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思巴字大元通宝/乃家崖村

gsrb.gansudaily.com.cn 2003-12-05 08:00
这枚蒙古族八思巴字大元通宝是1993年民乐县乃家崖村村民平整承包地时挖出来的。据考证为元武宗至大三、四年间(1310年至1311年)铸行的货币,其币铜色赤褐,锈迹斑斑,制作粗大厚实,内廓外缘不够周整,边粘流铜、打磨不精。面文笔画粗壮流畅,紧贴内外廓,四字按上下左右顺序释读。钱背光而无文。钱径4厘米、廓1.2厘米、缘0.15厘米、厚0.32厘米,重19.8克。
乃家崖村坐落在民乐县童子坝河东岸黄土山丘脚下,山滩相连,地域辽阔,水草丰茂,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等游牧民族栖居地。史书记载,宋时这里归西夏管辖,13世纪初,元统治了这一地区,140多年后,明代收复河西,当地蒙古族始向北迁徙。但蒙古族后裔朵、巴两姓至今仍在这里与汉人杂居(据《民乐县志》记载,朵、巴两姓为原蒙古族多尔之伽、巴都什伽胞兄弟后裔,后演变为朵、巴两姓,被汉族同化。)所以在这里出土蒙古八思巴字大元通宝钱币应在情理之中。
少数民族文字书写钱文由来已久,铁木真做了大汗之后,令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书写蒙古语,造出了畏兀儿体蒙古文。忽必烈做了大汗之后,又令国师八思巴创造新蒙文,八思巴(藏族人,喇嘛教高僧,1260年12月被忽必烈尊为国师)在畏兀儿人文书奴奴人的帮助下,借用藏文字母创造了41个新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从而创造了新蒙文。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颁布诏书,令天下通用该文字,元朝人称其为“国字”或“八思巴字”。这种文字不仅能将蒙古语言表达得清楚、准确,而且还可以拼写汉字,这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八思巴文与元朝钱币
八思巴文钱--大元通宝
元代八思巴文国号钱"大元通宝"收藏记
历史上蒙古人创造过的七种蒙古文字
蒙古国和内蒙人民语言文字一样吗?有哪些区别?
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推行八思巴文,为何遭遇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