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津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

江津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

 

江津区科协 张廷财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长周期性、复杂性、选择性、市场性特点。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轻则可以使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改进,创造出巨大的效益;重则可以使农业发展发生大的飞跃,或是诞生一个新兴的行业,促进农业高速发展,或是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发生质的改变,产生生产力以几何级数增长,社会财富成倍增加,以至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江津区来看,全区各级各部门在农业科技成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花椒、茶叶、柑桔、畜禽、水产、疏菜、水果七大主导产业和富硒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比如,我区从50年代初开始种植茶叶、柑桔,70一80年代发展花椒、畜禽、水产、疏菜、水果,经过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园区位于江津腹心地带,规划面积280平方公里,涉及龙华、慈云、先锋、李市、白沙、永兴、德感等7个镇街36个村(社区),其中核心区域位于龙华、慈云,面积约60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集农业产业化示范、生态美好城镇、数字农业示范、循环农业示范、主题公园等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综合试验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亮点,三年见成效,四年出形象,五年上台阶"的目标,着力培育10万亩优质晚熟柑橘、5万亩优质粮油、5万亩优质蔬菜、5万亩优质花椒、2万亩花卉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6大产业基地。
  发展现状,江津区政府加大了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建设投入,现代农业园区春潮涌动,活力无限。2007年启动,截至目前,已有重庆恒河果业、四面山花椒、重庆瑞恩农业、德国亨嘉、土母农业、乾象畜禽、大森农牧、银丰园艺等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协议引资41.98亿元人民币,着力打造以优质晚熟柑橘、优质花椒、优质蔬菜为主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和休闲旅游农业。城市工商资本的注入,使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市场经济引导农业,用工商资本助推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是投资的热土,创业兴业的福地。
  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受经费、人员、体制、农民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开阔思路,丰富手段,创新方式,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切实造福于广大农民,贯彻并实践“科学发展”重要思想。下面,结合区科协实际工作,就区科协在这几年来在农业科技成果方面所作的工作作一些分析研究。
  一、工作实践。
  我区是农业大区,农业强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在重庆市走在前面。中科协、市科协、区科每年对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带头人进行表彰奖励。几年来,围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做了一些促进推动工作,为我区发展效益农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上,我们区科协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新技术特别是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试验。近几年来,区科协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提出定位为建设集农业产业化示范、生态美好城镇、数字农业示范、循环农业示范、主题公园等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综合试验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以效益、休闲、富硒持色农业发展方向,在巩固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上下功夫。目前,园区已引进两江艺农、渝欣、亨嘉、锦程等53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到位资金超41亿元,规模流转土地5.2万亩,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形成了优质粮油、晚熟柑橘、蔬菜、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畜禽、水产)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培育10余个富硒品牌农产品。建成一批美丽乡村观光农业休闲景区。
  2、支持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要想得到推广应用,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只有实现规模经营,科技成果才能更快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从2001年开始,我们与区农办共同实施了“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高效农业科技示范点”工作,通过基地以及点上的推广应用,在全区形成一批可以学习的示范样板,从而进一步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共同投入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当中。到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个,示范点100个,农业专业技术协会43个。在这一基础上,区科协重点支持富硒持色“精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园”创建活动,力争用3—5年时间,创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和示范作用的富硒持色农业科普精品基地园。农业科普精品基地园的创建,对农业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农业生产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3、开展农业科技普及服务。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重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区科协很难对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推广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区协根据自身实际工作,一是科技齐全,人才荟萃。学会凝聚了各行各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二是地位超脱,联系广乏。学会会员以专业划分,来自不同部门,具有跨部门、行业、行向联系的特点。三是行为严谨,社会公信力高。学会是非营利性组织,会员以专家为主,社会公众对科技社团的认可度、信认度高。因此通过学会会员专家对农业科技普及服务来加大对成果推广应用的支持,来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投身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根据基层农业科技工作特点,我们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并相应投入更多的科普资金,这几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力促进我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存在问题
  我们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中作了不少的工作,但是,受各种因素条件限制,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农业科普经费投入偏少。2015年,全科普经费共计300万元,其中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经费150元。由于科普经费总量的相对不足,对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要解决这一问题,根子还在于财政的投入。
  2、农业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力量单薄;我区高级农业科技科人员严重不足;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通过验收
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新组建的省科学技术馆分别挂牌成立
中农东方振兴“非转基因旱稻育种试验示范基地”播种仪式
伍家乡共谊无公害蔬菜科普示范项目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度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的通报
【一周科普】骨头汤、牛奶和白水,哪个更补钙? 看完别再被忽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