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江红》不能成为“满批红”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大”字是错字

宋徽宗《千字文》中“四大”为正确写法

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火了,有些观众看完后还反复欣赏电影《满江红》的宣传海报,并跟随海报中《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词句逐字吟诵。这过程中,有网友发现海报中书写的词中出现错别字、繁简混用等问题十余处。其实,我们在书法作品中经常会遇到“错”字,只是这些“错”的原因不一样,有些无伤大雅,而有些却实在是要不得。

“髪”错写成“發”

就是音同造成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在电影《满江红》海报文字中,首先出现的问题是错别字。一般来说,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大概有四种:1.形似致错,或随意增减笔画。如“荼”字误写为“茶”字。2.音同致错,如“川流不息”误写为“穿流不息”。3.义近致错,如“擅长”误写为“善长”。4.形、音、义两近或三近致错。如“松弛”误写为“松驰”、“摩擦”误写为“磨擦”。电影《满江红》海报文字首句“怒发冲冠”中的“髪”字错用成了“發”字,就是音同造成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在海报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繁简混用,作为书法艺术作品,不限制繁体字的使用,书体及字形也不限制自由发挥,但用字要遵循法度、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意搭配,制造用字混乱。

简化字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对汉字的精简,使笔画简化,字数减少,更便于识读、记忆和书写。草书字体求快求速,笔势连绵,笔画简省,许多字都只具有汉字的轮廓而成为一种抽象符号。因此,简化的实用汉字和减缩笔画、连接字形、并借偏旁的草书符号有很大差别,不能相互替代,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也不能繁简混用,否则就会造成更多的错误和混乱。

在各种写错别字的现象中,还存在错而不改、错而有理的现象:1.崇古人。认为凡是古人写的都是对的,都是可以采用的。2.追名人。认为凡是名人写的都是对的。3.信字典。认为书法字典上有的,都是正确的。4.取民间。认为民间流行使用的,也是可取的。要知道,造字有来由、书写有规则,草书也有严格的法度,古人、名人也不能保证所写的字都完全准确无误,书法字典只是提供较全的资料,而没有辨析和勘误。即使是查书法字典,也要有分辨和选择的能力。民间流行使用的,未必是符合规范标准的。所以,用字一定要谨慎对待,不可随意滥用。

“草圣”张旭把“大火”误写为“犬火”

学习书法,必须讲究规范。比如学习草书,就要遵循草法规范,临习经典草书法帖作为学习范本。《急就篇》为西汉史游所撰,是古代学童识字、增长知识的幼学启蒙书。东汉时草书盛行,书家喜用草书字体书写《急就篇》,这种用草书书写的名为《急就章》,字体名为“章草”。历代书法家都有写本传世,因此,《急就章》也是早期标准的草书字典。后来,《千字文》流行于世,书法家书写的各种《草书千字文》,成为新的草书范本。明代书法家韩道亨编写的《草诀百韵歌》,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以草楷并列对照,用五字一句的歌诀来说明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学习,对后世影响很大。到了近代,书法名家于右任先生,为了更方便草书爱好者学习,从前人的法帖中收集整理了相对标准的草书写法,汇编了一部《标准草书》,字法经典且标准,更适合初学者理性地学习。

如果草法不规范,就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大”和“犬”的草书书写,区别在于起笔的行笔方向,“大”字起笔从左往右,“犬”字起笔从右往左,因为“犬”字右上有一点,从右向左可以省略写点,草法中的通行规律就是“右肩上点连画并书”,即右上角有点的字,通常都不写点,而以连笔书之,如“犬”、“甫”、“求”等字。

即使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也有误笔的时候。书圣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在《真草千字文》中,就把“大”字误写成“犬”了,原本是“四大五常”写成了“四犬五常”。被称为“草圣”的唐代书法家张旭,在其《古诗四帖》中,把“大火”误写为“犬火”。还有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在其草书代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多次将“大”字误写成了“犬”。古代这些著名书法家的误写,往往会给草书学习者产生误导,如此以讹传讹,是非难辨。更有甚者,当代还有将书名《书画大观》、匾额“大雄宝殿”中的“大”字写作“犬”字,更是不应该。

把“天下第一错别字”的称号给康熙,有点冤

除了书法作品,在各地著名的名胜古迹及风景区里,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牌匾和碑铭上,还有一些有特殊用意的“异体字”。有些是同字异写,有些是故意写错,表达其特殊的含义。

“天下第一错别字”的称号,是康熙皇帝创造的。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错别字”,是因为字是由皇帝亲笔手书的,且悬挂于国家重要场所的显著位置。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御用的“消暑”胜地,也是重要的政治场所,在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有一块匾额,上面有康熙皇帝亲笔手书“避暑山庄”四个大字。有不少人发现,在“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有人说,这是康熙不小心写错的。也有人说,这是康熙为了避讳不好的东西,故意写错的。还有人说,这个字没有写错。那么,这个字到底是对还是错?

如果按照现在的用字规范和标准,字中“辛”的下部多写了一横,这个字肯定是写错了。但是,如果查书法字典,就可以看到,在汉代、唐代的书法作品中,这种多一横的“避”字数量还不少。其实,康熙写的这个多一横的“避”字,属于异体字,就是和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这些“异体字”经历代积累,数量巨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九十年代,国家才开始正式制定规范标准,取消了大量的“异体字”。所以,不能用现在的文字规范标准,去评判古人的用字方法。康熙并没有写错,把“天下第一错别字”的称号给康熙,有点冤!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侧有一块字为“风流宛在”的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是为了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但是,匾牌中“流”字少了一个点,“在”字却多出了一个点。原来,曾经在扬州做过官的欧阳修,才子风流,绯闻也不少,而“风流宛在”这四个字中,恰好“流”字的书法异体字中少了一点,而“在”字的书法异体字里多了一点,这都是书法中的不同写法,都是有出处、有依据的,而刘坤一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寓意为“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需要注意的是,异体字并不等同于繁体字。异体字是和正体字同音同义,但很多字的写法有较大的区别;而繁体字写法和普通汉字同根而生,一脉相承,比较接近。

还有,在书法创作中,结体造形需要偏旁部首及点画的穿插、避让、借换、增减等各种艺术处理方法,只要符合一定规范要求,遵循美的原则进行合理、巧妙地运用,都不能算是错字。

总之,在书写使用汉字过程中,一定要严谨细致、遵循法度,做到用字标准,下笔规范,从而创作出高妙的书法艺术作品。

文并图/陈逸墨(古琴书画艺术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人必看!这986个字的写法不是错别字(异体字表)
书法人必看!这986个字的写法不是错别字
什么场合用什么字体,是有讲究的,警惕5大类不规范用字现象
你真的会写字吗?楷书这样写,不算错别字!天籁教育
书法人必看:这986个字的写法不是错别字(异体字表)
书法人必看! 这986个字的写法不是错别字(异体字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