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人不识尔朱荣 纵称英雄也枉然(敕勒悲歌 番外篇)

《敕勒悲歌》写到了第40集,尔朱荣这个历史人物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来有些朋友对我笔下尔朱荣的形象有些不认可,觉得我把尔朱荣写得过于正面了,有洗白之嫌。

二来我自己也觉得尔朱荣这个人物还有一些我想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

所以,就趁过年放假,索性专门写一篇关于尔朱荣的文章,作为番外篇吧。


尔朱荣是北魏末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出现可以说是对过去百余年历史的总结,也可以说是此后百余年历史的开端。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尔朱荣的一生:

尔朱荣,字天宝,是北魏末年生活在山西北部秀荣川(今山西忻州北)一带的羯族部落“契胡”的首领,与后赵的石勒、石虎同出一源。

北魏崛起之初,尔朱荣的先祖率领族众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效力,在北魏攻灭慕容垂的后燕以及对后秦的作战中立下大功。

此后的百余年,但凡北魏有战事,尔朱家族要么积极响应朝廷征召,派部落子弟入伍参战,要么贡献马匹,支援朝廷。

故此,北魏立国百余年,尔朱家族始终与国休戚,作为大魏的北方藩篱守御边疆,世代承袭梁郡公的爵位。

作为部落酋长,尔朱荣三十岁以前一直在塞北生活。

史书记载,尔朱荣“洁白美容貌”,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帅哥,并不是满脸横肉的土匪形象。

尔朱家族与北魏皇室一直联系紧密,尔朱荣的妻子北乡长公主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孙女,文成帝拓跋濬的侄女,献文帝拓跋弘的堂姐,孝文帝元宏的姑姑,宣武帝元恪的姑婆,孝明帝元诩的太姑婆,这样算来,尔朱荣的辈分其实还挺高的。

同时,尔朱荣的大女儿尔朱英娥被孝明帝元诩选入后宫封为贵嫔,所以,尔朱荣还是货真价实的国丈大人。

当然,尔朱荣对这些虚名是没有兴趣的。

三十岁以前的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喝最烈的酒,骑最快的马,猎最凶猛的兽,陶醉在最欢快的北地胡人歌舞之中。

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之经营有方,尔朱家族从事的畜牧业极为兴旺,史书记载他家“畜牧蕃息,牛羊驼马,日觉滋盛,色别为群,谷量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牛羊驼马多到数不过来,只能一种颜色的牲畜养在一个山谷中,足足养了十二个山谷之多。

如果天下太平,也许尔朱荣就要像他的祖辈那样,做个富家翁度过一生。

但天不负尔朱氏,就在尔朱荣三十岁那年,塞北爆发了规模浩大的六镇之乱。

关于六镇之乱的原因,我在正传第十七集《六镇之乱》中有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阅。

简单来说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以后,位于塞北的六座军镇日益被边缘化,数十万镇兵经济上饱受盘剥,政治上晋升无望,文化上惨遭割裂,人格上备受歧视。

日积月累下,终于爆发了西起内蒙古巴彦淖尔,东至河北张家口的大规模军事叛乱。

也正是这场大乱,彻底改变了包括高欢、宇文泰在内无数历史人物的命运。

其中,第一个乘势而起,走上历史舞台的,就是尔朱荣。

北魏朝廷为平定六镇之乱,曾先后派出多路大军前来征讨。

但六镇叛军不同于历史上一般的农民起义,他们本就是国家正规军,而且由于镇守塞外,长期与柔然等各胡人部落作战,保留了较强的战斗力,令负责平叛的朝廷大军相形见绌,一败再败。

但尔朱荣却在平叛过程中一枝独秀,大放异彩。

倚仗本族契胡骑兵严明的军纪、极强的战斗力、优良的装备、血浓于水的团结,以及尔朱荣过人的军事天赋,尔朱家族屡立奇功,成为朝廷平叛的主力军。

尔朱荣也由此迅速升迁,被朝廷敕封为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恆朔讨虏诸军事、假抚军将军,一跃成为北方举足轻重的实力派。

塞北六镇之乱持续三年,最后在北魏朝廷与柔然大军的联手镇压下,终于被平息,二十多万六镇叛军尽数归降。

如果一切到此结束,尔朱荣也许只能止步于山西北部的一个地方军阀,就此终老塞北。

但上天没有厌弃动乱,临朝听政的胡太后昏招迭出,再次给了尔朱荣进一步崛起的机会。

朝廷因为对归降的六镇叛军心有余悸,认为他们远在塞北不便管理,贸然将他们全部迁往河北的保定、衡水、沧州一带“就食”。

但这二十多万以鲜卑人为主的叛军,除了会骑马射箭,哪有什么生活技能,特别是迁徙到以农业为主的河北,更是完全无法适应。

加之朝廷的移民安置措施一概没有,广大叛军无房无地、无衣无粮,于是怨声载道,就在叛乱平息仅仅三个月后,又在河北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叛乱。

此时的尔朱荣野心已经悄然滋生,不断膨胀,趁着朝廷焦头烂额应对河北大乱之际,开始迅速扩充地盘,增强实力。

他悍然出兵占据了肆州(今山西忻州),公然驱逐朝廷官吏,自己任命刺史,此后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北捍马邑,东塞井陉”,俨然成为北魏的国中之国。

更关键的是,他广招天下豪杰,后来在历史天空中大放光芒的贺拔胜、贺拔岳、高欢、侯景、斛律金、侯莫陈悦、李弼等一大批英雄豪杰都陆续投奔到了他的麾下。

就在尔朱荣的事业蒸蒸日上,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却苦于没有理由和借口进一步做大做强之际,一件大事的发生给了尔朱荣冲出山西,问鼎中原的机会。

北魏帝国的皇帝、尔朱荣的女婿孝明帝元诩被自己的亲生母亲胡太后毒杀(详见《敕勒悲歌》第二十五集《双雄际会》)!

元诩暴毙后,胡太后先是用元诩刚出生的女儿冒充男婴继位,三天后又将其废除,改立三岁的幼童元钊为帝。

一系列荒唐滑稽的鬼畜操作令天下人瞠目结舌,无不摇头叹气。

尔朱荣敏锐地意识到时机来临,立即以为孝明帝报仇和“清君侧”的名义,率八千契胡铁骑南下,进攻洛阳。

在攻入洛阳之前,尔朱荣秘密将孝文帝之孙、北魏第一贤王元勰之子、时年二十一岁的长乐王元子攸接出洛阳,拥立为帝,史称北魏孝庄帝。

孝庄帝则投桃报李,封尔朱荣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孝庄帝元子攸在年纪、血统、口碑、人脉等方面相比胡太后拥立的小皇帝元钊具有明显优势,尔朱荣手握这张好牌,立即在名分大义上占据了上风。

再加上胡太后的种种倒行逆施,北魏朝廷上下人心涣散,号令不行,尔朱荣大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洛阳。

这时手下将领费穆向尔朱荣建议,朝廷权贵素来歧视北方胡人,如今不过是在契胡铁骑的威慑下,才假意臣服,并非真心。必须进行一场大屠杀,来树立威信。

尔朱荣当即同意,以迎接孝庄帝为由,将洛阳文武官员两千余人骗至洛阳西北的河阴行宫。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尔朱荣命人将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元钊抛入黄河淹死。

又痛斥众官员贪污腐化、无所作为,导致天下大乱、孝明帝惨死。

然后一声令下,将二千多名文武官员尽数屠杀,史称“河阴之难”(详见《敕勒悲歌》第二十六集《血色河阴》)。

也许是杀红了眼,失去了理智,尔朱荣陷入了疯狂,紧接着又干了三件事:

一是派人闯入行宫,将孝庄帝元子攸的哥哥元劭、弟弟元子正杀死,将元子攸囚禁;

二是逼人撰写禅位诏书,又命契胡军士大叫:“元氏即灭,尔朱氏兴!”

三是为自己铸造金人(按照北方胡族铸像问卜的传统,铸像成功就表示上天同意,大事可成),可惜连续四次铸造均告失败。

尔朱荣并不甘心,又命人焚香占卜,但占卜结果仍不如意。

这时尔朱荣渐渐冷静下来,也觉得天心难测,吉凶难卜,再加上手下大将贺拔岳的劝阻,就放弃称帝,向元子攸请罪。

元子攸一介傀儡当然不能把尔朱荣怎么样,只好佯装宽恕。

两人在河阴行宫对天盟誓,永远信任对方,永不背叛。

此后,元子攸与尔朱荣进入洛阳,开始重新任命官员,稳定朝局,并着手应对各种叛乱和危机。

此时北魏辽阔的国土上,主要有六大危机:

一是河北的叛军葛荣,在兼并其他叛军后,拥兵百万围攻邺城;

二是南梁大将曹义宗趁火打劫,出兵围攻荆州;

三是山东的叛军邢杲,拥兵十多万,盘踞在济南、潍坊一带;

四是北魏泰山太守羊侃发动叛乱,正在围攻兖州;

五是北魏宗室元颢投降南梁,南梁皇帝萧衍命陈庆之率军保护元颢北上,进攻洛阳;

六是关陇一带的叛军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围攻长安。

尔朱荣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决定先从葛荣入手。

他亲率七千契胡精锐铁骑,从滏口东出太行,闪击邺城,一战击溃葛荣数十万大军,生擒葛荣,河北平定(详见《敕勒悲歌》第二十九集《血色河阴》);

接下来,尔朱荣命大将费穆驰援荆州,大破南梁军,生擒梁军主帅曹义宗,押赴洛阳;

命于晖、高欢赴兖州,击败羊侃,解了兖州之围;

命元天穆、侯景赴济南,击溃邢杲叛军,擒杀邢杲,山东平定;

命侯深、独孤信赴幽州,擒斩葛荣余部韩楼,幽州平定;

又亲自率军在洛阳击败元颢,收复洛阳;

并在嵩山借山洪暴涨的机会,一举消灭南梁七千白袍军,迫使陈庆之化妆为僧,逃回南梁。梁军将领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被俘归顺尔朱荣;

最后命尔朱天光率贺拔岳、侯莫陈悦以及李虎(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宇文泰(北周太祖文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外曾祖父)、李弼(后世瓦岗寨蒲山公李密的高曾祖)等西征关中,剿灭万俟丑奴,关陇平定。

可以说,尔朱荣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内,将北魏所有国土重新打了一遍,境内所有叛乱彻底荡平!

尔朱荣也因居功至伟,官至“天柱大将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随着天下恢复平静,尔朱荣与孝庄帝元子攸之间的矛盾却逐渐上升为北魏帝国的主要矛盾。

尔朱荣长期居住在晋阳,即山西太原,通过元天穆、尔朱世隆等人遥控朝政大权,说一不二,根本不把自己拥立的天子元子攸放在眼里。

比如他推荐的地方官人选没有被通过,他就命人将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赶走,让自己的人直接去上任;

比如他曾一度建议把洛阳周边的州郡官员全部换成自己的契胡族人,只是因为元子攸的坚决反对,没有实现;

比如有人向朝廷上书,要给尔朱荣加九锡殊礼,尔朱荣虽然拒绝了,但还是把这件事告诉元子攸,想看看元子攸是什么反应;

比如尔朱荣的一些部下公然扬言,天子应该禅位给尔朱荣,又到处宣扬晋州有王气,尔朱荣上应天心之类的谣言;

比如尔朱荣的女儿、元子攸的皇后尔朱英娥仗着娘家的势力,公然肆意辱骂元子攸;

比如尔朱荣有意将元子攸迁至晋阳,将元子攸亲近的大臣全部贬黜出朝廷......,等等等等。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使元子攸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心理压力极大。

此时,一群大臣聚集到了元子攸身边,他们有些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欲取尔朱荣代之;有些则是心怀忠义,欲帮助皇帝诛杀权臣,都极力怂恿劝说元子攸尽快对尔朱荣下手。

恰逢尔朱荣的女儿尔朱皇后身怀有孕,尔朱荣从晋阳赶来洛阳探视。

元子攸却通过尔朱荣身边的卧底打听到,尔朱荣这次南下,必然会将自己带去晋阳,终于下定了决心。

元子攸命人将尔朱荣骗至宫中,埋伏的心腹武士一拥而上,群起攻之,尔朱荣在反抗中被元子攸一刀刺死。(详见《敕勒悲歌》第三十七集《惊天杀局》)

一代枭雄就此含恨而亡,终年三十七岁。

简单回顾了尔朱荣的一生,我们再来简单分析一下尔朱荣的正反两面。

先看正面:

首先就是尔朱荣的功绩。尔朱荣从三十岁投身北魏的平叛大业开始,身经百战,所向无敌,将困扰北魏多年的各路叛军全部消灭。

这个功绩之大,可以说在北魏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其次是尔朱荣的人生抱负。尔朱荣是一个极为积极进取的人,他虽然把北魏境内所有成规模的叛乱平定,功业盖世,但他没有丝毫满足。

从《北史》、《魏书》、《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可知,他的理想是平定荆襄、扫清塞北、攻灭南梁,使四海一统。

为此,他不分寒暑,长期进行军事训练,没有丝毫松懈。

再次,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就是他的吏治观念。

尔朱荣对贪污腐败、安于享乐极度痛恨,河阴之难时,他就大骂朝中官员“朝臣贪虐,不能匡弼”。

此后他又多次痛斥官吏的贪污享乐行径,比如他对元天穆说:“如今朝中大臣还是过于安逸宽纵,我恨不得把那些贪官污吏全部赶到猎场中去跟猛兽相搏!”

朝士犹自宽纵,欲令贪污朝贵入围搏虎。——《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八》

而且纵观《北史》、《魏书》、《资治通鉴》,你会惊奇地发现,在那个从上到下无不贪污受贿的年代,尔朱荣个人却没有任何贪贿方面的记载。

他的心腹尔朱世隆在尔朱荣在世时,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勤奋敬业、口碑极佳,但尔朱荣一死,就开始大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还有尔朱兆、尔朱度律、尔朱仲远等,在尔朱荣活着的时候,都是奉公守法,素无大恶。

而尔朱荣死后,就变得收受无度、疯狂敛财、贪婪残忍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难道尔朱荣一死,他们就集体突然心性大变吗?肯定不是!

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判定,尔朱荣在对手下人的管理尤其是廉洁管理方面,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才导致这些人在尔朱荣生前死后呈现出如此强烈的反差。

只是因为在河阴之难后骂名滚滚,即使有这种事,也不可能被公开记载,所以不容易被发现而已。

又次,是尔朱荣的人情味。

有人说,尔朱荣如此残忍的一个人,哪里会有什么人情味?你又在为他洗白!

其实尔朱荣是有人情味的,比如他对元天穆。

元天穆是什么人?不过是尔朱荣年轻时的一个朋友,因为趣味相投,结为兄弟,此后一直视元天穆为兄,始终尊敬有加。

元天穆只是北魏的一个远支宗室,在数以千计的元氏子孙中,并不算什么大人物;

而且自始至终他没有自己的独立势力,他所有的权力、威信都来自尔朱荣;

而且从陈庆之北伐,元天穆常遭败绩来看,他也没有很强的军事能力。

换句话说,在尔朱荣眼中,元天穆没有任何可供他利用的价值。

但尔朱荣始终把元天穆当做兄长,极为尊敬。

尔朱家族子弟如果有人冒犯了元天穆,尔朱荣必然痛加惩处。

比如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就因为得罪了元天穆,被尔朱荣重责,故此这些骄狂不可一世的尔朱子弟无不对元天穆毕恭毕敬。

所以说,尔朱荣对元天穆是真心诚意的兄弟之情,而不是有些人说的,元天穆只是尔朱荣的一个狗腿子。

其实这也很正常,我一直相信,无论地位多高的大人物,一定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绝不可能真的做到六亲不认。

元天穆就是尔朱荣青春岁月的情怀印记,两人之间的友情相当真挚。

其实说尔朱荣有人情味,还有一个明显体现。

比如河阴之难前,尔朱荣专门派人去给几个朝廷大臣传话,叫他们留在尚书省值班,不要来河阴迎驾,使他们逃过了一劫。

这些人有些是曾经对他赏识提携过的,比如江阳王元继;

有些是素有贤名,正直敢谏的,比如吏部尚书、左仆射元顺和尚书右仆射元谌;

以及曾经为北方受歧视的胡人仗义执言的,如谏议大夫山伟、卫尉少卿孙绍、光禄大夫辛雄等,都被他专门留在了洛阳。

可见,尔朱荣并不是一昧嗜血、完全没有感恩之心的野兽,他也有自己的人情世故和是非判断。

另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尔朱荣的人情味。

有一次,尔朱荣问所有人,我死之后,谁能统御我的军队。

大家都说只有他的侄子,契胡猛将尔朱兆可以。

尔朱荣却说,尔朱兆不行,他最多只能统帅三千骑兵,真正能统帅我大军的只有高欢!

又告诫尔朱兆千万不要与高欢为敌,否则终将被他制服。

荣曰:“此(指尔朱兆)可统三千骑,堪代我者,唯贺六浑耳。”因诫兆曰: “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

但尔朱荣在看出高欢胸有大志,异日有可能成为尔朱家族掘墓人的情况下,并没有杀掉高欢,以绝后患。

我认为,人情味在尔朱荣心里应该是发挥了作用的。

事实上,尔朱荣对部下虽然军令极度严苛,但身先士卒,赏罚分明,深得部下爱戴。

从尔朱荣死后,他的部众在洛阳城外嚎啕大哭,乞求奉还尔朱荣遗体来看,尔朱荣绝不是一个只知杀戮,毫无感情的冷血动物。

最后,是尔朱荣的尚武精神。

自从孝文帝迁都汉化以后,尚武精神被极大削弱。

而留在北方的各胡族部落却将尚武精神保留下来,尔朱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史书记载,他不分寒暑,坚持骑马打猎,平时刀矛弓矢不离左右。

从他的用兵方略来看,他既有出生入死的勇气和血性,又有军事判断的谋略和眼光。

这一点,是那些汉化之后的洛阳权贵望尘莫及的,这也是他在军事上取得一连串辉煌成果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讲一讲尔朱荣的负面。

首先最鲜明的,当然是他的残忍。河阴之难一口气屠杀二千多官员,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尔朱荣的残忍,绝对超越古今,无人能及。

其次是尔朱荣在政治上的低能。在河阴将两千多朝廷官员统统杀死,也就彻底失去了鲜卑宗室和汉人世族的支持,成了全天下的生死大仇。

可以说,在那个本质上是由世家大族统治国家的年代,政治上其实已经注定了败亡的命运。

而且他对治国理政一窍不通,朝会议事时,他却在殿外纵马驰骋,对朝政民生漠不关心。

在官员任命上完全凭借个人喜好,对制度典章也完全不懂,而这恰恰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养,可惜他完全没有。

再次是他的性格过于粗疏随意。

尔朱荣在洛阳时,依旧是按北方胡族的生活习俗,席地而坐,大呼小叫,开心时就引吭高歌,欢舞盘旋,唱胡曲、跳胡舞,被汉化后的洛阳权贵视为毫无修养的野蛮人。

同时极度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风险意识。

在元子攸紧锣密鼓准备诛杀大计的时候,尔朱荣已经多次收到各方面的预警,却始终置之不理,入宫只带数十名随从,且不持兵器,最后惨遭杀害。

身为权臣,却有这样粗疏随意、任性妄为的性格,欲要善终,岂可得乎?

最后来讲一讲大家都很关心,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尔朱荣究竟想不想谋反?会不会谋反?

关于想不想谋反,在河阴之难时是没有疑问的,答案就是——想!

从他干的那三件事来说,就是赤裸裸的要登基称帝,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后来直到尔朱荣被杀的这段时间内,还想不想呢?我个人认为——不想!

首先,契胡民族包括当时北方各胡族,对誓言非常看重。

从后来慕容绍宗在涡阳平定侯景叛乱时,仅凭当众发誓就使得侯景全军溃散归降来看,当时北方民族对誓言相当笃信,对上天也极为迷信。

尔朱荣在铸像和问卜都失败后,应该是相信了元子攸天命所归的身份,所以向元子攸宣誓,永不反叛。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教育,当然不会理解北魏时期的古人对誓言的笃信程度。

但我认为,尔朱荣这样一个具有浓重北方胡族性格特点的人,誓言对他还是有相当强的约束力的。

恰恰是汉化了的元子攸,对誓言视同无物,打了尔朱荣一个措手不及,才能侥幸得手。

其次,从尔朱荣的做法来看,也不像要立即篡位的样子。

尔朱荣明明白白的做法是把元子攸接去晋阳,禁止他与那些怂恿他对付自己的大臣见面。

我个人认为以尔朱荣残忍且粗疏的性格,真要篡位称帝,哪有这么麻烦,直接动手就是了。

正是因为不打算动手篡位,才会把那些人赶走,把元子攸带在身边。

这倒是有点像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巴不得把子女身边的坏孩子赶走,天天盯着子女,不让他学坏是一个道理。

真要篡位,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像《郑伯克段于鄢》一样,索性放任你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然后自己高度戒备,在你动手时趁机反杀,岂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所以,结合尔朱荣的所作所为,我认为后来的尔朱荣是没有篡位之心的。

那么尔朱荣将来会不会篡位呢?

我个人的答案是——不知道。

有人说权臣哪里会不篡位呢?

那还别说,伊尹、周公、霍光都是可以随意废立天子的权臣,诸葛亮也有这本事,都没有篡位。

有人说这些都是忠臣,怎么能比。

问题是这些都是后人评价的忠臣,当时当世,谁知道究竟是不是忠臣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如果尔朱荣后来真的没有篡位,那么千百年后的我们看到的,不就是另一个伊尹、周公、霍光、诸葛亮吗?

所以不好妄下结论的。

再退一步说,很多货真价实的乱臣贼子的权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终究没有篡位称帝,比如曹操、司马懿、司马昭、桓温,以及后世的宇文泰、高欢等,终其一生,也确实没有称帝。

所以我们更无法断言尔朱荣就一定会篡位称帝了。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尔朱荣该不该篡位称帝?

我的答案是——“该!”

为什么?因为这天下本来就是尔朱荣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他的功绩之大,堪比曹操,胜过司马懿,后世的杨坚、赵匡胤更是远不能比。

为什么杨坚可以篡位建隋,赵匡胤可以代周建宋,尔朱荣凭本事打下来的天下,却不能称帝?

再把视野放宽一点,除了秦始皇,其他如刘邦、刘秀、刘渊、石勒、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李渊、朱温、郭威、朱元璋,哪个不是反贼出身,靠造反起家?

为什么这些人可以称帝?尔朱荣却不可以?

为什么他们是明君圣主?尔朱荣就是乱臣贼子?

他不是不劳而获,靠钻营上位的小人,他是凭真本事,用自己本族的人马打下来的天下。

他如果称帝,别人不好说,至少远比司马炎、杨坚、赵匡胤要名正言顺得多。

何况,如果没有人当乱臣贼子,哪里会有改朝换代?中国历史也就得不到发展了。

所以,我认为尔朱荣篡位,并没有什么不可以,是完全应该的。至于以他低级的政治头脑,能有多久的国祚,那就不好说了。

好了,文章写到这里,尔朱荣这个人物也就说清楚了。

正如《魏书》所言:“苟非荣克夷大难,则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荣之功,茂乎!

再看看尔朱荣的部下:贺拔胜、贺拔岳、尔朱兆、慕容绍宗、高欢、侯景、窦泰、斛律金、独孤信、宇文泰、李虎、李弼、杨忠、侯莫陈崇......等等等等。

那么我说一句:“为人不识尔朱荣,总称英雄也枉然”,谁赞成?谁反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系列》尔朱兴亡之四:尔朱荣残杀百官与魏敬宗充当傀儡
北魏柱国大将军
【北魏一起坑杀二千余名朝官的惨剧】
激荡四百年:母子生隙胡太后毒死亲子,尔朱荣借机入朝干政
北魏孝庄帝是如何击杀尔朱荣的?详解元子攸发难,尔朱荣喋血宫廷
河阴之变始末:北魏七分之一的官员丧生,尔朱荣彻底掌控北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