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的气候变化
userphoto

2008.02.19

关注
 
香港如何受影响?

全球变暖及本地城市化


香港的气候变化是受由温室效应增强引致的全球变暖及本地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以下列举有关各主要气象参数的变化及潜在影响的详情。

温度


天文台总部累积了超过120年的气温数据,由1885至2007年间,只有1940至1946年因二次大战而中断。分析这些数据显示,年平均气温的平均上升速度为每10年0.12℃。


香港天文台总部录得的年平均气温(1885-2007)。1940至1946年间没有数据

 

在战后1947至2007年间,天文台总部的气温平均上升速度是每10年0.17℃,上升速度在1989至2007年间明显加剧,达每10年0.34℃。

 

香港天文台总部录得的年平均气温(1947-2007)

 


年平均气温的上升原因,可追溯到全球变暖及本地效应例如城市影响。在香港,打鼓岭站的同期气温上升速度较天文台总部为低。天文台总部位于九龙市区,而打鼓岭站则位于新界郊区。

 

香港年平均气温的近期(1989-2007)趋势比较

 


天文台总部的气温趋势典型受城市化的影响。市区的气温高于邻近的郊区。市区与郊区出现温差主要是由于辐射流量不同所致。由于市区的建筑物及其他混凝土表面,于日间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能,并于晚间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能释放,而高楼大厦亦阻碍长波辐射传送到大气层,导致晚间的气温下降较慢,全日最低气温变得较高。

雨量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1年期间,天文台总部的年总雨量每10年上升46毫米,在统计学上不达5%显著水平。年雨量趋势远小于年际变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及前期冬天的冬季季候风强度是影响雨量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

 

天文台总部的年雨量 (1947-2007)

 


香港不同地区的雨量大致有上升趋势。市区的上升速率较新界、离岛及高地的高。城市化是香港雨量上升趋势及区域差异的可能原因。城市的高温加强对流活动而由城市活动引致的悬浮粒子浓度增加亦有助雨云的形成及发展。

能见度


气候变化其中一个看得到的部份是本港市民愈来愈关注的天空浑浊度。它的成因是由于城市人类活动放出的悬浮粒子。大气浑浊可以基于纯天然尘粒(例如来自华北的黄土),亦可以由燃烧产物(例如汽车废气,煮食及发电)透过光化作用造成。

以天文台总部观测所得,能见度低于8 公里的逐小时计算,并撇除了雾、薄雾、雨及高湿度(95%或以上)的情况,能见度在1968至2007年期间有转差的趋势。直至1980年代后期,趋势不明显,但80年代后期以后,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急剧上升。低能见度出现的时数在1968至1987年期间每10年上升53小时,但在1988至2007年期间每10年上升580小时。

 

香港天文台总部在1968至2007年期间能见度低于8公里的年总时数(雾、薄雾、雨及相对湿度在95%或以上不计)

 

海平面


在香港,北角验潮站(1954至1985)和

鱼涌验潮站(1986至今)记录了维多利亚港过去50多年的水位资料,是香港最长及最完整的潮汐记录。据分析,维多利亚港的海平面在1954至2007年间上升了约0.13米,即平均每年上升2.4亳米。这个上升趋势跟遥感卫星于1993至2005年测量所得的南海水位变化相若。

 


北角/

鱼涌年平均海平面(1954-2007)

 



海平面上升对本港的主要影响是加剧风暴潮引致的海水淹浸情况。假设影响本港的风暴特性不变,倘若维多利亚港的平均海平面比现时分别上升0.18米及0.59米,不同重现期的极端水位值将会增加如下:

重现期 (年) 主基准面以上的极端水位 (米)
现时的平均海平面
平均海平面上升0.18米
平均海平面上升0.59米
2 2.8 2.9 3.3
5 3.0 3.1 3.5
10 3.1 3.3 3.7
20 3.2 3.4 3.8
50 3.4 3.5 4.0
100 3.5 3.7 4.1
200 3.6
3.8
4.2


云量


云量的增加可减低日间太阳辐射的到达及夜间长波辐射的流失,令日际气温变化缩小。全球自1950年代后日际变化缩小,同期总云量增加可能是导致日际变化缩小的其中一个原因。

香港云量的数据是由经训练的观测员每小时以八分法观测所得的。每日的平均云量是以该日每小时观测所得的云量计算,而年平均则以每日的平均云量计算。

1961至2007年间,年平均云量每10年上升1.3%。云量上升的其中一个潜在原因是城市化生成的大气凝结核浓度增加,有利云的形成所致。

 

天文台总部录得的年平均云量(1961-2007)

 

太阳辐射量


悬浮粒子与云量的增加都会减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位于京士柏站的热电总日射表不停地记录到达香港的太阳辐射量。

由1964至2007年期间,年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有一个明显的整体下降趋势。年平均太阳日总辐射量在全段时期每10年下降0.84兆焦耳/平方米。

 

 

京士柏站录得的年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 (1964-2007)

 

热带气旋


在南中国海,每年在香港300公里内登陆华南沿岸的热带气旋数目在过去40多年由1960年代的3个下降至1990年代的2.5个左右,下降速率为每10年0.18个,在统计学上未达5%显著水平。

 

 

每年在香港300公里内登陆华南沿岸的热带气旋数目(1961-2007)

 

潜在影响

 

下列是有关潜在影响的资料:

气候 - 香港
香港气候变化的影响特点 (只以英文发表)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只以英文发表)
与全球变暖有关的神话、事实及警告(只以英文发表)
城市生活带来的气候变化 (只以英文发表)
人类天气舒适度指数的长期趋势分析
绿洲-气候-香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暴雨形成的條件
今年5月最“酷” 热破55年纪录
一九九七年天气概况
香港天文台台长: 即使做到碳中和,海平面上升仍难以逆转
暴雨天开“双闪”还是“雾灯”?用错了就要罚款!
杨受成:娱乐赚关系,挣钱在别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