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手机钱包安全吗?
晚报记者 程绩

    “手机丢失?你的支付宝就完了!”最近,一条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热转:“如果手机丢了,任何人仅凭手机接收到的校验码就能找回支付宝密码,解除你的数字证书,盗空你的支付宝账户!”对此,支付宝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辟谣,称帖子内容纯属谣言。

    不过,记者采访多位网络安全专家发现,伴随近年手机钱包越来越火,移动支付蛋糕越做越大,财务风险也越来越高。

    八旬老人也开手机银行业务

    “你好,我要开通网上银行支付,而且要绑定手机,应该怎么咨询办理?”2月28日下午,在位于仙霞路的工商银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咨询银行业务员。大堂经理陈丽告诉记者,春节过后,每天至少有五六位老人来办理网上支付业务。“一般都是60岁左右的,年纪最大的超过80岁。遇到中老年客户,我们一般都会详尽告知风险。”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支付宝手机支付超过1亿笔,800万微信用户“抢红包”。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元,同比增速707.0%,据预测2014年这一市场规模还将增长141.1%。

    随着移动支付深入医药零售、养老保险等领域,手机钱包早已不是专属于年轻人的时髦玩意。退休两年的顾阿姨是资深股民,上周也在女儿的陪伴下到银行开通了手机业务,“之前余额宝等这个宝那个宝,我就很好奇,这次新出针对股民的佣金宝,我决定试一试。”

    “洗宝”“盗刷”移动支付犯罪频发

    2月16日,市民张先生接到一条自称发自某银行的短信,内容是银行需要对他的手机银行口令卡维护更新,短信内附一个网站。张先生信以为真,按照网页提示,向对方提供了手机银行的手机号、银行卡号、密码及动态口令。直到发现自己的绑定银行卡被转出2150元,才知上当受骗。

    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去年12月底,北京单先生在外出差时,突然发现手机没有信号,后到营业厅咨询,对方告诉已经有人给这个号补办了SIM卡。察觉情况不对,单先生急忙补办SIM卡并且报警。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当他查询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和捆绑的银行卡时,支付宝账号密码和淘宝账号密码都被修改了,支付宝内65000多元和捆绑的工行卡内2000元也被盗刷了。

    今年1月,警方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某、黄某。据林某交代,盗刷支付宝已不新鲜,在圈子里叫“洗宝”。根据林某供述,盗刷支付宝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购买信息,即通过网络购买大量的支付宝账号和密码,再用专业软件筛选出其中正确的信息。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通过这些账号信息能够查到该用户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以及绑定的手机号,从而制作假身份证实施盗刷。

    收购支付宝信息、伪造身份证、持假证办理手机卡、盗取支付宝账户余额,整个过程已形成一条犯罪产业链。

    记者实测如何破解支付宝账户

    手机、银行卡加身份证,就能破解支付宝账户?为辨网转热帖真伪,记者开展实测。

    第一步:打开手机支付宝登入界面,首先要输入手势密码。记者选择“忘记手势密码”,页面弹出“需要重新登录”对话框。点击后,出现账号登录页面,需输入登录密码,记者选择“忘记登录密码”,页面给出了3个选项找回密码:“手机校验码+证件号码的方式”、“通过安全保护问题”、“通过人工服务”。

    第二步:选择第一个选项“手机校验码+证件号码的方式”,在找回密码界面上,输入手机号后,输入验证码,点击下一步,会接收到一组六位数的验证码,正确输入验证码后,进入“找回密码”页面,此时页面提示,需要填写身份证号验证。如果不知道机主身份证号,操作将无法继续。

    第三步:正确输入身份证号码后,点击下一步,记者随后便进入“重新设置密码”程序,在修改了登陆密码后,记者成功地登陆了这部手机上的支付宝的界面,账号里的资金情况一清二楚。

    看到支付宝内金额,并不代表能够消费或者转移。在支付宝的任何操作,只要涉及到金钱转出、转入的,都要输入支付密码,找回支付密码需要通过短信,加上这个安保问题或是快捷支付的银行卡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同时掌握银行卡信息,就能轻松对手机上的支付宝完成转账等操作。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0分钟。

    手机丢失应先冻结绑定银行卡

    记者测试证明,如果只是单纯丢失手机,不法分子几乎不能仅凭一部手机盗取银行资金的。但是,如果将手机、身份证、银行卡一起丢失的话,就意味着你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密码能够被修改,绑定的资金也可能被转移。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万一手机丢失,如果手机号已经绑定了支付工具,建议用户尽快向支付服务提供方(支付宝、微信等)挂失,联系通信运营商挂失SIM卡,并向银行挂失并冻结已经绑定的银行卡。如果身份证、银行卡连同手机一并丢失,需要尽快向公安机关和银行挂失处理。“手机丢失后,只要用户保护好自己的隐私,特别是像有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这些只要保护好,风险其实是可控的。”移动支付安全研究员申剑告诉记者。

    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则提醒,已经开通移动支付的用户,注意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安装不明软件。一旦手机突然没有信号,在排除了信号问题和手机故障后,要尽快到营业厅查询SIM卡是否被他人补办,并将支付平台内的余额转出。

    此外,记者分别采访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都表示针对网络披露的支付安全问题,在不断地对支付软件进行升级,如果确实是微信和支付宝支付造成资金被盗,用户只需提供相应的损失真实性证明和身份证明,都可获全额赔偿保障。


移动支付安全已成世界难题

       在巴塞罗那刚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一些参展公司看到了手机支付的前景,同时意识到支付安全对用户的重要性,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俄罗斯IT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最新的安全平台——“卡巴斯基防欺诈”解决方案。这一平台可用于电脑及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在网络交易过程中,该方案能检测到欺诈性交易和各种附加服务,帮助金融组织和电子商务企业保护其客户免受在线欺诈的威胁。

  目前被银行和电子交易系统用来保护客户账户安全的技术,比如临时密码、短信确认、密码生成器等,总是会很快过时。高德纳咨询公司的专家指出,“预防欺诈方法的创新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偷也在想办法避开旧的技术,如设备的身份验证等”,出于这个原因,市场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安全软件与互联网服务公司奇虎360今年首次出现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会场。该公司一位负责人称,软件公司保障用户支付安全大体有两种方式,第一是软件公司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安装手机防盗系统,以及针对新出现的病毒、木马或钓鱼软件,及时升级手机杀毒软件数据库等;第二是软件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如为银行构建安全平台以协助银行维护支付安全。最终保护的都是用户。

  除安全软件公司的持续升级更新外,移动设备硬件生产商也在想办法。在苹果公司iPhone5S引领指纹识别技术后,韩国三星最新款的Galaxy S5手机也加入了指纹识别功能,业内人士指出,在移动支付过程中,由于指纹识别可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身份认证,苹果和三星等公司已将指纹识别作为智能终端目前的主要方向,预计未来其他品牌厂商也将跟进。


警方提示:莫将支付软件设置免登录

       针对移动支付,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中随机采访22人,其中有20人表示知晓,有14人称正在使用,而且微信和支付宝都绑定了银行卡,他们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此外,记者还在街头随机询问20名老年消费者,基本都不了解手机支付的方式,“听小辈说手机现在能打车,但不知道怎么用。”但是当记者告知他们手机支付能够到药店买药、能够足不出户交水电费时,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愿意尝试。

    移动互联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已经成为无法选择的趋势,老百姓如何才能增加手机钱包的安全系数,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基层指导防范宣传科科长黄奕,黄警官结合上海警方最新掌握的情况,给广大市民4条意见:

    ●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为了方便将手机中的移动支付软件设置成免登录状态,登录密码与支付密码应不相同。

    ● 要注意在丢失手机后应电话给运营商和支付服务商挂失。第一时间挂失SIM卡,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 如果有银行卡、支付宝等的绑定,也应该及时打电话给上述服务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冻结或修改相关软件的登录和支付密码。

    ● 建议苹果手机用户安装手机防盗软件。如果苹果用户升级了ios7系统,并且在手机丢失前在'设置’里打开了'查找我的iPhone’,那么手机丢失后,用户只要登录www.icloud.com将手机设置为丢失模式。这样,这台被偷的iPhone在刷机时,会出现'激活锁’,如果没有iPhone初始激活的ID和密码,手机就不能重新激活。如果输错三次,就会被锁定,这样也不会存在冒用移动支付账户,对当事人造成进一步侵害的情况。一旦手机遗失或被盗,应尽快登录iCloud锁定手机并且修改ID密码。

    此外,记者采访的互联网安全专家莫岱青补充道,为了确保安全,手机一定要设置开机密码,这样就算手机被盗,除了刷机,别人将无法进入你的手机操作系统。


手机当钱包尽量别“越狱”

       支付宝钱包,微信理财通,银行手机客户端,移动理财与支付……昨天本报焦点报道《你的手机钱包安全吗?》引来多方关注。沪上多位网络信息安全专家纷纷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兴未艾,安全保护措施尚不到位,用户使用手机钱包不能一味追逐快捷体验,移动支付开发商更不能一味靠“快钱”吸引用户,亟需自补“安全课”。

  网络安全有条件

  打开手机,接收校验码,输入点确认,就能转账汇款、网络交易、购买基金,甚至和朋友一起AA制消费。“自从装了各种金融客户端,就不再跑银行排队等号了。”30岁出头的白领叶欢,每天出门时钱包可以不带,手机不能离身——不仅用它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更把所有家当都装在里面:银行手机客户端里是个人存款,工资卡绑定了支付宝,结余的零花钱微信上买基金……只需短信验证码和支付密码,手机立刻变身一台个人ATM机,钱款往来随时随地。

  在许多网络安全专家眼里,这却不是万无一失的安全之举。因为,任何网络信息安全都是有条件的,一旦某个条件被破坏,信息安全遭受巨大风险。对移动金融安全来说,手机就是这把安全锁,如果手机丢失或者手机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手机钱包很可能被他人盗取。“所以,对自己的手机应该像钱包一样看牢,时时提防被盗。”

  手机刷机很危险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资深网络专家告诉记者,很多用户手机虽然没丢,可手机钱包的“安全拉链”,早早已被层层拉开——刷机。

  “手机刷机,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举动,就像把自家手机的安全阀拱手让人。各类型的手机出厂时,通常会设置一定的访问屏障,防止外来软件获取手机系统内的核心数据。手机刷机后,外来的访问权限被设置为最高级别,在手机操作系统中畅通无阻。用户虽然绕过了安装软件要付费这一关,却也敞开了手机内部最后一道防线。手机内部留存的信息数据、各类账号密码、短消息验证码等,就能被木马病毒轻松翻阅、传送。

  “安全拉链”不能省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用户体验和网络信息安全成反比。网络操作一味追逐便捷省力,有时是以牺牲信息安全为代价的。

  例如,有些网络交易提供小额支付免密的超级服务,要知道我们去银行取一元钱都要输入密码,手机钱包支取银行卡的钱,为何就不需要密码了?其中的“安全墙”是如何被破解的?……“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多一道坎,就意味着一道有效的安全屏障;相反,少一步操作,就减少了一层保护。大家装钱包时,不会只图使用方便,不拉拉链或放置在显眼易得之处;当手机变身钱包,该有的‘安全拉链’也是一步不能省的!”

  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犹如十多年前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开发者更注重创新技术和产品,网络安全意识淡然。同时,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并无标准和规范,就连基本的恶意软件行为尚无定论。而且,很多手机软件客户端使用“类病毒”推广方式,安装前要求强制访问手机通讯录、短消息、位置服务等,这些与软件服务内容并无直接关系,用户拒绝就无法安装软件。

  因此,若将手机当钱包,用户需要增强自我安全意识。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波博士指出,“手机验证码+支付密码”的双因素验证模式,总体还是安全的。他建议:

  ■ 使用智能手机,尽量不“越狱”,不在已经“越狱”的智能手机上实施各种金融操作;尽量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 使用操作系统相对封闭的智能手机,并设置开机密码。

  ■ 手机丢失后,第一时间挂失SIM卡。即使手机被使用,也无法再接受相应的短信验证码。

  ■ 用户补办手机卡时,运营商要严格把关身份核验,保证用户的手机卡不被他人盗办冒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手机丢了,支付宝和微信中的财产是否安全?
手机掉了,怎样第一时间将支付宝,微信支付通道堵死?
手机、银行卡和身份证同时丢了第一时间该怎么办?
五一出游手机丢了?赶紧做这8件事~~!
心塞!手机被盗后小编找回账号的奇葩经历
如果微信绑定了银行卡,这些功能赶快关闭,不然密码形同虚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