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社会公益事业正是这种优良传统在现代的继承和弘扬,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和体现。社会公益事业通过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满足困难群体的迫切需要,进而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降低行政成本,增进社会福祉。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揽所有社会事务,一些微观社会职能可以交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依靠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增进社会福祉。二是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固然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但仅此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拾遗补缺,还能够软性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提升社会公德。因此,实现和谐发展,特别需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企业的责任和需要。我们中国人讲究饮水思源,企业更应该饮水思源。源在哪里?源在社会;水从哪来?来自社会。应认识到,企业参与公益事业不仅是责任所在,更是发展所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但不会拖累企业,而且会使企业经营得更好。可以说,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的经营要素之一。当今社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潮流,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重新定义。一方面,社会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兼顾环境和社会目标,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为了对日益突出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作出回应,保护自己的品牌与形象,企业更加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撑。企业越成功,消耗和占用的社会资源就越多。从公平角度讲,回报社会也就理所当然了。企业参与扶危济困,使穷人或不成功者有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参与新的竞争,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而社会和谐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促使企业成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主力。首先,企业家应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公益观。所谓正确的财富观和公益观就是:对外热心参加捐赠和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对内关怀员工,并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长期由政府包办,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较低;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限制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建立健全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机制。应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立法,完善公益慈善组织的运行标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调动企业和先富群体捐助的积极性。第三,社会各界应共同营造良好环境。很多企业家并非缺乏济世情怀,他们之所以在反哺社会时顾虑重重,是因为确实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果企业家们为社会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后不仅得不到赞扬,还会被指责为“作秀”或“出风头”,谁还愿意花钱买“恶名”呢?因此,发展社会公益事业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为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慈善排行榜看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
企业捐赠存在四种不理性行为
关爱特殊人群“让爱飞翔,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公益活动
齐心协力发展慈善事业 济贫扶困促进社会和谐
方陆:愿做公益事业中的一颗火种
王石:我是被动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