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朝民众要比明清百姓富裕?03年河南三杨庄遗址的发现,给出答案

2003年,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发现一处西汉遗址。

对这个遗址进行考古研究后,相关专家提出了一个结论:汉朝时期民众的富裕程度,可能超过明清时期的百姓。

什么?

你没听错,都说一代更比一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离我们更近的明清时期,可能比西汉时期更穷。

啥话不说了,我们看看原因。

1、河南三杨庄遗址,让人惊叹!

网上二进院落图

遗址能够保存完好,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要避免暴晒,要避免雨淋,要隔绝大风.....

三阳庄遗址很“幸运”,因为黄河泛滥,小村庄被淤泥、砂石等完全盖住,然后埋藏在了黄河的河床上。

当遗址被发现的时候,研究人员太惊讶了:庭院布局、院落,甚至农田被犁犁过的痕迹都清晰可见。而在房子里,没有发现一个遗骸。这说明什么呢?在黄河发大水之前,人们都有序撤离了。

有人说了,不就发现了一个院落吗,有什么稀奇的?哪个朝代的人没有院落?哪个朝代的人没有房子?

话虽如此,但三杨庄遗址的发现确实特别,发现的14户中,每家每户一个两进院落,宅子前面是一个小院,有自家的水井。院子和宅子间,用篱笆隔开。

出了小院大门,有条一两米的小路直通村里的主干道,主干道有好几米宽。户与户之间,是田地相隔,近的距离25米,远的500米。不管多远,都是两进院落。

关键是,这些宅子的顶部,几乎全是瓦片。这就厉害了,明清时期的普通百姓,夯土墙上一个茅草屋顶,就是房子了。

看了三杨庄的遗址,我们才发现,明清时期的百姓真的很穷。

我甘肃农村的舅舅,在我小时候时,曾经说道:他的目标就是要盖一个大瓦房。

可见,瓦房是农村日子殷实的标配。

三杨庄遗址中,每个宅子的周边,都是或多或少种有绿树的,房后不仅种树,还有厕所。

有些院落周边,是一个小渠沟,就像一个“护城河”。

有的院落中,还有一个小池塘。

声明:这不是富人的标配,这就是西汉普通农村人家的标配。

将这个场景整体结合起来,就是这样一幅图画:

一个两进式院落,前有小院和水井,后有厕所和绿树,宅子屋顶是青瓦,宅子外面有庄稼。

这样的配置,确实要比明清时期大部分的普通人家强了。这样的配置如果放在明清时期,那就是地主的院落,最不济也是富农。

这种场景,在西汉是特例吗?难道是西汉的“华西村”不成?当然不是。

从目前发现的汉代院落来看,江苏的一些地区的和东北的辽河流域,也发现过类似的村落。

可能还有人觉得,西汉只是院落好罢了。

其实不然,根据各种汉代的历史文献记载,一户人家130亩土地(如今90亩左右),不算富户。

根据《通典》记载,西汉平帝时,一个五口之家至少可以分得“68亩”,换算成现在的,就是46亩地左右。

明清时期,哪一户人家可以有46亩的土地?那至少是中农以上者。

从河南三杨庄的情况来看,西汉民众的生活确实要比明清时期的百姓富裕。

其实,除了遗址说明了很多,中国古代一些诗文,也有讲述的。

2、中国秦汉时期的一些诗文,告诉了人们:那时的百姓不比明清时穷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一些古代的文章。

有一个《陌上桑》,你还记得吗?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这个秦罗敷,看似是个寻常女子,但人家是个“技术人员”,善于采桑,而且住的都是小二楼。你说说日子过得怎么样?

我们再看一看战国时期的孟子写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五亩的宅基地,周边种上桑树,五十岁的老人可以穿丝绸。这说明什么?宅基地不算小,五亩的地方,就算是换算成现代的亩数,也是一亩以上了。

鸡鸭狗猪,按时间养着,七十岁的人可以天天吃肉。

百亩的田地(放现在20亩左右),只要按时耕种,一家人不会挨饿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当时百姓的日子尚且如此。那么,西汉时期,百姓的日子比起战国时期,那就好了太多。

时间拉回到1930年,当时中国大地还在饱受战火洗礼,各路军阀割据,百姓民不聊生。一个国际考察团考察西北区域,在额济纳河流域,一个瑞典学者贝格曼和其助手,对汉代烽燧遗址进行考古性挖掘,最后,竟然出土了简牍一万余支。这就是著名的《居延汉简》。

这次收获太大了!

在这个《居延汉简》中,说了一个事情:

有一个人叫礼忠,他竟然有500亩土地、3个奴婢、一所宅院,还有牲畜和车辆。这种资产,在汉朝时期,最多也就一个中产,甚至中产都不是。

但是,这样的产业,如果是明清人所有,那就是妥妥的大地主,是个威震一隅的大富豪了。

《居延汉简》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个脱了贫的男子,名叫徐宗,此人资产实在不多,50亩地、两头牛,还有一个房子。

如今的我们,一说起“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感觉就是一种幸福安逸的舒服日子,但在汉朝那时候,如此的配置,甚至不如一个刚脱贫的人。

一切说明,汉朝人确实不穷,特别是西汉文景时期,百姓们日子过得个个就像小康。

3、汉朝人为什么会比明清人富裕?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首先,在生产工具上,明清有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实并没有,还是牛犁地,大部分人靠种地吃饭,都是妥妥的农业社会。

其次,我们看人口。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仅仅1300万左右。后来,刘邦建立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几十年,到了汉武帝时期,人口高达3600万左右了......

明朝时期,最高人口数量曾经过亿,而清朝时期,人口最高可达4个亿。

人口大幅度增长,土地却没有涨多少,因此,每家每户分到的土地就少了。

生产力没怎么增加,土地减少了,你说明清时期的穷人能不穷吗?况且,明清时期的大地主非常疯狂,就像刘文彩那样的,那真的是富可敌国啊!

总之,生产力没有增加多少,生产工具没改进多少,如此情况下,人越多,人越穷。所以,同样是封建社会的西汉时期,比明清百姓更加富裕,那是有道理的。


参考资料:《通典》

《居延汉简》

《五万年中国简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06.24 河南 安阳 内黄三杨庄遗址外观
《水经. 濡水注》新考(四)
除了殷商甲骨文,新石器时期与夏代也有带字甲骨,西周发现的更多
各朝建筑风格
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历经多少年?
3000年前陕北人住地下 陕西一遗址酷似布达拉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