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之痛不能被屏蔽!

胡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之痛不能被屏蔽!

每日图文精选创建于:2014-03-26

  12岁的广安女孩小琳为了见妈妈,竟然烧毁邻居家的房屋,只因她觉得“事情搞大了,妈妈就回来了”。这样的极端案例,足以给留守儿童的家长敲响警钟。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打工,如果你的孩子也留守老家,你一定要看这个版。然后拿起电话,给你的孩子打打电话,谈谈心、问问暖……



  一个留守儿童,牵动着多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心。他们是时代的缩影,是社会在发展中衍生的群体。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也让他们承受了沉重的代价,而他们的酸楚和无奈,是外人无法探知和替代。这不,12岁的留守女孩就因为想见到妈妈,竟然想到用烧毁邻居家的房屋来实现。特别是她一句“事情搞大了,妈妈就回来了。”道出留守家庭几多辛酸与无奈,也道出了留守孩子存在问题的必然性,足以给给社会敲响警钟。那么,留守儿童的成长之痛,我们就不能“屏蔽”而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12岁的小琳就是因为缺少的母爱被屏蔽,才通过这种极端方式来唤起父母的关注,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孩子对母爱呼唤的一种本能。正是因为父母为改善家庭付出和守着孩子不能兼顾,让这种母爱被人为屏蔽,使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忧伤。虽说“留守儿童”只是家庭个人的问题,但眼前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就不容我们忽视,更不能屏蔽。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就演变为了社会公共课题,毕竟这是中国国情所定。

  不是吗?看看留守儿童说的顺口溜就知道了!“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它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大家知道,近几年,有关留守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去年南昌红谷滩新区发生的一起留守3兄妹在村口池塘旁边玩耍全溺亡的悲剧,更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然而,以如此惨烈的悲剧发生只是引得一时的关注,还仅仅是停留在媒体的呼吁,更多的是一种同情,而无实际行动,又被屏蔽,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在这里不想谈什么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管,这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问题。如今,12岁的女孩为见母亲纵火烧毁邻居房子,让这“留守之殇”变成了揪心的疼痛。我们扪心自问,假如孩子能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就进读书,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年到了孩子读书报名时,打工子女是公办学校进不去,民办学校又读不起,以前好不容易有几所打工子弟学校,现在又被强行关闭。如此严格的户籍壁垒,如此艰难的求学环境,令他们不得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在如此无奈之下,让人想到儿时记忆里的乡村田园牧歌,正变成今日乡村留守儿童的悲歌。这背后直指社会发展之痛。遗憾的是,多数情况之下,这种痛——被高速发展的经济,被小家庭的物质条件变化所“遮蔽”了。这究竟是谁之过?一边为了改变家庭面貌的付出,一边让孩子承受的留守之痛,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如一位打工的母亲所说:“我双手搬砖,就没办法抱你,我放下砖,就没法养你”。这种无奈,即使家长有满腔的爱,也无法化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

  当然,这“留守之痛”也有他们挥之不去的“乡根情缘”存在,归根结底,还是这个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无奈!试想,要是12岁的小琳能天天见到在父母,或是在打工的城市就近读书,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我想,这个问题就用不着作答!如今,虽说这留守儿童的成长之痛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但最终还须国家来解决,家庭来化解。希望这“留守之痛”不能再被屏蔽,这是他们的美丽梦想,也是农村的未来和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让人伦亲情来消融这“留守之殇”。(文/胡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最美乡村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关注农村田间地头留守儿童
费劲系列策划NO.34 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思考
医二代——另一类留守儿童
图说:留守?流动? | 1亿孩子的伤感童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