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璩向东 || 最后一片梧桐叶掉落了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璩向东,江西余干人,中学教师。2006年退休后赋闲在家,乐于读书和爬格子,寄人生喜怒哀乐于笔端。曾在璩氏家族西安网和“黄金埠之窗” “赣东乡村”等公众平台发表作品多篇,重要代表作:(散文)《走进秋之七0河森林公园》《雨后茶香思祖地》《重阳洲岛赋》等;(小说)《第二次牵手》《魂断松山湖》等;(诗歌)《相约枫林》《同游干越城组诗》《雾霾愁》等;(考证文章)《侯墓之迷》《试为蘧改璩之说正名》《贵溪暨余干璩氏源流综述》等。

最后一片梧桐叶掉落了

家门前一棵古老的梧桐树掉落了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之时,被病痛折磨了十六年的老伴离他而去。头发花白、赋闲在家的退休教师周鹏程先生,时时感到有一种极度的悲凉与孤独之痛吞噬着他的灵肉。


      周先生记得 ,这棵梧桐树是他的奶奶栽种的,虽然历经风雨近百年,但现在更加苍劲挺拔,一到春夏枝繁叶茂。那片片不尽相同的树叶绿得似乎要流出油来,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梧桐树花开正盛的那一年,二十岁的周先生迎娶了芳龄十八岁的美丽的妻子吴灵秀之后,夫妻俩开始了艰苦奋斗,相濡以沫,生死相随的人生之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经干爹牵线搭桥,周鹏程穿着向堂叔借来的一身半新的棉衣,去红岭古镇老街相亲。情窦初开的少女吴灵秀一见清瘦英俊、一身儒雅之气的他,羞涩的红云涌上脸颊,腼腆地点头表示同意。


      俗话说,栽禾看秧,嫁女择郎,灵秀的堂伯堂母也看中了这位教书郎,赞成这门婚事。


      周鹏程却诚实地表白:“我在本村小学教书。我家很穷,只有三间低矮破旧的瓦房和一些粗陋陈旧的家具。我还有一个身体不好的六十多岁的奶奶要服侍。我现在必讲清楚,以免你嫁给我之后而后悔。敬请你们现在慎重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吧。”


     “多谢你告诉我这一切!我家也穷。我有一双手,我不怕吃苦。今后我们靠自己勤劳苦干,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月老的红线终于将一对心心相印的青年男女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新婚之夜,夫妻俩情意缱绻,有说不完的话:

      “灵秀,我五岁时父母双亡,我八岁时爷爷又不幸去世,后来是奶奶靠纺纱卖和帮富人家洗衣做饭当佣人将我一手拉扯大的,并送我读了五年私塾。奶奶吃尽了苦头啊!”


      “鹏程,我知道你说这些话的意思,你放心教你的书,我会好好地服侍奶奶的。我也是幼小时就失去了父母,是堂伯将我养大的,我晓得人要报恩,人要尽孝。”

        ………


      新婚第二天,周先生善良贤慧的妻子灵秀就开始料理家务。她不但洗衣做饭,端茶送水,将奶奶服侍得舒舒服服,而且特爱清洁,特别勤快,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陋室、厅堂收拾整理得井井有条熨熨贴贴,将门窗桌椅擦洗得一尘不染。


     《易经》的精髓有三句话,其中之一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思是说,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那就没有不吉利的事。这就是“天助自助者”。正是灵秀所说的:“今后我们靠自己勤劳苦干,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灵秀自进门以来,独挑家务重担,让丈夫埋头教书,潜心做学问。她纺纱织布,养鸡养猪,筹划耕田种地之事,配合丈夫以“宽容、独立、坚强”之六字经教育子女……


由于她懿德为范,辛勤操劳,勤俭持家,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拆除旧房,盖了四一厅的新瓦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双喜临门,不但二子一女相继考上了一本名牌大学,又建造了三层高的三室一厅的框架式漂亮楼房。终于,一个贫穷的家庭走上了富裕之路,加上子女皆有出息,这样的家庭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自然声名显赫。

灵秀为人真诚热情,富了之后,乐于助人。左邻右舍,妇孺老少若碰到了特殊困难,她都会伸出援手救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因此深得乡村们的爱戴和称赞。

       灵秀没有文化,鹏程在本村村小教书期间挤出时间教妻子读书写字。他后来带薪在南明师范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获得了大学本科毕业证,嗣后被调往红岭中学任教高三尖子班的语文,并担任高三语文教研组的组长。


每到双休日,他就急急忙忙地赶回离学校5千米之遥的家中,继续教妻子学完了初中语、数二门课程。聪明好学的妻子很快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由一字不识的文盲,变成了粗通文墨的知识女性。她逢人便夸:是我家先生教我,使我有了文化,我真幸福!从此,她不再亲切地直呼丈夫的姓名,而是骄傲地称丈夫为“先生”。


     先生,旧时之师者,是一个称谓,是一份修为,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千年之前的范仲淹曾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他对博学鸿儒的诗意礼赞!今天妻子称丈夫为先生或丈夫称妻子为先生都没有过时,也并不守旧,而是一种高雅的行为,既寄托了她(他)对丈夫(对妻子)海洋似的深情,又表达了她(他)对丈夫(对妻子)高山仰止般的崇敬。


      生老病死是谁都要经过的。然而对于灵秀这样的好女人来说,死亡来得快了些。


      那时她刚满61周岁,突然头晕,半身不遂,周先生急忙送她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病症。她的儿女们火速将母亲送往上海华山医院治疗。儿女们无法丢下各自的工作,周先生只好独自一人陪护老伴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医院主治大夫告诉他:人一中风,无法根治,只有带药回家慢慢调养,防止病情恶化。你收好处方,今后按处方买药服用。


      回到家中,周先生做好一切家务事之后就时时劝导老伴,和老伴聊天,问寒问暖,逗她开心,力图使老伴摆脱思想上的焦虑,达到心情平和的良好状态。


       365天,不论寒冬酷暑还是春暖秋凉,只要天气良好,周先生就要用轮椅推着老伴透透气,散散步。让她朝看磅薄日出,晚看夕阳红霞,欣赏大自然的旑施风光,愉悦地过好每一天。


冬天,每达到一周的时间,他就开动电热水器,在浴盆中放满热水,帮老伴洗头洗澡,替她换上干净带有香气的鞋帽衣袜,使她清清爽爽,舒舒服服。


       每晚就寝,他都要和老伴同床共枕,按摩她偏瘫了的左边躯体,直至她在清洁干爽的被褥中安然入睡。


       一日三餐,他参照菜谱创新,变着花样做适合老伴口味的饭菜,让老伴多吃一点东西,补足营养,增强她的体质,帮她战胜病魔


       每天早上,他用轮椅推老伴到窗前,满足她观看门前梧桐树花开叶落的要求,这已成了习惯,从未间断过。

一到秋风萧瑟,梧桐叶落之时,老伴就会伤感地对他说:

      “先生,我这样没有生活质量活在世上,不但没有意义,还拖累了你,你太苦了!我不知何时会像最后一片枯黄的梧桐叶一样掉落,归于泥土。我真盼望这一天早些到来。能如此,我就会得到解脱,你也卸下了服侍我的重担。这是一种福分啊!”


      “灵秀,你为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现在应当享享福。有我在,你会活得很好,为什么要想早一点死呢?你就忍心抛下我,让我孤苦地活在尘世中吗?”


      “先生,人总是要死的,你我不可能同时而亡,总有先后。你这样殚精竭虑、毫不厌倦地服侍我,我于心何忍?我知足了,死而无憾!”


      那年清秋的一天早上,坐在窗前轮椅上的老伴平静地对丈夫说:“先生,我快要走到生命的终点了,时间恐怕就在最后一片梧桐黄叶今晨掉落后的一两天。”


      鹏程看到老伴脸色苍白,印堂发黑,当即握住老伴的手把脉,感到其脉膊跳动微弱缓慢且没有规律,确实到了油尽灯灭的境界。他心中一沉,强忍着悲痛安慰老伴不要胡思乱想……


       他急忙将老伴推回房间,安顿她在床上躺下后,用手机发短信通知儿女们:母亲病危,速回送终。


       第二天向晚,儿女们全家大小急急忙忙地赶了回来,见到了弥留之际的母亲,个个伤心不已。


       第三天上午,灵秀与世长辞,享年77岁。周先生俯身含泪亲吻了老伴的脸颊,和老伴作了最后的告别。


       他特别交代儿女们挖一座双棺冢,他死后要和妻子同穴,永不分离。


       周先生含辛茹苦地服侍老伴,整整坚持了十六年。


       老伴走后的第二年,春夏之交之时,周先生来不及过80岁生日,也追随妻子而去了。


       孝顺的儿女们满足了他死后与妻子同穴,天荒地老永不分离的夙愿。他现在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与妻子举案齐眉,享受琴瑟之乐矣!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梧桐树下,那珍贵无比的情
散文诗||梧桐树下
老伴每天陪伴患癌妻子爬山游玩 妻子奇迹恢复良好(1)
家暴妻子三十年:妻子骂次母亲就打一次,到底打的对不对?
朱芳丨又见桐花开(散文)
【我的乡情102】斐然:奶奶的梧桐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