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伯顺 || 跃进饭(外一则)
userphoto

2022.11.16 北京

关注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王伯顺,安徽铜陵人,铜化集团退休职工。曾有作品散见一些地方报刊。

 跃进饭

      朋友,你吃过蛋炒饭,盖浇饭,或者香菇饭,番茄牛肉饭……但是,你知道什么叫“跃进饭”吗?尤其是60后出生的人,我想,绝对是闻所未闻,别说吃过了。要想知道它究竟为何“美食”,又为什么会取这样的名称?请耐心地听我慢慢道来。     

         

“三年赶英,五年超美!”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喊得震天响的口号,那时,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大跃进”的热潮。为了赶这个时髦,人们在尽可能想像的事物上用“跃进”二字进行修饰,并由此派生出许多响当当的名号,什么跃进山、跃进河、跃进桥、跃进路等等,五花八门,举不胜举。“跃进饭”呢,自然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一种不得不食的特殊饭食。


     具体说起来,那是因“自然灾害”引发的“三年特困”时期,当时,在我居住的古镇大通的街道上,昔日的繁华随着困难生活的不断加深而萧条起来,人们的日子过得淡薄而苦涩。在朝不保夕的生活压力下,“生产自救”便成为各项活动中的重中之重。


     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便没有了一切。父亲熟知农活,开荒种地轻车熟路,在他的带领下,连小脚母亲(旧社会裹足残疾)也不得不参与其中,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大事做不来,小事必须做。一家人在整个“生产自救”的困难重重中,坚持迎难而上,克难时艰。


      记得父亲种了一片蜀黍地(高粱),获收后大部分用作主食,少量的炒熟了就作为我上学时的早餐。我每次出门都将裤兜里揣上满满的蜀黍米,自己吃一点,剩下的大部分都分给了和我要好的小伙伴们,以至后来经常有几个小伙伴早早地等在上学的途中,屁颠屁颠地跟在我的后面,为的就是能吃到那一把又香又脆的蜀黍米。这事母亲是知道的,只是假装着视而不见罢了。


在困难时期,人们真的是饿急了,饿怕了,他们从内心里希望出现奇迹,比如粮食真能够翻番,粮食怎样才能翻番呢?地里的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条件和科学的种植方法,是不可能翻番的,但是人们却能够在实践中把锅里的粮食成倍成倍的翻番,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人们在那个年代里被逼出来的一种智慧发明,一种画饼充饥避实就虚的发明,一种图一时之饱的发明。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一股混合型的饭香扑鼻而来,它强烈地刺激着我的嗅觉,搅得我本已饥肠辘辘的胃囊倒海翻江。我急忙蹿进厨房,厨房里热气腾腾,母亲正在凉拌着一碟小菜,见我一副猴急的样子,便说,饭在锅里,自己去盛。


     我揭开锅盖,眼前呈现出泡松松的一锅饭,因为有红萝卜、南瓜、豌豆等参与其中,饭的颜色便显得五彩斑斓。也许是饿急了,也许是被饭的香味和颜色所诱惑,也许是那饭跟我们曾经吃过的棉花糖一样入口即化的原因,总之,一碗饭三下五除二便被我吃光了。如果不是那一碟凉拌小菜作调剂,那饭实在是淡而无味,好看不好吃。


我问母亲这是一种什么饭?母亲说:刚学的,名叫“跃进饭”。我觉得取的饭名真是恰如其分,一斤米能煮满满一锅饭,够“跃进”的。后来我便留意母亲的烹制方法,并记在心中。

      

在一个假日里,乘家中无人,我想给父母一个惊喜,便学着母亲的方法开始烹制“跃进饭”。首先把灶膛里的柴火点着,然后从米缸里挖一碗米放在锅里慢慢炒。由于第一次操作没经验,结果因柴火大,米被炒焦了,一时间,满灶屋里乌烟瘴气,更要命的是那米竟着火了!我一阵恐惧,惊慌之余,突然想起母亲也曾因柴火大而迅速退火的情况,于是我急忙用火钳将灶膛里的余灰覆盖在火头上,火熄灭了,但是一碗米没了,我欲哭无泪,要知道,那可是我们一家人一天的正餐口粮啊!


为了弥补过失,我决定再尝试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按程序操作,小火炒米,等米色变黄,然后加足量的水,再把母亲事先准备好的各类瓜菜倒进锅里,改大火把水煮沸,再改小火等米充分膨胀,然后盖上锅盖,将抹布条浸湿,并围在锅与盖的结合处,最后利用余火将饭焖熟。就这样,我用一碗米的代价学会了“跃进饭”的制作方法。


事后,母亲居然没发现,还对我大加赞赏了一番,而我,庆幸之余,又懊悔不迭,第一次炒的那一碗米,要是没炒焦该多好!

 秤砣事件

      在高喊“赶英”“超美”口号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总是“超前”的,因为要赶超,就要跃进,所以缺什么就要加倍的补什么,比如缺粮,粮食就要翻番;缺铁,就要大炼钢铁。


提起这个“大炼钢铁”,可是值得说道一番的。我入小学时正赶上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大炼钢铁运动,我们的校墙上醒目地写着: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一天等于20年,跑步不停永向前。


在这些口号的鞭策下,人们围绕着学校操场上的几十座小高炉,昼夜不停忙忙碌碌。那浓浓的烟雾,笼罩着整个校园,那呛辣的令人窒息的烟气随风窜进教室。 


大炼钢铁是一种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全民参与的运动。当然,炼钢是大人的事,小学生在校方的动员下,承担着拾捡废铜烂铁的任务,谁捡的多,谁就会受到鼓励和表扬。一时间,整个大街小巷,屋里屋外,犄角旮旯处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为了得到表扬,在我们小学生中,便岀现了许许多多奇怪的事,凡是家中带有铁的东西,都有可能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这使得很多家长怨声载道,甚至投诉学校。我就干了一件十分奇葩的蠢事,为了完成任务,我翻遍了家中的角角落落,正当我为无铁可寻而发愁时,无意间发现屋后披厦的拐角处靠着一杆秤,那秤砣挺沉,不禁心花怒放,心想,立功受奖的机会到了。


我没用过秤,只知道秤的作用,却不知道秤的原理,当然也就不知道砣的重要性,于是,我便天真地认为随便找个什么物件吊在秤杆上就能当砣用了。在荣誉的诱使下,第二天早起,我偷偷地将那铁砣揣进书包,一改往日上学与父母打招呼的惯例,悄悄地溜出了家门。


事有凑巧,那天早上,一农夫挑一担柴草路过家门时被父亲截住,欲购买,便转身回屋取秤,却找不到砣,父亲好生奇怪,砣呢?向来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秤的,有秤无砣就不是秤了。父亲一着急便去问母亲,母亲回答得很干脆:“不晓得!”父亲“吔”了一声说:“难不成它长脚跑了?”


父亲虽没文化,但由于长期的生活历练,他对生活中一般性的突发事件,还是有着较强的敏感和应对能力的。他立马想到了我,并联想到大炼钢铁,于是便心急火燎地顺着我上学的路径追了上来。我刚进校门,便被他气喘吁吁地截住,挨了一顿臭骂,还好没挨打。


现在每每回想起这件事,不禁哑然失笑,都上小学了,咋就那么不懂事呢?

【附记】

“跃进饭”和秤砣事件都是特殊时代留下的深刻记忆。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滚滚向前,人们最终战胜了“自然灾害”,并渐渐地摆脱了特困时代的阴影,渐渐丰衣足食,生活质量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希望衣食无忧的日子能长久持续,那样才让人长久地心安,知足。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秤砣
敬畏一粒米
民间故事:女婿和丈人
全国第七届(2022年)“清明祭”海内外华语作品大展:李荣福
独角兽-古秤(组图)
【好看短小说】王小林丨秤钩弯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