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社会的衰败与新生
乡村社会的衰败与新生[ 来源:《红旗文稿》 | 发布日期:2013-08-07 | 浏览(12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胡祥苏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一场衰败与新生的变革。其一,人口向城镇转移,村落空心化现象普遍。走进乡村,已经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农民,留守乡村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很大部分不会再回到村里生活。随着老年人的辞世,很多村落已经没有人居住。那些古朴的民居建筑东倒西歪,没有人光顾,也没有人愿意维修,任其在雨水冲刷中走向消失。其二,乡村传统文化失传。几千年来承传下来的乡村价值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沦陷”与“撕裂”,传统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快速地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民俗文化、手工制作技艺、表演绝活等,也一个一个被掩埋到历史的尘埃里。其三,乡村社会结构走向瓦解。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冲击下,以土地为依赖、以农耕生产方式为支撑、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经纬的传统乡村社会面临解构。人们不再主要依靠土地和农业生产经营来维持生计。由于人口流动和职业分化的原因,同一个村庄的人变得陌生了,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地缘关系逐步淡化和消解。

  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另一种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是小城镇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崭新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市场,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等,带给人们一种现代性气息。二是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由于国家加大交通建设力度,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呈网状覆盖广大乡村,很多偏僻的乡村也修通了水泥道路。乡村用电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接上了自来水。三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始涌现并显示生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势头较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即将呈现到人们面前的现代化新乡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可以预见,那将是一个工农融合、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一体化新型乡村社会。

  第一,大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于过去,乡村供电、供水、道路交通设施大为改善;而相对于城市,广大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这种城乡之间的“梯度差”,是阻碍城市资源进驻乡村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基础条件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加紧破除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篱栅”。现有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与城市工商资本、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的对接融合和自由配置,阻碍城市资源进入乡村,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势在必行。现有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又一道“制度篱栅”,是农民市民化的“拦路虎”。应当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城市与乡村统一的居民户籍管理,消除市民与村民的区分,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

  第三,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乡村小城镇。少数特大城市或城市群辐射与带动乡村区域面积毕竟是有限的。片面发展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必然导致资源的高度集中,进一步拉大城乡发展差距,致使大面积乡村凋零与荒凉。城乡一体化和新型乡村社会建设需要中小城市与乡村小城镇的支撑。只有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好、发展好,增强其产业发展功能、公共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人口集聚功能,城乡一体化的新型乡村社会图景才能变成现实。

  (作者:湖南省郴州市委讲师团主任)

(编辑:孙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 理论观点荟萃 ? 文库 ?
特色小镇建设的五个原则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师考试-考试大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健经济发展筋骨(城镇化)
陆益龙: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
新型城镇化与教育空间布局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