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明80后农场负责人玩起田间直播 不为时髦为服务提质

  原标题:线上开微店,二维码追溯……崇明“万禾”让农产品“触网”,不为时髦为服务提质 田间直播,这个“都市农场”有点“潮”

  ■本报记者 茅冠隽

  “我的直播已开始,快来为我打call!”这句国内某热门网络直播平台的转发语,网红发、大V发都不稀奇,可在一个农场的微博主页上,这句话却频频出现。这些直播视频里,有的是农场工作人员戴着袖套采收小青菜,有的是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撸着袖子笑呵呵和面包饺子,有的是游客在和可爱的“羊咩咩”嬉笑合影……

  这个微博账号叫“万禾都市农场”。一个农场,种好蔬果、养好鸡鸭小羊就行了,玩什么直播?农场负责人、“80后”黄震却不这么看:“我们不只玩直播,还开微店、建线上App,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生命周期内全程信息追溯。让农产品‘触网’,不是赶时髦、玩噱头,而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农产品、更精细的服务。”

  “你想吃啥,我种啥”

  黄震从事农业,是“半路出家”。他本是个金融业从业者,2008年“转岗”,和父母在崇明中兴镇承包了300亩土地,开始种植有机蔬菜。“每天凌晨3点从市区出发,赶往崇明田头干活,起初真有点不习惯。等做完全部准备工作,真正产出第一批有机蔬菜时,已经是2011年了。”

  一个在市区长大的“80后”青年,为何选择从事农业?“做农业永远不会下岗。而且,互联网行业的日新月异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农业,当时就感觉农产品‘触网’是个商机: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好的农产品往往难以卖出好价钱;另一方面,人们要吃到真正高质量的农产品也不容易。深度‘触网’,可以让优质农产品的知晓率更高、配送渠道更通畅。”

  不过,种地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于当时的“门外汉”黄震来说。崇明四面环水,部分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连杂草都难以生长。黄震初期承包的,就是这样的土地。“当地百姓说‘种啥死啥’,我偏不信邪,请来农科专家一同钻研,很长时间吃住都在农场里。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新型土壤盐碱化改良技术。”最终,黄震和伙伴们成功种出了100多种蔬果。

  2012年,黄震成立了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客户采用会员制服务模式,开起了微店、和知名电商合作,“触网”越来越深入。比如,农场采用一套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这套系统不仅能展示农产品种植计划、农产品实时产量、采后库存等信息,会员客户也能通过系统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只要扫描二维码,便能获取相应产品的详细信息,每棵菜是什么时候种的、谁种的、谁采摘的、谁包装的、谁配送的,都能查到。”

  传统农场,是“我种啥,你吃啥”;而“触网”之后的万禾,变成了“你想吃啥,我种啥”。万禾农场里种植了150多种蔬果,每年基地都会汇总客户的反馈信息,筛选出客户最不喜欢的10%蔬果品种,将其淘汰,然后换上客户希望种植的新品种,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田间做网络直播,也是万禾尝试的“触网”新手段。工作人员会在某平台上对蔬菜的种植、采收、配送等进行直播,向会员客户实时展示有机蔬菜“诞生记”。

  黄震说,这些“触网”手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旨在提高客户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传统农业模式下,消费者和农户互不了解,农户间往往通过竞价方式来竞争,便宜无好货,要赢得消费者信任也就越来越难。农产品深度‘触网’之后,能让消费者获知更多农产品信息,有利于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能让消费者对最终的产品产生期待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农场兴起,认养农业成为互联网农场一个创新模式
专栏 | “新农人”的“互联网+农业”实验
年营业额2700万,从田间到餐桌仅用29分钟,上海农产品电商教你如何秒变“网红”
什么是认养农业?认养农业的模式有哪些?
聚划算再造“乡土中国”
大佬们在干吗--有机农业 混搭生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