米,最高为3138.8米。东、西牛毛山一带海拔一般为2100~3200米,最高为3487米。大黄山一带海拔一般为2500~3500米,最高为3978米。中低山域以浅低山和中山为主,及局部的浅低山和高丘陵组成。浅低山围绕中山分布,山势高峻,山体绵延,峰高林密,适宜林牧业生产,也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美好环境。在海拔3000 ~3200米之间,普遍发育有一期夷平面。如张掖南平顶山和肃南的牛心墩山就是祁连山区最古老的一期夷平面。中低山区沟谷切割深度一般为300~600米,水系切割最深地段可达800~1000米。中低山区海拔一般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森林和灌木丛多数已被破坏,当代现存天然森林面积2177平方公里,由乔木、灌木和疏林地组成。这些可贵的林区是河西走廊水资源的主要涵养区。
【山间盆地】在历次造山运动影响下,南部山区以褶皱断裂上升和断块沉陷形成冷龙岭——走廊南山、陶勒山和陶勒南山三大复背斜隆起带和黑河——珠龙关断陷谷地、陶勒河断陷盆地和皇城河流谷地。境内山间盆地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7%。诸盆地气候温凉,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
【黑河——珠龙关盆地】位于黑河、洪水坝河、珠龙关河上游,面积154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7%,海拔3480~4145米。南部由陶勒山山前断裂沉降,北部由走廊南山山前断裂沉降后经黑河、洪水坝河、珠龙关河冲涮、移动堆积而成。谷地东部宽阔平坦,以10‰的坡度向东倾斜;中部成楔形,东端开阔,西端收敛,以11‰的坡度向西倾斜;西部狭窄,宽约2~4公里,以10.7‰的坡度向西倾斜。谷地内第四系厚50~150米,由卵砾石和亚砂土组成。由于谷地地势海拔较高,降水较多,气候阴凉,多数地区属于长年冻土区,夏季融冻形成高山沼泽。谷地水源充足,牧草丰茂,土沃川泻,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讨勒河谷地】位于讨勒河上游,面积93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海拔3400~3800米。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4~20公里,基底为下古生界变质岩,第四系厚一般为300~500米,最厚达1000米以上,由砂砾卵石、亚砂土及冰水湖积物组成。谷地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以3‰的坡度由东向西倾斜。在高大的陶勒南山上升影响下,谷地南侧山前地带形成坡度陡峻的洪积扇裙带,以17‰的坡度向北倾斜。谷地内气候阴凉湿润,降水较多,溪流密布,泉水和湖沼多处分布,土肥草丰,灌木丛生,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皇城河流冲积谷地】位于东大河中游,面积29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0.7%。海拔2620~3200米,是斜河和石桥河在皇城以南地区交汇形成的河流冲积三角洲。盆地第四系厚30~100米,由砂砾卵石及亚砂土组成。地势平坦,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形以5‰的坡度向北倾斜。气候温凉湿润,降水较多,水源充足,牧草丛生,为兴牧佳地。中部绿洲平原为张掖的主要农业区。海拔1284~2500米,面积114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7%。由张掖盆地、马营盆地和盆地南北两侧山前洪冲积戈壁平原、洪积细土平原、冲积细土绿洲平原组成,并以1.4‰的地形坡度由东向西垂降。绿洲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温差变化大,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为全区发展农、林、牧、渔诸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山前冲洪积戈壁平原】主要分布在张掖盆地南部祁连山前的石岗墩、柴岗墩、甘浚堡和龙首山前、榆木山前及红崖子、元山子一带。面积51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2.5%。由暂时性洪水和间歇性河流形成的山前洪积扇和黑河、梨园河、山丹河、马营河等较大河流出祁连山后形成的Ⅳ—Ⅶ级阶地构成。海拔1450~2200米,相对高差100米左右。北部龙首山山前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一般为58‰~57‰,最小为10.5‰,由北向南倾斜。戈壁表面被洪水冲刷形成2~3米的沟槽。南部祁连山前地形坡度变化不大,自南而北以8‰~12‰的坡度向河床方向倾斜。表面大部分被戈壁砾卵石覆盖,仅在倪家营、甘浚堡和新坝、红崖子一带表面分布有薄层亚砂土。较大河流的河谷阶地形态,在河流出山口一带为箱形,两岸直立而陡峻,但河床区平坦宽阔,河床宽一般300~500米,河岸高差自南而北逐渐降低,一般为30~50米,最高可达150米左右,最低不足1米,戈壁平原前缘在纵横交错的人工渠系影响下,微地貌更加复杂,许多大型人工渠系在长期水流作用下,与天然沟谷区别不大。戈壁平原区,因夏季山区暂时性洪水浇灌,生长有稀疏的耐旱植物,呈现一片荒漠草原景象,可进行季节性放牧。表面为薄层亚砂土分布区,多数已开垦为农田,成为绿洲。
【山前洪积细土平原】分布在山丹马营盆地和民乐地区,海拔2550~3050米,以23‰的地形坡度向北倾斜,面积12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山前洪积细土平原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凉湿润,降水丰富,植被茂密,杂草丛生,是优良军马主要培育基地之一。由于气候凉爽湿润,适宜油菜籽生长,是甘肃省主要油料生产基地。每到夏秋之际,油菜花盛开,披黄抹绿,一片金海;蝶舞蜂喧,万芳竞秀。
【走廊冲积细土绿洲平原】主要分布在黑河流域的张掖、临泽、高台和肃南县的明花区等地。面积505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2.2%,海拔1300~1600米。细土绿洲平原由河流冲积的Ⅰ—Ⅲ级河谷阶地组成,Ⅰ级阶地高出河床0.5~1.5米,Ⅱ级阶地高出河床3~5米,Ⅲ级阶地高出河床15~20米。地表物质由冲积和湖积的亚砂土、亚粘土及粉细砂组成。Ⅰ—Ⅱ级阶地分布于山丹河、黑河、梨园河河谷两岸,地势平坦,以2‰~3‰的地形坡度向河槽方向倾斜,其上生长有稀疏而矮小的灌木丛。河床两侧地下水大量溢出和河流变迁改道,形成较多面积不大的小型湖泊和沼泽,并生长有大量喜水和水生植物,如芦苇等。由于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生产,其中乌江大米盛名远扬。在地下水浅埋区,形成许多湖泊和池塘,具有发展渔业的广阔前景。Ⅲ级阶地分布在冲积细土绿洲平原广大地区,地势平坦,以2‰~5‰的地形坡度向河床方向倾斜。地表物为冲积的亚砂土、亚粘土和粉细砂,并经长期耕作改良,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引流灌溉条件优越,为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北部山地包括龙首山及合黎山,统称走廊北山。面积约539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3%。是张掖地区免受北部风沙侵袭的天然屏障。
【龙首山山地】此为中高山地,位于山丹县北部。海拔一般为2700~3000米,最高3633米,最低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800~1000米,最大可达1600米。面积8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1%。山体由震旦系及石炭系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及花岗岩等组成。加里东运动使该区褶皱隆起成山,后经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形成高大山体,尤其受喜玛拉雅运动的影响,使山势更加陡峻,形成以构造侵蚀为主的断块上升的中高山地形。地层遭受多次构造变动,北西向断裂构造严格控制山体走向。沟谷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多“V”字型沟谷和障谷、岩坎和跌水。花岗岩及混合岩分布区,因球状分化,山顶多为馒头形。气候干旱,植被分布受地势海拔高度影响很明显。海拔2900米以上为高山森林景观,有青海云杉、山柳等乔灌林木24.7平方公里;海拔2900米以下,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呈现以草木植物为主的荒漠景貌。
【合黎山山地】位于张掖、临泽、高台县北部地区。海拔2084~1800米之间,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最低正义峡,海拔1800米,面积451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0.9%。合黎山山地由剥蚀低山、丘陵和山前高平原组成。低山区由黑山、盘头山、大青山等组成,山体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及海西期花岗岩构成,沿北西方向延伸。震旦纪早期的晋宁运动使合黎山隆起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遭受强烈风化剥蚀,基岩裸露,呈现童山秃岭,一片岩漠景观。由于大风的长期剥蚀,岩石表面均覆盖一层黑色沙漠漆。步入山区,仿佛进入了一处黑色的世界。山地海拔一般为1600~1800米,相对高差200~250米。大青山海拔2084米,黑山海拔1814米,盘头山海拔1769米。丘陵地带分布在平易、北大山、杨台山及小孤山等地。由古生界变质岩、加里东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白垩系和第三系砂岩、泥岩、砾岩等组成。第四纪以来,在内外应力作用下,形成梯状高平原和丘陵地形。海拔一般为1400~1800米,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山顶平坦,山脊圆滑,山坡平缓。沟谷切割深度60~100米,宽200~500米,为箱型谷,两岸阶地发育。受干旱气候影响,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呈岩漠和砾漠景象。山前高平原主要分布在临泽、高台北部的正北山、方架山和石泉子等地。山前高平原海拔一般为1400~1500米左右,高于河西走廊100~250米。合黎山区的低山和丘陵区岩石经内外应力长期作用和风化,由暂时性洪水搬运,在山前地带堆积而成。地势平坦,由北向南倾斜。表面为洪积和坡洪积的含砾砂及含砾亚砂土、砂砾石组成。长期在风力吹扬作用下,细粒物质被风搬运,砾石遗弃地表,呈现表面坚硬,下部松软的砾漠景致,故称软戈壁。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稀疏,沙丘和丛草沙堆遍布。
【沙漠】辖区沙漠面积184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5%。其中山丹县57平方公里,占沙漠面积的3.1%;民乐县113平方公里,占6.1%;张掖市235平方公里,占12.7%;临泽县279平方公里,占15.1%;高台县683平方公里,占37.1%;肃南县479平方公里,占25.9%。区内沙漠形态繁杂,常见的有新月形沙丘、垅岗状沙丘和丛草沙丘。
【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石岗墩、红沙窝、明花滩、盘头山以北地区。沙丘相对高差20~30米,两侧不对称,迎风坡缓,约5°~15°;背风坡陡,通常32°~34°,宽30~40米,长300~500米。新月形沙丘数个相连,形成沙链,呈南西—北东方向排列。流动性大,随风移动,给农作物和道路造成极大危害。
【垅岗状沙丘】主要分布在朝元寺以东,西城驿、小鸭—蓼泉、明花滩及北山慕少墚等地区。沙丘垂直风向延伸,并常有弯曲,其间亦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垅岗状沙丘迎风面坡度为15°左右,  背风面坡度为20°~30°,横断面不对称,纵断面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差一般为30米左右,最高可达50~60米以上。
【丛草沙丘】主要分布在古寨堡—五泉林扬、鸭暖—蓼泉、板桥—平川、明花滩及芨芨台子等地。丛草沙丘一般高1~2米,直径5~10米或更大一些。其上生长有大量植物,沙丘沙粒被植物固定后,迎风面坡度较缓,约8°左右,背风面坡度较陡,一般为40°左右。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中、细砂经风力长期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沙粒来源于区内古代河流、湖泊沉积的砂粒及山陆地区岩石经风化剥蚀形成的砂粒。在更新世时期(距今205—36万年之间)就有古风积沙的存在。全新世中期、早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河湖广布,水草繁茂,“地沃宜种植,水草便畜牧”。当时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到全新世晚期,特别是宋、辽及其以后的千余年间,气候转向干旱少雨和人类过渡农牧垦植,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推进了沙漠和沙漠化。骆驼城、许三湾城和草沟城等城池的废弃,黑河下游东、西居延海消失,以及祁连山区冰川后退、雪线上升,这些都标志着区内人民赖以生存的黑河向枯竭方向发展。当今北部拐子湖一带风积沙每年向东南方向移动5~10米;古日乃湖地区风积沙每年向东南方向移动1~5米;巴丹吉林沙漠每年向南部和东南部移动2~5米;明花滩一带风积沙每年也在向外扩展,凡此都预示着今后沙漠和沙漠化更为严重。所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条件,是摆在当今和后代张掖人民面前的当务之急。
【祁连山】在甘肃省的西北部,青海省的北部,我国著名的大山脉之一,西起当金山口,东至六盘山西麓,东南至渭河,北界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由一系列北西西向的山岭组成,东西长i 000~1 200公里,南北宽300~400公里。“祁连”匈奴语意为“天”,古代将酒泉以南的一段山岭称祁连山,后来又把当金山口至乌鞘岭的一段称祁连山。山势南低北高,中部高,东西低。山岭海拔一般在4 000~4500米,谷地在3 500~4 000米,雪线东低,西高,为4 400~4 500米,4 500米以上有现代冰川分布,有冰川2 815条,冰川面积1 930.5平方公里。祁连山是由许多北西西向的山岭构成,在甘肃省内西段由北向南有照壁山、野马山、大雪山、野马南山、党河南山、古穆博里达岭;中段有走廊南山、陶赖山、陶赖南山;东段有冷龙岭、乌鞘岭、毛毛山、马牙雪山。山间河谷与河流有党河、野马河、疏勒河、陶赖河、黑河、石羊河等。矿产资源有铁、铜、铅、锌、锰、金、银、锡、钼、钨及萤石、大理石等。植被垂直变化明显,东段北坡:1 500~1 800米为灌木荒漠带;1 800~2 500米为山地灌丛草原带;2 500~3 800米为森林草原带;3 800~4 500米为高山草甸带;4 500米以上为冰雪带。西段气候干燥,植被带自下而上为山地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草原带、高山寒荒带。山地土壤也具有垂直地带谱。野生珍稀动物有野牦牛、野马、野驴、盘羊、熊、鹿、豹等。药用植物有300多种,各种牧草108种。
【走廊南山】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南,故名。为祁连山系的北支。西起玉门市的昌马盆地,东至肃南皇城区的金瑶岭,北邻河西走廊,南界黑河谷地、山岭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435公里,南北宽15~75公里。北坡陡峻,高出河西走廊3 000~3 500米,山势西高东低,海拔一般在4 000~4 500米,主峰海拔5 564米,不少山峰海拔超过4 500米,有水峡脑山(4 684米)、黑河脑山(4。708米)、青沙溜河脑山(4 706米)、西岔达坂山(4 638米)、青羊岭(4 503米)等。山区有现代冰川771条,冰川面积234·6平方公里,冰川储量11.005立方公里。是勒河、陶赖河、洪水坝河、丰乐河、黑河、梨园河等的重要补给水源。山区檀被和土壤分带明显,北坡海拔1 500~1 800米为灌木荒漠和山地荒漠草原灰钙土带;1 800~2 500米为灌丛草原和山地草原土带;2 500~3 200米为高山草甸和冰缘高山寒漠土;4 500米以上为冰雪带。山区有野牦牛、野马、盘羊、熊等。
【走廊北山】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故名。是走廊北部山系的总称。由西向东有马鬃山、金塔南山、合黎山、龙首山、红崖山、阿拉古山等组成,属阿拉善——马鬃山地台边缘隆起,呈西北——东南向,海拔2 000~3 000米,是马鬃山高平原和阿拉善高平原与河西走廊平原间的分界线。山岭被石油河、陶赖河、黑河、金川河、石羊河穿切形成的狭谷分割。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植被稀少,山麓地带多巨大的洪积扇。仅龙首山主峰东大山北坡残存小片青海云杉林。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锰、铜、铅、锌、金、镍等,以金川巨型铜镍矿最有名。
【冷龙岭】在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以南,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界山,西起金瑶岭,东至金强河上游,是内陆石羊河水系与是耸立于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的明珠,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兰州附近的重要的旅游区。走廊北山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故名。是走廊北部山系的总称。由西向东有马鬃山、金塔南山、合黎山、龙首山、红崖山、阿拉古山等组成,属阿拉善——马鬃山地台边缘隆起,呈西北——东南向,海拔2 000~3 000米,是马鬃山高平原和阿拉善高平原与河西走廊平原间的分界线。山岭被石油河、陶赖河、黑河、金川河、石羊河穿切形成的狭谷分割。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植被稀少,山麓地带多巨大的洪积扇。仅龙首山主峰东大山北坡残存小片青海云杉林。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锰、铜、铅、锌、金、镍等,以金川巨型铜镍矿最有名。
【大黄山】古名胭脂山,我国古代名山之一。因产大黄,故又名大黄山。在山丹县东南部,永昌县西部,走廊南山、走廊北山之间,是黑河水系与石羊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岭海拔大都在3 000~3 500米,主峰大黄山海拔3 976米,相对高差100~500米。属温带干旱气候区,山体的阴坡生长有天然云杉、松林。山区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古为匈奴放牧之地。故《元和郡县图志》载:“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日:'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
我妇女无颜色。”
【合黎山】  在高台、临泽、张掖三县市的北部。西起黑河正义峡,东至卧牛山,南界山前戈壁,北邻巴丹吉林沙漠。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38公里。《禹贡》载:“导弱水,至于合黎”。《汉书·地理志》云:“删丹,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由此而得名。属阿拉善高平原边缘隆起带,是一片海拔1 500~1 700米的剥蚀残山,主峰海拔2 084米,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属荒漠景观。
【龙首山】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是河西走廊与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线。西起板桥堡,东至金川镇,长1 95公里,宽30~35公里,为西北——东南向的断块山。山形似龙,故名。海拔一般为2 500~3 000米,主峰东大山海拔3 616米,高出走廊平原1 400米,阴坡海拔2 500米以上,有小片青海云杉为主的针叶林,海拔2500米以下有旱生灌木、半灌木,东端的龙首山巨型硫化铜镍矿世界著名,还伴有10多种金属和贵金属。
【东大山】又名青龙山。在张掖市,山丹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交界处。属龙首山西段。隋唐时名甘峻山。为一断块山,海拔一般在2 000~3 500米,主峰海拔3 616米,相对高差1 500~1 600米,山势突峻,阴坡有残留森林,海拔2 800~3 200米有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叶森;海拔3 200~3 500米为高山柳灌丛带。这是河西走廊北山惟一的一块然林区,现已被列为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张掖大辞典》(初稿·自然地理2) 
《张掖概览》自然环境·水文
黑   河】甘肃省最大的内陆河。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鲜水、覆表水、副投水、张掖水、甘州河。流经河西地区中段。源于祁连山脉之走廊南山,东南流经走廊南山与陶赖山之间,沿途接纳许多源于冰川脚下的小支流。至青海省祁连县黄藏寺,汇东南来的八宝河(又名俄博河)后,折向北流入甘肃省境,切穿走廊南山,出鹰落峡,入河西走廊。再东北流至张掖市北,山丹河由东南来会。再转向西北,经临泽县,有梨园河由南岸注入。再西北过高台,出正义峡,过合黎山,经金塔县东,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合黎山以北称弱水,亦称额济纳旗河。西北流至西湖新村以北,分为东西两河:西河名木林河,北流入嘎顺诺尔;东河名纳林河,北流注索果诺尔。黑河全长948公里,流域面积4.44万平方公里,甘肃省境长345公里,主要支流有山丹河、民乐洪水河、童子坝河、大都麻河、酥油河、梨园河、摆浪河、马营河、丰乐河、洪水坝河、陶赖河等。其中除梨园河常有洪水注入外,其他支流的下游早已干涸,无水流汇入。干流鹰落峡以上的祁连山区,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是河流水量主要补给区,年径流量15.7亿立方米,为 河西诸河之冠。以降水补给为主,冰川、积雪融水, 也占一定比例。黑河是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及下 游金塔东部和额济纳旗绿洲等地城市工业、生活用 水的主要水源。 

      黑河古名弱水,甘肃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内流河。上游称甘州河,源出祁连山脉走廊南山与托来山间的分水梁,东南流经纵谷草地,至黄藏寺纳东南来的鄂博河后,转向西北,穿走廊南山80公里横谷,水深流急,至鹰落峡口出山。鹰落峡以北为中游,入走廊平地于张掖县乌江堡以北,汇山丹河转向西北流,是为黑河。全长810公里。主要支流有大马营河丹、童子坝河、民乐洪水河、梨园河、马营河、丰乐河、酒泉洪水河、托来河等,均源于祁连山中段,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次之。上游山区降水丰沛,有冰川420平方公里和片状林木分布,为水源补给地,属良好牧场;中、下游地势低平,张掖、临泽、高台、酒泉和金塔诸绿洲灌溉农业发达。全流域建成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0座,较大的有祁家店、鹦哥嘴、清河湾、鸳鸯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库。

【陶赖河】黑河最大支流。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区0纳嘎尔当诏泽地,西北流入甘肃省境,经陶赖山与陶 赖南山间宽广的谷地,汇南北两山30多条支流,北 流过镜铁山,出祁连山进人河西走廊,称北大河。东 北流经嘉峪关市南入酒泉市境,汇南来的洪水坝河、 丰乐河;再东北流切穿走廊北山(夹山),过鸳鸯弛 和解放村水库,经金塔绿洲,至鼎新人黑河。因水流 被水库拦蓄,灌溉金塔绿洲,下游河床终年干涸。全 长360公里,省内长250公里,冰沟水文站以上流域 面积6 880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6.53亿立方米, 靠山区降水和冰雪融补给。是嘉峪关市、酒泉市和金 塔县城乡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梨园河】 内陆河,黑河支流。在临泽县南部。因流经梨园堡得名。上游有西岔河和摆浪河,均源于走廊南山之野牛达坂。二源平行东南流,至双岔汇合后称隆畅河。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泉门与白泉河汇合,折向东北,至红湾寺,汇东、西柳沟河后,始称梨园河,再东北经鹦鸽嘴水库、梨园堡,出祁连山区,入河西走廊,称大沙河,再北经l临泽县城东,北流注入黑河。全长180公里,梨园堡以上长130公里,流面积2 24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48亿立方米。山区冰川面积16.18平方公里,冰川储量3.88亿立方米,年冰川融水量O.12亿立方米。是临泽绿洲的重要水源。 
【山丹河】内陆河,黑河支流。南北纵贯山丹县境。上游名白石崖河,源于祁连山冷龙岭,jB流至山丹军马场称马营河,花寨子以下潜流地下,至山丹县城南出露成泉,又汇流成山丹河并折向西北流,至张掖市北入黑河。全长128.7公里,支流有霍城河、童子坝河等。年径流量O.86亿立方米,建有李桥和祁家店水库,是山丹县绿洲的主要水源。 
【马营河】上游称“白石崖河”,中游称“马营河”,下游称“山丹河”,古称“弱水”。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由白石沟、西沟、大东沟、中西岔沟等支流组成。从源头由南向北至白舌口出山,主河道长22公里,流域面积156.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3亿立方米。出山后没入于大马营滩,地面无径流,出山口往北30公里至石泉村一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汇成马营河,流至高庙南1.5公里处与西南来的霍城河汇合。霍城河发源于白石崖河西部山区,从明泉沟、后稍沟、大香沟、小香沟、红泉沟、狼洞沟等山口流出,渗入地下,在霍城南部一带以泉水出露汇集而成,向东北流汇马营河,年均径流量0.18亿立方米。马营河沿途补入大黄山泉水,至李桥水库入库,年径流量06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143平方公里,流至山丹县城东与寺沟河汇合为山丹河。寺沟河源于大黄山北坡,在寺沟村南纳入三十六道沟,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13亿立方米。出山后向北流至新河,纳入东南来之流水口、瓷窑口等小水向西北与马营河汇合。山丹河向西流,纳入南草湖、西草湖之泉水至东乐纳童子坝河,至张掖太平堡纳入九龙江(九龙,传说古代有九条龙聚此饮水故名。实为山丹河、童子坝河、洪水河、海潮坝河、小堵麻河、大堵麻河、马蹄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九条河汇集为江),直至乌江堡东北处汇入黑河,全长175公里。灌溉面积31万亩。 
【民乐洪水河】内陆河,黑河水系山丹河支流,纵贯民乐县境,源于祁连山龙孔大坂北坡,汇青羊岭至卡登山之间的高山冰川,积雪融水和山区降水,北流入河西走廊,过双树寺水库,西北流纳海潮坝、大都麻河、小都麻河,再北流入山丹河。全长100多公里,山区河长26公里,流域面积578平方公里,是河流的补给区。年径流总量1.24亿立方米。水库以下河道干涸,水流引入灌区,灌溉民乐16.3万亩农田。
 【大都麻河】 内陆河,黑河支流。在民乐县西部。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的野牛山,北流人民乐县,经瓦房城水库入河西走廊,再西北注山丹河。全长70多公里,山区河长21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O.87亿立方米,主要靠山区降水和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水库以下河床干涸,水流引入灌区,灌溉民乐西部农田。
 【童子坝河】内陆河,黑河支流。在民乐县东南部。源于祁连山俄博岭北坡,北流至扁都口出祁连山。上游河谷古称大都拔谷,是丝绸之路南道必经之要隘,今有227国道通过。全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O.76亿立方米,主要靠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引入灌区,灌溉民乐东部农田。 
【酥油口河】位于民乐县与甘州区分界处。源于海拔4880米的祁连山雪大坂,主要支流有大西岔、小西岔、南岔、东岔、法马沟、皮夹沟、窄路沟、香沟等。源头到山口河道长33公里,上游流域面积为14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998亿立方米。年径流量最大为0.552亿立方米,最小为0.287亿立方米。径流年际变差系数为0.18。7—9月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65%。出山后经苗家堡东流渗石岗墩滩,河尾注入九龙江。今灌溉面积5.5万亩。 
【海潮坝河】古称“虎喇河”,清乾隆年间改为海潮坝河。源于祁连山的野牛山与老君山之间,源头东从犁铧山西至肖不德克岭,由东岔河、西岔河、西江沟、正南沟、道阳沟、好柴沟等支流汇合。源头最高峰海拔4453—4612米。从源头到出山口22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出山后北流至石岗墩汇入洪水河,全长60公里。年均径流量0.488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最大的是1972年,为0.7764亿立方米;最小的是1962年,为0.2321亿立方米。径流年际变差系数为0.4。7—9月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62.3%。今灌地面积7.5万亩。
 【小堵麻河】古称“小慕化河”。源于祁连山的野牛山北坡肖不德克岭下,由白沟河、排路沟河、野狐沟、冰沟河4条支流组成。主河道至出口长15公里,上游流域面积10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740万立方米。由于流程短、纵坡陡,季节性强,年际变差系数为0.35,7—9月来水量占总径流的55%以上,出山后渗入于河道,洪水下泄经太平寨、周家岗至五坝汇入洪水大河。今灌溉面积达2.75万亩。 
【大野口河】源于祁连山青大坂,源头海拔4250米。至出山口23.5公里,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56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最大0.205亿立方米,最小0.098亿立方米。出山口后,经花寨子西流渗于石岗墩滩,河尾汇入九龙江,今灌溉面积2.9万亩。
 【大滋窑河】源于祁连山拉哥梁,源地海拔3700米。出泉源沟,东岔经石窝、西支经康乐于干沟门(肃南县康隆寺)汇合。源头至大磁窑口出山,河道长40公里,流域面积228平方公里。年均经流量约1360万立方米,今灌溉面积6300亩。
 【梨园河】源于走廊南山之北的柴诺山,上源由九个泉等河汇流。古称“哱罗河”、“响山河”;上游称“隆畅河”,中游称“梨园河”,下游叫“大沙河”,全长143公里,年均径流量2.3亿立方米,仅次于黑河。径流集中于5—10月,占年径流量的90%以上,其中6—9月占年径流量的82%以上。由西向东流,纳白泉河折向东北,至肃南红湾寺汇东、西流沟河,以下再纳入青沟、海牙沟、白杨沟之水经骆驼脖子、梨园堡出山,为梨园河。上游流域面积2240平方公里。出山口后转向北流,流经临泽县城东郊,至野沟湾汇入黑河。今灌溉面积13.2万亩。【摆浪河】位于高台县南山。源于祁连山北麓天池一带。主要支流有花石头河、鹿角沟、西岔河、西马莲沟、东马莲沟、漫淌河等。上游为长沟寺、前山为摆浪河,至五湾河道长33公里,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409亿立方米。至新坝三湾出山,经元山子、骆驼城、集水关河、石灰关河,并汇入山水河,注入黑河,全程120公里。今灌溉面积6.4万余亩。
 【水关河】位于高台县红崖子乡。源于祁连山火石达坂,由牦牛沟、东阴沟、西阴沟、小牛沟、大牛沟、沙沟等小支流汇合。主流长16公里,出山口以上流域面积67.3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260万立方米。出山后渗入前山河床,河尾汇入山水河。今灌溉面积1.7万亩。
 【石灰关河】位于高台县水关河西侧。源于祁连山的猞猁岔子山,由错口沟、红塘西河、大、小火烧沟、冰沟、马莲沟、大、小贼柳沟等小支流汇入。主流长9.5公里,山口以上流域面积68.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260万立方米,出山口逐渐潜失于河道之中,河尾入山水河。今灌面积1.9万亩。地下水全区跨越三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气候、地形、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既有高寒半干旱气候,又有内陆干旱气候;既有高山、高原和丘陵,又有河谷、盆地和平原。由此决定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在其不同区域有其不同特征。
 【南山地下水】在海拔3500~4000米的祁连山发育着多年冻土。动态稳定的冻结层下水和不稳定的冻结层上水,是这里存在的地下水。冻结层厚度随地势增高由薄变厚,海拔3800米的黑河谷地冻结层厚76米;4100米处冻结层厚度达141米。以现有河谷地段资料分析,冻结层上水水量较小,冻结层下水水量略大,单井涌水量可达1.5升/秒·米。水质较好,属重碳酸钙型水。区内较大的山间岔地有陶勒河谷地和皇城岔地。陶勒河谷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承压水性质,含水层砂砾卵和含泥砂砾石,水位埋深1.8~120米,含水层厚度35~94米,单井涌水量400~2500立方米/日,矿化度<0.4克/升。皇城岔地潜水含水层砂砾卵石,水位埋深1~35米,含水层厚度10~45米,单井涌水量2000~3000立方米/日,矿化度0.4~0.5克/升。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 
【北山地下水】合黎、龙首山区内受极干燥气候条件的影响,荒漠化现象普遍,除短暂而过的洪流外,无长年地表径流。由降水和洪水渗入形成的地下水,主要贮存于岩石风化裂隙和中新生界松散及碎屑岩类中,形成裂隙水、孔隙水及孔隙裂隙承压水。由于补给量有限,水量贫乏,单井出水量多不足50立方米/日。尤其是合黎山区,地下水资源极为贫乏,且水质很差,矿化度多大于5克/升,人畜用水十分缺乏。在靠近较高山体(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新界盆地,水量较山区相对丰富些。单井出水量可达100立方米/日以上,但水质较差,矿化度达3克/升。 
【平原地下水】走廊平原由一系列呈南北布展的地貌盆地组成。盆地内堆积巨厚的中新生界松散岩类,构成主要含水层。山丹盆地有马营、新河和白水泉三个小盆地,东部以大黄山、熊子山与武威盆地相隔,西面以锯条山同张掖盆地相分。中间张掖盆地,地形开阔,三面环山,西经榆木山隆起(南华—高台)与酒泉东盆地分开。平原地区从地表到200~300米深度范围内的浅层含水层,是走廊各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贮存层位。它是一套第四系冲积、洪积、湖积相间的砂、砂砾石及透水性弱的粘土层。由于所处的地貌部位不同,每个盆地内由南而北其含水层岩性、厚度、地下水类型、富水性、水质等有明显差异。
 【正义峡】在高台县北部与金塔县交界处。峡呈南北向。是黑河切穿走廊北山合黎山形成的峡谷,峡从正义峡村至大墩门村,长12公里,最窄处50米,两侧山崖耸立。古曾名镇夷峡、闫家峡。1949年改今名。岩层为上古生界中期斜长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角闪花岗岩构成。 

【河西走廊平原区】位于本省西部祁连山地以北,北山山地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新(疆)边界,是长约1 000公里、宽几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而得名。大部分在海拔1 000~1 500米之间,地势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由冲积、洪积平原组成。区内大黄山、黑山、宽滩山把走廊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一条较大的内陆河,即武威、永昌平原——石羊河流域;张掖、酒泉平原——黑河流域;玉门、敦煌平原——疏勒河流域。平坦的地域与三大内陆河结合,形成了成片的绿洲。另外还有大片的戈壁和沙漠。【皇城滩】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部。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4公里,为祁连山山间断陷盆地,地面为第四系冰水沉积和冰积物。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 600~3 500)~,年平均气温不足2"C,降水量400毫米,年蒸发量1 700毫米,无霜期短,属高寒半湿润气候。植被为由针茅、泳章组成的亚高山草甸,是良好的天然冬季牧场。因元代高昌王曾在这里建有行宫,故名。 
【大马营草滩】位于山丹、民乐县南部。为河西走廊一部分。古为牧马营地,故名。南起冷龙岭北麓,北至胭脂山,西界民乐绿洲,东连永昌绿洲,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25公里。为冷龙岭山前洪积扇,南部为砾质戈壁,北部为土层,含砂砾石,质地疏松。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 400~3 00米。有马营河、童子坝河南北穿流。属高原半干旱气候区,年均温度一0·1℃,年降水量328毫米。植被为草原,有针茅、隐子草等,盖度30~40%,载畜量较高,是良好的牧场,著名的山丹军马总场驻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河流域——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
北大河(酒泉母亲河)
中国河流大全
祁连山经典穿越——梦中的地方之祁连县
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知识大全(B)
中国山脉概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