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事,不容小视
2015-10-06 12:01:10
任务管理讲究把任务按重要度排序,按任务轻重缓急的优先度做事,但很多人出于怕麻烦的心理,喜欢做小事,以为小事容易,好做,做的快,但实际上,这种做事方法是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小事虽然难度不高,但资源消耗力却不小。
国庆假期了,本想利用时间准备几个课题,写几篇文章,读几本书的,但这些重要事情都落在了后面,先是看了几部电影,再是买了几个家电,再是逛了几个景点,衣服也得买了,还得去医院,理发,收拾房间,亲朋好友联络交流,终于逮着空闲时间了,可不能冷落了手机,新闻时政、视频段子、论坛观点,个个都得亲自阅览,甚至亲自登陆帐户密码回复点赞……大事小事,不一而足,一天16小时高速运转,疲于应付,狼狈不堪。到了最后,发现重要任务一个也没开张,还在那里占据着心理空间,制造着压力威慑。
就这样,小事占用了全部的时间,还嫌不够用,耗费掉了时间,耗散尽了精力,无止境的小事让重要任务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任务清单前列,也没有空间和机会容纳大头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小事对大事的“劣币逐良币”现象?并不单单是人的畏难情绪导致的逃避心理在作怪,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任务的衡量角度有问题。
通常,人们表面上是按任务的重要度或者紧急度给任务排序,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会照样执行,多会“挑软柿子捏”,哪样简单做哪样。但问题是,一件事情容不容易做,和这件事情占用多长时间并不成正比,你可能以为跟起草一份工作计划相比,打几通电话更容易些,但前者在范围上仅限于你和资料之间,需要的只是思考和文书处理,是封闭性工作,后者却与不断的沟通有关,是开放性工作,在消耗时间上,二者可能不相上下。喝杯咖啡不难,但也会占用半个小时,听首歌不难,但也会磨蹭上二十分钟。给电脑杀杀毒这个任务似乎正当得不容拒绝,但虽然它可以是个自动运行的过程,你还是忍不住去对杀毒软件“监工”,磨磨唧唧几十分钟很快过去了。至于工作中间,抽空看几个专题新闻,看看朋友空间,刷刷朋友圈,跟聊几个话题,那更是一笔笔不小的时间开支。
从根本上说,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忽视任务的紧急重要度清单?为什么我们以为先做容易的工作是可行的,可到了最后才发现重要工作只能草草收尾?因为,我们内心以为,我们的时间是充足的,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先做容易的工作,就是在处理整个任务量,因为他容易做,所以会很快得减轻任务压力。
可实际上,我们完全忽视了任务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时间。前面已经讲过,小事的小,只是体现在难度上,但从消耗资源成本上讲,小事的时间成本并不低。如果只看工作难易度,我们挑轻快的工作做似乎做的更快,但实际做起来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工作中,你起身去隔壁办公室聊聊天,这是件再小不过的小事了,但你首先要起身,再步行,再开门寒暄,再展开话题,再应接话题,并辗转延伸,最后总结,再次寒暄,起身离开,步行,到厕所,对镜端详自己,步行,到自己办公室,与同事寒暄,落座,回味一番,要想开始工作你还得回想下之前的工作状态。这一细节芝麻大的小细节都需要时间,因为它们是物理过程,虽然轻易(走路不难,但你也得迈脚挪动),但都需要一定动作和时间。
实际上,跟任务的难度相比,我们更难把握的正是时间,一天工作时间十个小时,除去吃饭注意,正常工作时间短短几个小时,一晃也就过去了。如果有人正确估计重要任务的占用时间长度,他是绝不敢再去干次要事情的。因为基本上,重要任务就像一块硕大的石头,已经把时间的水缸填难了,已经没有空间再去放其他小石头。
柳比歇夫,前苏联科学家,时间管理忠实执行者,最懂得时间的重要意义,他对他工作生活中的每项事情都记录时间,即使是一次见面聊天,看了几页书,吃了一次饭,散了几圈步,也要对消耗时间记录在案。他日复一日地记录着时间的明细账,实际上在他的心里,已经拥有了一个无形的时间天枰,任何一项任务,他去感觉一下,就能知道他的时间成本有多少,成本高收益少的,去放弃,成本高收益高的,去划拨出专门的任务时间。柳比歇夫最懂时间,也最懂得任务管理的精髓。由此出发,柳比歇夫完美科学得管理着时间,他一身多任,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时间,值了。
关注任务的时间属性,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时间的替代成本。前几年微软公司经理发现了一个善于运用经济学的出租车师傅臧勤,臧师傅头脑精明,不喜欢到车站这些出租车密集地接客人,而是喜欢在写字楼、儿科医院这些地方做长途生意,他说短途客最不划算,因为招呼客人,上下车,开门关门,结帐,这些小动作都占用不少的时间,一天也就那么多生意,这些细小时间加起来就不得了,同样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几单生意了。臧师傅算计地很好,小任务之间的衔接时间,累加起来就是一大账,这笔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做其他任务的,因此,减少任务衔接,就是优化利用了时间,也就是实现了时间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在同等的时间里,当然是重要任务的回报率最高。因此,捡大头任务做,也就是实现了时间的合理规划。
同时,小事会造成大事的被动。一方面,小事吞噬了大事的必要时间。你可能会想先打完电话,再处理工作计划,但拨打电话不但耗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后续产生的衍生工作又会消耗新的工作资源,使得工作计划被一再推后。当这些小事越来越多,占用大段时间的时候,工作计划的终止时间越来越少,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脑不同于机器的一个特点是,人脑的记忆容量有限,反复地轮换工作导致工作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由于背景资料准备以及记忆思路回复的难度,往往很难重新拾起工作兴趣。倘若不能一鼓作气地处理任务,往往就会出现再衰三竭的热情丧失现象,许多重要的任务长时间内无法完成,越拖越不想做,就是犯了反复炒冷饭的弊病。从这个角度看,在处理大任务中间穿插小任务,对大任务的资源消耗和热情消耗往往是致命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个道理。
小事,不容小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事不如小事大
不知道这些职场规则,千万别进职场
领导忙死,下属闲死?如何带出高效团队?
大事还是先放放吧,我还有小事要忙 | 晨读
把有个性的句子发在说说 让人眼前一亮(WER12)
夜思丨工作任务多,很容易被打扰,该如何提升专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