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发明“吞沙巨兽”,一天可“吞”掉40亩沙漠,已在甘肃使用

地面被沙子覆盖、全年降雨量低、植被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统称为沙漠。

从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来看,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沙漠化程度十分严峻,主要集中在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例如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高达33万平方公里。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面积约为4.88万平方公里。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面积约为4.43万平方公里。

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

此外还有柴达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库布其沙漠等等,造成沙漠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以外,还包括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这些行为导致林场消失,草场退化,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后,土地越来越荒凉,逐渐就变成了沙漠。

荒漠化之后的土地除了不能耕种、放牧之外,流失的泥土还会进入附近的河流,黄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且随着荒漠化土地越来越多,对于我国这类农业大国来讲,可耕种、放牧土地也会变相减少,从侧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畜牧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治理沙漠的传统办法

考虑到我国严峻的沙漠化现状,有关部门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着手治理沙漠,大家能想到传统治理沙漠的办法是“多种树”,其实想象跟现实有很大差异,首先沙漠并非所有区域都能种树,而是先要找到有地下水的沙地,这种地方一般都是在沙漠的外围边缘。

所以沙漠种树,往往都是从边缘向内一点点种进去的,而且也不是什么树都行,常见的树种下去没多久便会枯死,其实主要先种一些例如沙棘、芨芨草这样的低矮灌木,先用它们来稳定地下水跟泥土,只有先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达到种树的条件,例如泓森槐等。

简而言之,在沙漠种树之前要固沙固水,那怎么做呢?

我国有独特的一套固沙方法,先挑选出长度适宜的麦草,然后在沙漠区域划分好一条条格子线,接着用工具将麦草的中心,沿着方格线挤压到沙地里,就这样,一道道“草格”就完成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过去这么多年中,累计种了大概660亿棵树,这里面包含着一代代治沙人的艰辛,在此感谢他们的努力付出。

我国新研发的“吞沙巨兽”,一天能“吞掉”40亩沙漠

传统治沙基本都是人工,例如人工挑选麦草、人工摆放、人工按压等,除了工作效率低之外,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对治沙人员的体力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治沙人的劳苦现状,也为了增加治沙效率,北京林业大学刘晋浩团队,在2016年成功研发出了一台集固沙、种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具车,据实验结果得知,这头“吞沙巨兽”一小时能独立栽种2000棵小树苗,一天可以覆盖40亩沙地,整体效率是普通治沙人的50倍,这样一台多功能固沙机,被治沙人称为“吞沙巨兽”。

在多功能固沙机的后备箱有草料箱、梳草机、固沙机,在机器运作前,工作人员将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全都放进草料机,机器启动后,草料随着运输带的运转,被送到后备箱尾部,经过重新固定排序后,将20~30公分的植物,能被圆形滚轮压地下15公分的沙子里。

这种1X1的正方形草方格沙障,能让地面变得更加粗糙,在减少风力的同时,还能截留部分水分。

相比于传统种草机,这台多功能固沙机的本事,远不止于此,它可以精准控制植物之间的距离,既不太过密集也不过分疏远,而且在一边种植草料的时候,多功能固沙机还能输送水分,能较大程度提高刚种下去草料的存活率。

强大的储存空间,及超强续航能力,都在最大程度节约人工成本,这台多功能固沙机每天能“吞”40亩沙地,并且没过多久,研发团队对这台“吞沙巨兽”还进行了升级,在原先基础上添加了自适应摆动臂圆盘,优化了动力系统,而且团队正在研发试图让多功能固沙机变成一台真正意思上无人驾驶的治沙神器,这样可以代替人类前往更加恶劣的沙漠区域,对其进行固沙治沙操作。

多功能固沙车,具备摆动步进式插向技术和横纵向剪分式连续输草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提高割灌平茬的质量,仅仅只需要用3~6个月,就能完成以往治沙人一整年的工作量。

2007年,甘肃为了治理省内3700亩沙漠,决定购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从实际效果来看,治沙人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感慨国家科技的强大,仅仅1~2小时就能干完他们近乎一天的活,有了这台“吞沙巨兽”,治理沙漠实在太方便了。

我国治理沙漠取得的成就

20世纪90年代起,内蒙古牲畜数量急剧上升,导致大量牛羊啃食了太多的草地,土地荒漠化问题也在迅速加剧,为了保护脆弱的环境,从2011年开始,我国在内蒙古执行草畜平衡方针,缓解了草原的压力,经过10多年的治理,原本荒芜的地带,逐渐又恢复到了草木丰茂、湖水荡漾的模样。

在总体规划的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区域,存在8大沙漠和4大沙地,总面积高达133万平方公里,可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农牧区,为了治理漫天黄沙,我国在1979年决定建设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工程规划期限73年,分八期工程,如今到了第六期工程建设阶段。

三北防护林囊括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5个县(旗、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打造一条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目前,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达13.57%,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

此外,我国一直在沙漠积极造林种草,从《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改善的草原面积高达206.67万公顷,成功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成绩尤为显著。

从2004年开始,我国已经成功遏制住了荒漠化扩张蔓延的势头,整体荒漠化土地面积以平均每年2424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缩减,沙土化土地面积的缩减速度为平均每年1980平方公里。

根据NASA的卫星图像显示,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贡献的绿化面积比例,占到了全球的25%,这些成绩都是我国在实实在在的搞绿化种植,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吞沙巨兽”是治沙的一个开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涌现出更多的“治沙神器”,帮助更多的土地重新回到“青山绿水”的模样。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天“吞”掉40亩沙漠,中国发明的“吞沙巨兽”,已在甘肃使用
中国发明高效率“吞沙巨兽”,一天吞噬沙漠40亩,已在甘肃使用
我国发明的“吞沙巨兽”诞生,一天能吞噬40亩沙漠,目前已投入使用!
中国治沙黑科技!堪称“吞沙巨兽”,一天消灭40亩,各国纷纷抢购
一天“吞”掉40亩沙漠?中国发明的“吞沙巨兽”,已在甘肃使用
一天“吞”掉40亩沙漠?为治沙发明的“吞沙巨兽”,已在甘肃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