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小手:易延友们的自负和尴尬

何小手:易延友们的自负和尴尬

2013年07月23日 09:0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何小手

就李天一轮奸案,清华大学易延友教授抛出“强奸良家妇女比强奸陪酒女、陪舞女、三陪女、妓女危害性要大”的观点,各路人马“奔走相告”,针对此观点的驳斥、攻讦乃至人身攻击现象充斥网络。在舆论压力之下,易在微博向公众道歉。在此期间,这名来自学院的社会精英受到的声援极少,此类现象尽管并非首次出现,但它仍然让人唏嘘:为何学富五车的社会精英陷入孤立的境地,这是由大众的“反叛”导致的,还是精英自负的必然结果?

观察对易延友的批评言论不难发现,它们重申的是现代社会常见的观点,“受害人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戴着德治眼镜看待特殊人群,除此之外,也有人从法律依据驳斥易延友,但总体看,学术论争并非主流。易触犯的不是学术权威,而是普普通通的民众,后者尽管容易本着弱者伦理为弱者代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话,但显然此次语境有所不同,一名社会精英的学术主张中充斥着世俗经验,即便是常人,表达这样的偏见与歧视都理应慎之又慎。人们有理由发出这样的焦虑:今后来自底层的弱势群体,在维护自身利益时是否会受到社会精英的抛弃乃至鄙夷?

易延友及其支持者在自我辩护过程中,极其严肃地搜寻了大量支撑其观点的学术素材,此后针对其观点的辩驳出现新的讨论,有人认为,反对易的人不够务实,被斥为装×,有着浓厚男权主张的观点就此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对易的批判还在继续,白岩松认为,“冒犯公众比虚假新闻的危害更严重”,此观点遭遇不少批评,尽管易的观点过于偏颇,但在很多人看来,其言论自由也值得尊重。

过去几天,易延友在与反对者博弈的过程中,表现出十足的谵妄,他的手足无措和故作从容在公共平台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名有着近五万粉丝,发博数不到500条的法学副教授,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除却个人的因素,笔者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时代社会精英的公共表达。今天,有着济世精神的中国传统士大夫很难找了,取而代之的是精于学术的学者和有着一技之长的专家,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他们的奉献。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与大众沟通的问题,网络时代,如何避免因为对知识与理性的推崇而走向大众的对立面,值得知识精英反省。

过去个别知识分子遭受的攻击,一度让当事人感到委屈,他们在自我辩护的过程中经常提及其主张的知识依据。在与大众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单纯依靠知识权威,殊不知,如互联网这样的公共平台,并非单一的学术交流场域,一种观点所受到的褒贬不仅取决于它与学术权威的距离,大众情感、历史传统等因素同样会产生影响,社会精英如果一味踏空置虚,势必与民众渐行渐远

相关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武大毕业生写的,发人深省
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批判---读《知识分子与社会》
知识精英如何避免沦为“砖家”
博士群体遭遇"30不立"尴尬
大众认知如何被塑造:恐龙真的像侏罗纪世界那样吗?
科研人员做科普是「原罪」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