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玉壂祠

遵义尚嵇游之三

贵州游侠

三、陈玉壂祠



向镇中心驶去,有很大的免费停车场。旁边就是高大精美的陈玉壂祠。

 



据遵义政府网介绍:陈玉壂,山东历城人。初由荫生补光禄寺署正,继任江西赣州同知。清乾隆三年(1738年),调任遵义知府。

那时,遵义府城(现遵义军分区一带)四周槲树(遵义人称“青树”)茂密,但遵义人并不知道槲树可以产生经济价值,老百姓只是沿袭传统的卖材烧碳。而陈玉壂的家乡山东,百姓早已用槲树放养蚕而获利。陈玉壂到任后,“巡视四乡,见青、槲树满山遍野,便决定用槲树叶养蚕富民”。

1739年冬,陈玉壂即派人远赴山东采购蚕种,并招募技师到遵义养蚕。但遵义距山东路途遥远,约有2000公里路程,往返一趟需过上百个驿站,耗时几十天。购种人与蚕师日夜兼程,历尽千辛万苦往回赶,但返至湖南省境内沅江(今湖南省北部)时,南方已进入了春天,气候变暖,蚕茧提前出娥,蚕种报废。

1741年冬,陈玉壂又一次派人去山东购蚕种,并要求他们春节前必须赶回遵义。

次年春,陈玉壂将蚕种分给府署西侧(现遵义军分区后府后山一带)的百姓放养。当年,春茧获得成功。陈玉壂即传令各地,要求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学会“放、养、缫、织”之法。

陈玉壂除发给百姓蚕种外,还对养殖者提供养织工具和资金补助,他本人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帮助。百姓如获至宝,积极响应。《遵义府志》记载为:“口讲指画,虽风雨不倦”,深得民心。但因气候炎热,秋幼蚕经烈日曝晒,未能吐丝作茧,引种未取得成功。

陈玉壂并未灰心丧气,他再一次派人去山东采购蚕种,并聘请技师和织绸师来遵教百姓放养和织绸。

乾隆八年(1743年)秋,遵义养蚕终获成功,全境蚕业大丰收。据各地上报数字,收茧800万枚,陈玉壂以优价收购。除部分用作缫丝织绸外,养殖范围进一步扩大。山东技师为遵义培养了养蚕师、织绸师数十人,他们后来成为了养蚕的骨干力量。

 与此同时,陈玉 壂在遵义城南郊修建丝织作坊,由技师指导缫丝织绸,生产出“府绸、毛绸、双丝绸、单丝绸”等。遵义放养山蚕和缫丝纺织之风大盛,生产出的遵绸竟与吴绫、蜀锦、杭纺等产品“争价于中州”,并远销西域和南洋。

   从此,遵义蚕丝业迅猛发展,成了其后几百余年间百姓的必营之业。无论从业人数、产量,还是丝绸的花色品种在国内均享盛名。

    茶余饭后,邻叟村媪相遇,“春丝”、“秋丝”、“养织”成为门见面寒暄的热门话题。《遵义府志》留下了“纺织之声相闻,槲林之荫迷道路……”的语言,丝织业成为遵义的百业之首,年贸易额500万两白银,一跃成为全省丝绸生产和贸易中心,令人羡慕的全省独富之区。

由于遵义丝织业的大规模发展,陕西、山西、福建、广东商家纷纷到遵购蚕种,流动人员的增加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白铅、丹砂设厂开采,手工产品、榨油、酿酒、粮食加工、造纸、印刷、纺织等工厂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遍及城乡,外地商人慕名而至。

除带领百姓养蚕致富外,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也记入了即将出版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志》:清乾隆八年(1743年),陈玉壂 受贵州总督张广泗派遣,与毕节、凯里等地的官员一起主持赤水河下段开发。

水路打通后,因丝绸之利,各地客商,不远千里,到遵贸易。这些人多是从长江入赤水河,至茅台登岸抵遵。又为赤水河的开发和茅台酒的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和创造了条件。其后,仁岸茅台一片繁荣,“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写近了各种史书和文学作品。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商业的繁荣,一座初具规模的遵义新城逐步形成规模。

柞蚕在遵义养种成功后,养蚕技术不久便传到安平(今贵州省平坝县)和四川綦江(现重庆直辖市綦江县)等地,后綦江成为我国西南的重要丝市。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也从安平买种茧和蚕具在昆明东郊放养,成为云南放养柞蚕之始。

遵义知府陈玉壂 ,执政五年,一心为民着想,带领遵义人民找到了致富之路。

乾隆八年(1743年)冬,陈玉壂 任期结束离任,他把山东招募来的技师留在遵义帮助百姓养蚕织绸。

陈玉 壂离遵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大的遵义城人声鼎沸。离别的日子到了,不尽的人流涌向遵义府,民众自发夹道相送,许多人泣不成声。有的尾随相依;有的牵衣顿足;有的一路远送;有的一直陪送至贵州边境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在遵义百姓心目中,陈玉 壂不仅是为民的官,更成了老百姓心目中造福的神。他“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他的事迹让遵义历史为之生色,让后辈读史人感慨万千!

在遵义府城中,在尚嵇、苟江乡下,民众筹银为他树碑立传,表达内心崇敬,寄托悠悠念情。

陈玉壂阁楼四层,两侧为二层,外面是五级防火墙。





走到正面,正门为白色牌坊式。走人祠堂,青石板铺设的路上架设有连击大门与阁楼的走廊。两侧是二层楼房。、









阁楼下方的建筑很奇特,有一些弯曲的横梁。有许多木柱支撑。



院落中分别有县、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房间中是“蚕政桑梓”主题展览。

祠堂为三进院落,院坝中都是青石板铺设的。




















    中间院子中栽种了四棵郁郁葱葱的桑树,以此纪念人民的好官——遵义知府陈玉壂。







阁楼中部有两只狮子,中间居然是一尊“笑咪罗汉”,阁定是七级葫芦宝鼎。





两侧二层楼顶部有精细的泥塑图案。



遵义县曾经于数年前派出调查小组,到陈公的故乡寻找到了陈公的后人——其十八代孙。



展览的结束语这样写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先得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民之道心,才有为官之德,一个在任仅仅五年的知府,真实地为当地老百姓谋幸福,遵义人民永远记住了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五年知府,千载之不朽业绩,理为当今为官者敬之思之、学之,为民者感之、念之、铭之!

与陈玉壂祠相比,镇外的文昌阁就没有得到保护,已经岌岌可危了。



(游览日期:2018年11月1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被淡忘的安顺养蚕业 2022年第10期(总728期)
(蚕业史话)十、漫谈桑蚕饲育的外传
吴江蚕桑丝绸点滴
张澜先生与南充丝绸业的发展
谁能来介绍下养蚕的具体过程?
宁海绸的漫漫兴衰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