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冲突观察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冲突观察

《 人民论坛 》(2013年第11期

    李菊霞

    【摘要】多元化社会内含着价值观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就是对制度的完善和价值观的调整,社会全面转型是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呈现出多元性的变革,社会整体转型迫在眉睫。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会对社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效应,改革就是对社会冲突进行合理有效调适的过程。

    【关键词】社会转型 价值观 冲突

    价值观念因何而冲突

    利益格局的调整使价值观念的转变在所难免。唯物史观认为,思想活动不是简单的社会意识的表现,其背后一定隐藏着物质性的动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然会通过一定观念反映、折射出来,经济关系的改变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调整利益关系开始的,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以调整经济利益为出发点,随之会引起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组织在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对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加重视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这种市场化引起了价值多元化。人们都希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取得主动权,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选择,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目的。

    制度的改进、规范的调整和秩序的建立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基本要求。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规范的建立是社会完善的手段,新秩序的形成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改革的深化就是对现有制度、规范和秩序进行调整,深化改革就是有意识地对社会制度规范进行调整,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的价值观念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逐渐渗透进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些人的行为规范,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西文化交流总是伴随着价值观冲突,有时甚至是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对社会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价值观冲突多样性的表现

    从纵向上看,集中表现为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几千年形成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传统的价值观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在现代化建设中,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尖锐、全面而深刻的分歧。比如,民主平等与特权等级的对立,法治精神与人治理念的较量,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群体至上的冲突等。在价值观冲突中,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念被遗忘,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腐朽的价值观念仍然存在,直接影响着社会改革进程,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使社会的整体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横向上看,表现为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价值观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通过人的认知、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出来,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民族文化核心精神的体现。作为当今世界两种不同文明的代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同西方价值观念有着天然的区别,在交往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以对人的认识来说,西方强调世界的矛盾性,希望通过外在的超越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个体的作用,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人生的目标和理想,推崇个人自由,把自由看成是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中国传统强调世界的和谐统一,突出道德规则的重要性,个人的价值在于不断提升道德和精神境界,而对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提倡甚少。可以说,西方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为其思想基础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重利轻义。中国则以集体主义为其思想基础,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

    此外,价值观念的构成内含着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念是由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组成。价值目标冲突主要表现在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的行为讲求效用和实惠,十分注重物质利益,讲究功利性和实效性;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倡导非功利性,强调人的精神追求、人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突出对真善美的诉求。这种对立和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冲突的根源在于价值标准的选择。改革开放前,我们的价值追求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原则和奉献精神,价值观是一元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改革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人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的包容和宽容程度前所未有,价值多元化的局面基本形成。

    价值观冲突的影响深远

    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具有广泛性。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社会很多方面,如果说以前的观念冲突主要局限于思想和道德的范围,现在则已经扩展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的诸多领域,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冲突多发期,不仅有外在的如经济收入、改革红利获得多少等实实在在的差别,也包括不同群体人的精神、观念等内在价值的不同选择和追求。价值观的冲突不仅表现在行为层面,而且表现在思想、观念层面,甚至涉及到了理想、信念和信仰。多元化的社会自然产生了多元化价值观念。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价值冲突必然会普遍地存在,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对价值观念冲突也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是难以抗拒的历史进程。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的发展内含着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在快速发展中观念更应该先行,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的同步。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首先就需要改变依附在传统社会名义下的旧观念,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新观念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所以一定的价值观念冲突,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有助于提升人的价值判断,有助于促进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美国学者科瑟尔深入研究了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对社会冲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冲突难以避免,适当的社会冲突,能够起到保持社会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作用,从而减少严重对立产生的可能,同时冲突还能够起到防止社会僵化,增进交流,增强组织适应性的功能,通过促进社会整合,形成正能量。这样看来,冲突绝不只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与整合,只会单纯引起社会变迁的破坏性因素,相反冲突对于社会的团结、一致、稳定、整合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正确发挥冲突正能量的效用,构建利益均衡的社会机制。他提出的“安全阀”理论也影响很大,认为敌对的思想、情绪并不可怕,如果社会建立合适的途径让情绪发泄,就不会形成大的社会冲突,就像锅炉里的蒸汽如果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就肯定不会发生爆炸。所以适当的社会冲突不可怕,往往能够起到优化社会结构的作用,达到实现社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助于社会的整合、和谐和稳定,能促进新制度和新规范的建立。

    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冲突也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多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思想混乱,行为失范。价值观念的冲突会让人处在困境之中,表现为外在功利和内在精神的分裂,价值理想与现实利益的矛盾,个体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的冲突等,说到底就是价值定位的困惑。利益多元是社会转型的前提,价值观的冲突是对多元利益的反映。现实中许多丑恶的现象,例如有些人不顾社会公德从事坑蒙拐骗、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些官员不严格要求自己,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产生这样丑恶和腐败现象的原因,除了制度的弊端外,也是价值观扭曲的结果。现在我们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价值观念错综复杂,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多元价值观念同时并存,相互交融、碰撞,势必影响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和实施。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社会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包括很多噪音、杂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使社会转型有序协调的进行。

    我们应该全面认识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要发展,矛盾难以避免,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正确的方法是要善于认识、分析、利用和解决矛盾,这在社会转型期尤其重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普遍存在,其作用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而任其发展,社会就潜在着危机,这时的矛盾就起着消极的破坏作用;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虽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通过深化改革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可以使矛盾得以化解,社会逐步走向稳定和谐,这时的矛盾就起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价值观念变化中的主流,又要看到其支流,自觉地弘扬其主流的一面,充分发挥矛盾的积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和调适。

    【作者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副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与反道德
试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作文教学:论证:把事实和价值分开
自称是“狐狸”的以赛亚·伯林
国学中的价值优先观
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情况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