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
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
日期:2012-07-17 12:26:00   作者: 来源:学习时报
  
    
段培君

  所谓非零和博弈,指博弈中各方不再是你赢我输的关系,一方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方所失,其中蕴含着参与者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能够获得“双赢”、“多赢”或“共赢”的结果。

  所谓零和博弈,一般指参与博弈的双方在斗争或竞争中是一赢一输的格局,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整个社会的利益不会因此而增加。在战争中,两方交战的关系往往是一种零和博弈。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实际点出了使用武力、发动战争的目标是战胜对手,赢得胜利,所带来的结果是一死一活或一赢一输的格局。

  战略概念提出时其基本含义是指作战的谋略和方法,是为了自我一方的取胜,或者说打败对手,其基本的思维和活动模式是零和博弈。要么是我胜利,要么是你胜利,媾和或平局只是偶然的或暂时的情形。即使到了近代,虽然马基雅维里把战略扩展到政治领域,但他的只要对目标有利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的论断表明,战略的活动模式依然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对战争,当然也是对军事战略做了政治学的解释,认为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战争在这里是以剑代笔。不论从战争的视野看政治,还是从政治的视野看战争,两者相通的视角表明,其基本的思维落脚点和采纳的活动模式仍然是零和博弈。

  然而,从战略到大战略的转变表明,军事手段不是最重要的和首选的手段。大战略强调手段的选择首要的是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而这些手段基本上属于间接战略领域。这一战略思想借用孙子的话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价值评估的梯度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一思想可以进一步地延伸为,在大战略的视野中使用武力、发动战争的零和博弈不再是首选的模式。

  不选择零和博弈的模式,首先是因为这一模式的成本高。如弗里曼所说,“国家通常发动劝说性的外交,而不是强制或武力的使用,是将其权力用于处理战略利益成本最低的手段。”与使用武力和战争相比,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的成本都比较低。

  不选择零和博弈,其次是因为双方可能无法实现零和博弈的我赢你输的结果,反而可能两败俱伤。如大战略的提倡者哈特所说:“冲突继续发展下去,最后还是弄得两败俱伤。如果敌对双方都还要在一个天顶之下继续生活下去,那么长久地坚持争斗,实在是毫无利益可言。”“一个国家,如果它把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那它也就不会有能力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因而必然使其前途不堪设想。”与其两败俱伤,那就不如选择一种双方都还有一定好处的和平结局。这可以看作是最低意义上的某种双赢模式。

  更严重的是,选择零和博弈模式的后果可能远远超出博弈双方的范围。哈特强调:“如果你把全部力量都集中起来,不顾一切地用去追求胜利,而不考虑战争的后果,那么你必然会使自己过分地精疲力竭,并在尔后的和平中得不到好处。而且,这样在战后建立起来的和平,必然是极不稳定的,甚至马上又孕育着新战争的胚胎。这是历史经验所一再证实了的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 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多达 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 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主要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达1万亿美元,物资损失总数达4万多亿美元,人员损失达5800多万。

  战争的实际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零和博弈的选择结果远远超出了博弈双方的预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惨结果使当时的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心有余悸地宣布:“战争 太重要了,不能完全托付给将军们!”这是因为一些将军们倾向于求胜,选择零和博弈模式而不计经济与社会后果地决策。大战略的提出及其对军事战略的理性管辖,大战略所要求的对军事机构实施政府大系统的理性管辖,具体地涉及了对零和博弈模式的理性评估和文明观照,实际上涉及了战略的文明转变问题。

  不选择零和博弈的模式,再次是因为技术和博弈手段的发展,使得人类必须放弃决战式的求胜选择,而有可能选择追求双赢的非零和博弈模式。由于核武器的发展,人类拥有了毁灭自己的手段。根据有关资料,世界上有8个国家成为“核俱乐部”的正式成员,有能力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可能高达50多个。截至1986年,全世界核弹头的贮存量有7万多枚,其爆炸当量相当于180亿吨 TNT炸药,地球上平均每人可分享 3.6吨。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一次大规模的核武器战争可以让 11亿人死亡。在这种现实面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以任何理由发动世界大战来取得所谓的一方胜利都是不可取的,如英国空军元帅斯里索尔所说,最近40年来,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总体战”已经过时了。在我们的时代再进行世界大战,那其结果将是集体自杀,人类的文明也将终结。

  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信息传递的范围和渠道,战略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减少,推动非零和博弈能够成为战略竞争方的首要选项。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各种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全球性协调机制日益增多,联合国的和平协调机制、WTO的贸易协调机制、各种国际组织、地区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都使得非零和博弈可以成为战略竞争方的首要选择。

  从更深的层面看,大战略的出现、从军事战略向发展战略的转变,尤其是这一转变在当代的表现,实际蕴含着人类在二次大战以后的基本价值选择和平与发展。这也被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实际上,大战略、以发展战略为重点的国家战略或全球战略,可以看作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战略学表达。因为这一表达的人文内涵,因为这一主题的展开和战略转变过程的推进,发展的人文目标越来越要求发展不应以排斥另外一部分人的发展为目标。换言之,发展战略不应以征服另一部分人,或破坏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目标。所以,解决发展进程中各种矛盾的首选模式不应是零和博弈,而是非零和博弈。从零和博弈向非零和博弈的模式转换,不仅应当在工具理性的层面上,而且应当在价值理性的层面上得到理解。

  正因为如此,当代战略活动越来越重视双赢乃至多赢的博弈模式,即非零和的博弈模式。所谓非零和博弈,指博弈中各方不再是你赢我输的关系,一方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方所失,其中蕴含着参与者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能够获得“双赢”、“多赢”或“共赢”的结果。中国外交所提出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对台关系中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都体现了非零和博弈的特点。对于资源的短缺,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科技获取新的资源或通过非零和博弈来协调其间的矛盾。即使是在环境问题上,随着人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具有零和博弈色彩的征服自然的口号也被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口号所取代。虽然在财富、资源、机遇都有限的某种封闭条件下,零和博弈仍然可能发生,但是从全球的基本趋势看,非零和博弈的战略模式无疑是首要的选择,是主导性的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零和博弈(纳什均衡):真的存在共赢吗?
《博弈论教程(第三版)》10第七章 零和博弈
战略文明转型中的全球治理
当你遇到“脑筋急转弯”考题咋办?——读《策略思维》有感
成年人世界想双赢,要学会这种思维方式
采购,有一种成功叫“优秀”的 供应关系| 网友来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