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和制度
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和制度
[日期:2012-01-08]来源:  作者:付琛112]
 

 


  732年,图尔战役结束。帝国的扩张虽然还在继续,但似乎已经筋疲力尽了。此时此刻,从大马士革往四周看去,东起帕米尔高原,西抵大西洋,北到咸海,南至尼罗河上游,全成为帝国的领土。帝国的疆界已经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远远超过鼎盛时期的罗马。这时距先知去世整整百年,如果他还活着,看到如此广大区域的人民都成为真主的信徒,不知道是一番怎样的心情。


  这100年当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阿拉伯穆斯林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呢?首先是阿拉伯人自己,他们第一次被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加上昔日的劫掠传统,为阿拉伯人灌注了一种蓬勃的生气和惊人的热情,他们为这样的热情所鼓舞,为征服的意志所驱动,更为真主的庇佑而忘却死亡。这一切,在每个新生的游牧民族里都能看到,这是一种不断上升的力量,是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


  当他们以这种力量纵横驰骋的时候,发现周围的领土都处在对旧有统治强烈的不满当中。叙利亚人在拜占庭的压迫下饱受盘剥,更由于他们信奉了基督教中的支派,不为希腊正教所容,经济压迫之下又添上宗教的迫害。作为最有创造力的民族之一,他们的精神和肉体被拜占庭统治者的枷锁牢牢地捆住。埃及这个古老的民族,在阿拉伯人来临的时候,刚刚成为拜占庭的省份,拜占庭的皇帝和亚历山大的主教、总督想进办法降服他们,而埃及人坚守他们的一性论信仰,从而受到严酷的压制。伊拉克人,居住在肥沃的两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使他们不甘心受波斯人的统治。这些被压抑着的古老民族,在阿拉伯人到来的时候,以最热烈的姿态来欢迎他们,把他们当作解放者,而不是入侵者。


  敌对的各国,如波斯,如西哥特,他们各自的统治并不那么开明和稳固。当穆萨的军队未到之时,西班牙的哥特王国早已四分五裂。而赛耳德率领大军来到波斯都城忒西丰后,发现懦弱的皇帝和守军竟然早已奔逃而去。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宽容,也许是百年胜利的另一个原因吧!每当阿拉伯人的军队到达之后,给予当地居民总有三个选择:伊斯兰教、人丁税或宝剑。只要当地居民愿意接受不太高的人丁税,便可以保持过去的生活,他们的城市还在,他们的家也会受到保护,他们的信仰仍然可以继续,他们甚至可以自行管理内部的事务。这和过去奴役他们的拜占庭人、波斯人相比,已经非常仁慈了。当然,如果他们愿意成为穆斯林,就可以免除人丁税,享有穆斯林的平等待遇,起码一开始如此。最后才选择宝剑。所以,中东受压迫的民族纷纷归附在伊斯兰教的旗下,成为阿拉伯帝国的臣民。


  并不是所有的人民都会接受异族的统治的。在前进的路上,阿拉伯人也会遇到抵抗,有一项独特的战术使他们在战争中获得极大的优势,那就是驼队。自从公元前1200年,骆驼进入阿拉伯半岛后,就成为阿拉伯人最亲密的伙伴。正是骆驼,让阿拉伯人可以自由地穿行于沙漠。还记得“真主的宝剑”哈立德,正是以骆驼作为代步的工具,五天五夜,穿过浩瀚的沙漠,在18天急行军后,如天神般出现在大马士革。


  凡此种种,使得阿拉伯的领土和伊斯兰教的信徒不断增长。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历史,就是扩张的历史,在过去的100年里,无论是共和时代,还是倭马亚王朝,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各种各样的民族,都成为阿拉伯帝国的臣民,其中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叙利亚人、伊拉克人、波斯人、埃及人、柏柏尔人、哥特人、突厥人、印度人、中国人……


  如此广大的领土和如此众多的民族,帝国该如何管理他们呢?


  阿拉伯帝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保持了拜占庭和波斯帝国的原状。全国划分为五大邦,每邦由哈里发任命总督一人:


  (1)库法,包括伊拉克及伊拉克以东的穆斯林领土。


  (2)希贾兹,包括希贾兹、也门和中央阿拉比亚。


  (3)杰齐拉,包括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陆地的北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小亚细亚东部。


  (4)埃及,包括上埃及和下埃及。


  (5)非洲,包括埃及以西的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岛和附近的岛屿。


  每个邦之下,又可根据需要设立省,一省的军政长官,称为省督,一般由总督推荐,受总督的完全指挥,对他负责,比如古太白之于哈查只。总督们和省督们负责将邦省开支之外的税收结余上缴大马士革。在征服之初,合格的阿拉伯官员太少,政府人员主要沿用拜占庭和波斯时期的旧班底,官方语言则为希腊文或者波斯文。后来,随着阿拉伯语的普及和阿拉伯人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阿拉伯语逐渐成为官方语言。哈里发马里克在位期间,第一次铸造穆斯林—阿拉伯货币,以取代正在流通的拜占庭和波斯货币。当时的金币或者银币,上面的文字,也被替换成阿拉伯文。


  帝国各个城市都有穆斯林法官,由所在省的省督负责选任,对他直接负责。不过,这些法官一般只负责穆斯林的事务,异教徒则通过自治团体来治理。哈里发、总督、


  将军、省督都有自己的法庭,法庭的长官和中国的太守、县官相似,既负责审判,也管理当地的公共事务,如救济孤儿、管理宗教基金等。


  全国各民族则分为四个阶层:穆斯林阿拉伯人、穆斯林非阿拉伯人、非穆斯林的自由人(基督徒、犹太人、祆教徒)以及奴隶。这种分类始于正统派哈里发欧麦尔时代。


  阿拉伯人是穆斯林世界中的贵族,而先知出身的古莱氏部族,更是其中最高贵的。阿里家族、倭马亚家族都属于古莱氏部族。各地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和古代的贝杜因人一样,以他们纯正的血统为傲。一个阿拉伯女子和非阿拉伯人的结婚,会被认为非常不匹配。正统派哈里发欧麦尔,第一次将阿拉伯人登记在册,以便平均分配国家的收入,倭马亚王朝延续了这一点。这点和入关后的满清比较相似。


  穆斯林非阿拉伯人是指祖籍不在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正统派哈里发欧麦尔以铁腕驱赶非穆斯林离开后,阿拉伯半岛上只剩下穆斯林。他们和他们的子孙是唯一纯正的阿拉伯人。除此之外,所有的穆斯林都属于第二阶层。根据伊斯兰教的理论,他们和阿拉伯人是平等的。由于穆斯林不用交纳人丁税,皈依


  伊斯兰教的人越来越多,国家财政因此越来越紧张。所以在帝国扩张的后期,这批人实际上没有被当作阿拉伯人看待。但是,由于许多阿拉伯人迁到各征服地区,他们人数较少,渐渐被当地的居民同化,加上当地居民渐渐皈依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以至于各民族之间没有多大界限。由此形成了新的阿拉伯社会,阿拉伯人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了。


  非穆斯林的自由人,包括犹太人、基督徒、祆教徒和其他异教的自由民。他们以交纳人丁税换取阿拉伯人的保护。他们在法律上是第二等臣民。从被征服开始,基本上就过着自治的生活,有自己的法律、信仰、私人生活。但是,在政治、民政和社会事务方面,受到限制。


  社会的最底层是奴隶。这是古代传统的延续。先知穆罕默德是非常反感奴隶制度的,他曾经在公开的场合斥责过这种制度,并且说释放奴隶会使真主感到欢喜。但他无法废除这种制度,只能加以限制,如禁止让穆斯林成为奴隶。然而,一个奴隶皈依伊斯兰教却不能获得自由。奴隶的子女,如果他或她的母亲是自由人,或者得到自由人父亲的承认,便可以脱离奴隶身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史上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六大古帝国
带你一次性搞懂世界历史——阿拉伯帝国篇
穆斯林是如何席卷世界的
地狱之火挡住了阿拉伯帝国征服世界的步伐(一)
【世界史】阿拉伯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史前-632-1258)
【阿拉伯古代列国志】阿拉伯帝国(三):阿布•伯克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