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周鸣:《读《新世纪诗典》,写不一样的诗》

读《新世纪诗典》,写不一样的诗

周鸣

两年前的一个午后,在本地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我第一次看到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第一季),记得当时刚翻看了几页,就沉迷其中,内心似乎被触电了,在击节赞叹中爱不释手。是啊,一个早已年过不惑,在诗歌写作上开始陷入困境,所谓的业余诗人,看到这样一本选编角度新颖、目光敏锐、点评精妙,堪称现代汉语诗歌典范,如此高精尖的选本,怎不叫人喜出望外呢?

其实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反思和怀疑自己的诗歌创作。因为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已逐渐将我的写作带入了死胡同。“乡村题材”、“乡土诗人”、“从童年出发”、“故乡情怀”、“草木情结”,这些熟悉而固定的字眼,已把我紧紧地捆住了,仿佛我命中该写的就是这类作品,让我在有点沾沾自喜的同时,不知不觉在自己的额头贴上了撕之欲痛的心灵标签。这对于天性有限,又想在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我来说,无疑是致命和痛苦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乡土题材"和"故乡情结"等有什么不好,而是读了《新诗典》后茅塞顿开,扩展了写诗的的视野和思路,更着重于现实和当下,让我在日常诗写中追寻鲜活的“事实的诗意”。正是受到《新诗典》启发,我的诗歌创作开始多点开花,尤其是能更加娴熟地运用口语这种先进的诗歌语言,远离了泛抒情写作,自觉有脱胎换骨之感。

感谢在我创作生涯的关键时期,有幸遇到了能校正自己写作方向的《新世纪诗典》,遇上了伊沙老师。在细读完《新诗典》(第一季)后不久,我就向伊沙的邮箱投稿了,数次不中,我怀着屡败屡投的心态继续投寄,终于在今年7月10日那天上午,收到了大诗人伊沙的回复,他选中了拙作《草之仇》,当时看到好消息后的兴奋和激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使我更坚定了坚持现代诗创作的信心。

在浸泡于《新诗典》的这些日子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伊沙本人的诗观、立场、品格及其选诗的视野、胸怀、远见,极大地激发了许多在场和不在场的诗人们对现代汉诗写作的痴迷、依恋和怀想,以及各种与当下诗坛平庸现状的格格不入和针锋相对,必将成为推动汉诗更快更好更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坚信在很长时间内,《新诗典》都会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一段诗歌史上不朽的佳话。

                                          2014年11月10日初稿

                                          2021年3月22日修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君儿:​向新诗百年祭巨献的重礼《当代诗经》
《新时代诗典•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集》入选诗人作品展:杨君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李岩#(17.0)
全国著名诗人作品集《中华世纪新诗典》​麦健华入选诗三首
杜甫诗歌好在接地气
罗振亚:21世纪新诗整装再出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