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乐生 || 铜马驾风入梦来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顾乐生,74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庆市保健委“保健与养生”总编,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铜马驾风入梦来 

“马踏飞燕”,中国旅游标志。记得那年,我到新疆旅游,骄阳似火,当车子穿过茫茫的戈壁滩,抵达吐鲁番时,老远就看到吐鲁番旅游文化广场中间,花团簇拥着一个高大的纪念塔,塔顶上就有一尊铜奔马雕像。“天马”凌空,似乎在迎接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

铜奔马作为旅游纪念品,我第一次是在合肥“徽园”见到的,高约7厘米,长9厘米,翻制得惟妙惟肖,深得原作神韵,而且用锦盒包装,我甚喜爱,花二百元买回放在书架上。

第二年,世界著名慈善家陈敏颖先生来安庆,我将铜奔马赠送给了他。随后再想买一尊,一打听,原来就是近在咫尺的铜陵市生产的,我就去铜陵工艺品商店买回。

此后几年,凡是朋友喜欢铜奔马,我就转送。特别是遇到公司开业或子女升学,一匹铜奔马就是一件最精美的纪念品。但我书架上,也从不缺少铜奔马。没有了,就开车去铜陵再买。其实,为了省事,也可网购,但我还是坚持亲自到铜陵工艺品市场选购,一是想挑一件仿真度高的制作精良的铜奔马,二则也想增加点仪式感。

(作者供图)

在我把玩铜奔马工艺品这些年,始终存于心头的念想,是希望亲自去看看它母体的诞生之地。直到今年‪七月二十五日,读大学的外孙女放暑假,陪我一道成行,这个念想才终于得以实现。大三的学生也知道铜奔马出土在甘肃武威雷台。我们一下车,就直奔雷台。

“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标志,也成了武威市的城标了。所经街区处处可见“马踏飞燕”的身影,市中心凉州文化广场上耸立着高大的“马踏飞燕”铜像,就连公共汽车车身上都印有“马踏飞燕”图案。

当我们走进仿汉风格建筑的雷台大门时,抬头就见一个高耸的“马踏飞燕”雕像兀立在比两个篮球场还大的花坛之中。铜奔马由四根浅釉色大理石石柱高高托起,踏在印刻篆书“马踏飞燕”四个大字的正方形黑色大理石上。

花坛中红黄橙绿的花草如彩虹般环绕其四周,坛中立有一块半人高天然花岗岩石,上刻有“天下第一马”五个红色大字。花坛东西两侧是汉白玉汉代浮雕,花坛后面就是恢宏宽阔的“马踏飞燕”广场,两排四神图腾柱一直延伸到雷台观正门。

广场后部则露天陈列着整体放大了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铜车马出行仪仗,气势宏大,铸造精湛,蔚为大观。铜奔马“马踏飞燕”就摆放在阵列最前面的中间位置。这些艺术品都是出土在其身后雷台汉墓中国宝的复制品。

(网络供图)

雷台观坐北朝南,原名灵钧台,为前凉张茂所筑,后因台上修建了雷祖殿而名“雷台"。《资治通鉴》就有明确记载:雷台为东晋元帝太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因武威干旱少雨,为祈雨而建,雷台多供奉道教神灵,是凉州道教圣地。后来历朝历代均有修葺,以致呈现出现在的规模。

我们一跨进山门,就是三十级石阶,可直上雷台道观——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高近9米的夯土高台,美其名曰“步云”。宏大的雷台观古建筑群就建在这个高台上,古木参天,雄伟壮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台汉墓”就在台下东南角。其夯土墙上挂一块铭牌,上绘汉墓平面示意图,有文字记载曰:一九六九年九月,当地农民在此挖防空洞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号汉墓,出土了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等二百三十一件珍贵文物。现墓门洞开,可进去参观,既然来了,我还是饶有兴趣地进去看了看。

外孙女在门前浏览简介。等我出来,外孙女问:“墓里有什么东西?”

“什么也没有,墓道、墓室空空如也,只有几块说明(牌)。”我指了指外孙女面前的“雷台汉墓简介”说,“就跟简介上说的一样,是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年)大型砖石墓。只知道墓主姓张,具体不知道是谁。因出土文物丰富,被史学界誉为‘地下博物馆’。其中尤以99件铜车马仪仗俑和铜奔马‘马踏飞燕’最为珍贵。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一时享誉世界。”

“‘马踏飞燕’和铜车马仪仗俑现在存放在哪里?”外孙女问。我亦不知,只得问雷台汉文化博物馆管理人员,他们回答:“出土原物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网络供图)

我们一出兰州火车站,站前的“马踏飞燕”(指示牌)就指引着我们直奔甘肃省博物馆。

在甘肃省博,我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铜奔马。外孙女也很兴奋,因为其造型太优美了。在独立玻璃展柜里展出的铜奔马,被放在饰有祥云的透明水晶玻璃圆柱顶盘上,呈腾空奔跑状。它高一尺左右,长约一尺五,矫健俊朗,在汉画像砖上我曾见过,典型的汉代凉州骏马胚子。铜奔马三足腾空,仅右后蹄踏到一只飞鸟身上,动感十足。

我迎着马头看,铜奔马有一种势不可挡之雄姿,马啸河西,飞奔而来。其蹄下鹰隼双翅撑地,回首惊顾,只是无法挣脱。从侧身看,铜奔马只顾狂奔,前后蹄凌空,右后蹄踏到鹰隼,也全然不顾,你看它昂首甩尾,轻快如风,表现出河西走马对侧步腾飞的特征。

“马踏飞燕”只是郭沫若同志为铜奔马起的一个名字,其实它还有许多美好的名字,如“马超龙雀”、“凌云奔马”、“马踏飞隼”、“鹰鹞掠马”、“汉风马韵”、“马啸河西”等等。每个人对艺术品都有一种天然的独特审美情趣,何况这件稀世珍宝?

外孙女看我在铜奔马前转来转去,指着身后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说:“爷爷,您看这阵列?”

“玮,你看这铜奔马,它和那静态的铜马阵列之间差别很大,后者虽然有阵势,但它不会引起你共鸣,而铜奔马不仅展示出马奔跑时的肌肤腠理,而且还能展露出马的个性。”

“马的个性?”外孙女又仔细地看了看铜奔马说:“看不出。”

我说:“你看这匹凉州骏马,决不是一匹狂飙而来的战马,它没有萧杀之气,而是一匹来自草原的独立精灵,在奔跑中尽享自由,全身透出的是蓬勃的生命力。铜奔马虽然距今1800多年了,你看,它周身包浆完好光滑,就像奔马身上刚渗出的一层淡淡的汗珠,更彰显出天马的活力和踏云而来的神韵。”

(网络供图)

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匹铜奔马肯定是出自当时我国顶尖的雕塑家之手,对奔马,他观察得是何等仔细,把握得是多么准确,就是19世纪70年代连闪摄影鼻祖——英国摄影师爱德华得·麦布里奇呈现的马儿飞驰的瞬间,也没有眼前这匹铜奔马奔跑的动势精彩。   

铜奔马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享誉世界,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象征。而我更喜欢它“天马行空,无所羁缚”的自由开放的个性和那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虽然,我早已离开了铜奔马展厅,但它那矫健精美,昂首啸鸣,三足腾空,一蹄蹬鹰,一刹那间,天马驾风而来的神形还常常潜入我的梦中。残梦如血,那是大汉王朝夕阳的余晖。风弛电掣而来的凉州骏马为我们带来了建安风骨,带来了乐府民歌。动荡纷争的时代虽然凐没了前代王朝的豪宅美坟,但是,千百年的文化光前裕后,迎来的是文学艺术又一个辉煌的时期。

(作者供图)

顾乐生相关作品链接:

我与文老父子的传奇

终南山邂逅千年古银杏树

我的母亲

凉州贤孝如甘霖

【版权声明】本篇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踏飞燕·铜车马仪仗俑·雷台观·雷台汉墓
【组图】雷台汉墓的铜奔马和铜车马
河西走廊游记之---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雷台
99件车马俑,重千斤!武威雷台汉墓除铜奔马外,还有这些铜车马
承德市区南口的马踏飞燕出土五十年了,你知道马踏飞燕是错的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 雷台汉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