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借力灵感抓落实
作者:李文红
【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灵感,是指人在思考过程中忽然冒出且超越平时思考层面的想法。在部队建设指导中,无论是理解贯彻上级指示,还是执行落实法规制度,都要经历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普遍到具体的结合。这个过程直接体现主体的认知能力和智略水平,如何找准落实的结合点、突破口,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需要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性。这种抓落实的过程,一旦拥乘“灵感之翼”,往往能推动工作由量变到质变飞跃,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佳境。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灵感是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一个人触发灵感,往往是由于对某项事业、某项工作,高度热爱、深度钻研,废寝忘食、日思夜想,直至近乎痴迷癫狂状态而实现的思想飞跃。相传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为了鉴定耶罗王提出的鉴定新造金冠是否被搀假的棘手难题时,就连洗澡仍在苦苦思索,突然觉察自己进入浴盆后有水溢出、身体随之变轻,由此获得灵感,找到了鉴定金冠的方法,得出了浮力原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周期率20余年,如醉如痴,最终在梦境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由此可见,灵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的“异想天开”,而是潜心钻研、深思熟虑后的“曲径通幽”。正如钱学森所说:“人不求灵感,灵感也不会来,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其他两种思维的苦苦追求来准备的。”抓落实,需要的就是这种心无旁骛、专注执著的精神。如果我们工作中,能够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始终以饱满热情全神贯注、孜孜以求,灵感可能“喷薄而出”,难题将会“峰回路转”,落实必然“水到渠成”。
借力灵感抓落实,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著名作家夏衍认为:“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素材,从量变到质变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把握灵感就是把握机遇,这种准备就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灵感并非“天赋异秉”、“与生俱来”,仅仅有热忱有激情还不够,更多地要加强学习、探索与实践,既要精通本系统本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技能,更要广泛涉猎社会、历史、哲学、军事、政治、法律等各种知识,拓展认知视野,强化理论素养,通过知识与经验的“厚积薄发”,有效提升思维层次。
借力灵感抓落实,需要笃思立行的作风素质。笃思,即专心致志、勤于思考;立行,即坚决果敢、勇于实践。坚持笃思立行,就是要认定既有目标和方向,先谋而后动,动则雷厉风行,行则如期必成。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同样的任务、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条件,让不同的人抓落实,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究其根源,除了能力素质差距外,行为主体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是影响落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兵家历来强调,带兵先带作风,严军先严作风。借力灵感抓落实,倘若没有好的作风,灵感再多浮于空想,灵感再好止于设想,失去实践行动的支撑,落实只能是“海市蜃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给年轻人整顿一下学习作风
精选面试时简短的自我介绍合集7篇
实训总结通用版(2000字)
理论实践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是谁在先?
想要得到别人信服,用通过实践的结果来证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