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深入民间成为一种习惯 ——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
让深入民间成为一种习惯——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发布日期:2013-10-07 | 浏览(105)人次 | 投稿 | 收藏 ]
吴楠 王广禄

  “现在的戏曲史过于依赖文献资料,文献中没有的内容很难在戏曲史中体现出来,而通过民间调研,我们可以挖掘出很多文献里没有的东西。”从民间祭祀戏剧的调研到昆曲的保护与传承,再到“中国艺术国际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的创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的戏曲研究之路因大量的民间调研而别具光彩。

  戏曲研究始于徒步调研

  “注重基层调研是我刚工作时就有的习惯。”王廷信告诉记者,持续深入的基层调研为他以后的戏曲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根基”。

  1986年,王廷信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在该校戏曲文物研究所工作,当时该所的研究重点之一是民间祭祀戏剧。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王廷信和同事经常去民间寻找碑刻,因为碑刻中经常有一些现存金石录上没有记载的演剧信息。

  回忆起当年的“寻宝”经历,王廷信说,当时很多散落的碑刻被老百姓当台阶用,有些甚至被放在猪圈或牛圈里。他们发现后,就把碑刻清洗干净,并通过拍照、拓片的方式将碑文记录下来。

  由于交通不便,很多调研甚至需要徒步完成。一次,王廷信到山西省垣曲县调研,从侯马市到垣曲县一路坐车颠簸了4个多小时,又徒步走了一大段路到达调研村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不巧又碰上停电。在黑漆漆的夜里,他好不容易才找到“神头”(当地主持祭祀的人)的家。拖着又饿又累的身体,王廷信摸黑和这位“神头”在炕上睡了一晚,直到第二天天亮才看清楚这个村子的样子。

  谈到这些经历,王廷信说,在山西的调研大多都是这样进行的,虽然很苦、很累,有时还语言不通,但深入人民大众的经历使他对中国戏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他后来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专题研究很有帮助。

  到基层发掘传统戏曲生命力

  2002年,王廷信进入东南大学工作,开始接触有“百戏之祖”雅称的昆曲,重点研究昆曲的保护、传承以及艺术学理论等课题。

  为了深入了解昆曲的发展状况,王廷信一有时间就跑去各地昆曲团、昆曲社调研。当前对昆曲感兴趣的人群有哪些?昆曲在民间的传播情况如何?带着一个个问题,王廷信深入上海、江苏、湖南等地调研,并主持完成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和保护工程规划项目“昆曲与民俗文化”,于200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昆曲与民俗文化关系的同名专著。

  在调研中,王廷信发现昆曲等传统戏曲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原以为昆曲已经‘死’了,但和昆曲社的人接触后,才发现昆曲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前不久,王廷信接待了一位昆曲爱好者——家住南京的退休医生吴世明。王廷信告诉记者,吴世明退休后,整个人都扑在了昆曲上,后来在江苏省昆剧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兰苑曲社。目前该社成员众多,且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甚至还有几位外国年轻人,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学戏、赏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

  长期的调研经历使王廷信意识到,民俗是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形式,因此,昆曲等传统艺术要求得生存空间,也要顺应这种规律,充分发现民俗新动向,深入挖掘民俗潜力并创造性地利用民俗资源开拓传播空间,做到贴近民众、雅俗共赏。

  沟通演员、学者和大众的桥梁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王廷信说,“传统戏曲再好,不往外走,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因此,传统戏曲不仅要贴近基层,了解大众的需要,还必须借助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传播。

  为此,王廷信专门组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团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并着力建构“中国戏曲数字博物馆”,以数字化形式表现、传承与传播中国戏曲艺术,依靠网络面向全球开放并与戏曲实体组织联动。“我们是沟通演员、学者和大众之间的桥梁。”王廷信如此解释这一团队的定位和作用。

(编辑:孙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市政协赴北京京剧院开展调研座谈
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中国青年戏剧评论家“西湖论坛”首届论坛发言摘登
虎丘曲会
剪纸流派介绍
李健又火了,更惊艳的,是现场的两个姑娘……
王佳俐:延前人之迹,作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和探索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